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鉗馬打胡


  1949年元旦,蔣介石發表求和聲明,企圖爭取時間,重整旗鼓。在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假和平陰謀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遵照毛澤東、朱德發佈的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分別向西北、東南、中南和西南進軍。處於窮途末路的蔣介石,這時把一線希望寄託在盤踞西北的胡宗南和馬步芳、馬鴻逵身上,寄託在退縮中南的白崇禧集團身上。想依靠他們尚存的幾十萬兵力保住西北,屏障西南,待機反撲。

  5月23日,中央軍委在關於向全國進軍的戰略部署中,確定第一野戰軍的任務是:向西北進軍,消滅西北地區之敵,解放並經營陝、甘、寧、青、新5省。要求年底前佔領甘肅、寧夏、青海。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彭德懷率領位於西北,解放並經營新疆;一路由賀龍率領入川,配合第二野戰軍解放川、黔、康諸省。這樣,消滅胡宗南集團和青甯「二馬」解放大西北5省的重任,落在了彭德懷指揮的第一野戰軍肩上。

  6月中旬至7月初,第十九、十八兵團先後取道禹門口、風陵渡,進到西安、咸陽、三原地區。西北、華北兄弟部隊勝利會師關中。這時,西北戰場上第一野戰軍的兵力由15萬人增加到34萬人,連同地方武裝達40萬人。而西北地區國民黨軍的總兵力還有30多萬人。敵我雙方相比,野戰軍兵力僅占相對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因此必須把胡、馬兩部分割開來,集中兵力一個一個地殲滅。

  在陝中戰役結束,胡、馬兵力後撤之際,中央軍委在6月下旬給彭德懷等來電指出:馬、胡軍之行動給我軍以首先殲滅胡軍的機會,希望你們針對先打胡宗南的方針,集中3個兵團主力,取迅速手段包圍胡部四五個軍,並以重兵繞至敵後,切斷其退路,然後殲滅之。楊得志兵團應立即西進,迫近兩馬築工據守,擔負鉗制兩馬任務,並嚴防兩馬回擊。

  胡宗南和青甯「二馬」6月中旬的聯合反擊受挫,又見解放軍華北兩個兵團陸續到達西北,便改變方針,向後收縮兵力。6月下旬,青甯「二馬」退守彬縣、長武、永壽一帶。胡宗南主力由武功、周至向扶風、鄙(眉)縣收縮。另一部撤至寶雞,由斐昌會統一指揮,轉入防禦。胡、馬兩集團這一部署的特點是互相利用,都想要借助對方力量,互為特角,便於聯合作戰;又各懷鬼胎,企圖保存各自的實力,擺脫被殲的命運。

  彭德懷分析胡宗南把5個軍部署在扶風、眉縣地區渭河兩岸,其意圖是作戰中可以南北呼應,無論是進攻、堅守或退卻,兵力都相當集中。但是存在嚴重弱點,即沒有戰役預備隊,擺在秦嶺的少數兵力只能起鉗制作用;而且渭河兩岸並無大軍渡河設備,在第一野戰軍進攻時,南北之敵不能渡河迅速增援。如野戰軍能在扶風、眉縣地區將其主力分割包圍,其縱深無預備隊可援,必招致全軍覆沒。中央來電提出的「先胡後馬」的方針是完全切合實際的。

  7月6日,彭德懷在咸陽主持召開有各軍黨委書記參加的前委擴大會議,討論如何執行先胡後馬的作戰方針。彭德懷說,消滅胡宗南和「二馬」這兩股敵人,不是一個戰役能解決的。我們的方針是「鉗馬打胡,先胡後馬」,力爭於漆河、千河之間殲滅胡宗南的主力。會議確定以第十九兵團鉗制兩馬,集結第一、第二兵團全部及第十八兵團主力,實行大迂回大包圍,殲滅胡宗南部主力,再集中全力殲青馬。彭德懷特意提醒第二兵團司令員許光達說:「最關鍵的是二兵團。你們要隱蔽開進,路上如遇小股敵人不要糾纏,突然插入敵後,直逼渭河。在佔領青化鎮、益店鎮後即向羅局鎮、眉縣車站進攻,搶佔蔡家坡,切斷隴海路,阻擊敵人向寶雞撤退。」

  7月10日,扶眉戰役打響。第十九兵團為迷惑敵人,掩護主力運動,于10日進入西安西北的乾縣、禮泉以北高地修築工事,以一部逼近「二馬」所部,形成將對「二馬」部隊開展進攻之勢,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衛戍西安的第六十一軍向西安南的子午鎮地區之敵發起進攻作戰,使胡宗南無法判明第一野戰軍總的作戰意圖。野戰軍主力部隊于11日拂曉開始進攻,象一把巨大的鐵鉗,夾渭河兩岸插向扶眉地區。

  第二兵團由集結地區越漆水河繞道西進,向敵側後迂回。擔任穿插作戰任務的第四軍,隱蔽急進,一晝夜前進140多裡,於12日拂曉佔領羅局鎮與眉縣車站,截斷敵軍西逃退路。彭德懷得知四軍行動迅速,出色地完成預定計劃後,十分高興,當即發電嘉勉,並電令全軍迅速合圍,殲滅敵人。

  第一野戰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敵發動攻擊,使胡宗南集團猝不及防。戰役發展異常順利、迅速,只一天多時間已從東、北、西三面將胡部之第十八兵團部及第六十五、第三十八軍,以及西北軍政長官公署的第一一九軍等包圍於扶風、眉縣地區。12日,胡部第六十五、第三十八軍集全力向羅局鎮突圍,企圖撤向寶雞。堅守羅局鎮是第一野戰軍殲滅胡宗南主力的決定性一環,而對胡宗南部來說能否奪取羅局鎮是其生死存亡的關鍵。一場激烈的戰鬥在羅局鎮地區展開。胡軍輪番衝擊10餘次,企圖突圍。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第四軍在羅局鎮展開了頑強的阻擊戰。指戰員在「寸土不失」、「堵住敵人就是勝利」的口號鼓舞下,與敵軍反復拼搏,陣地屹立不動。

  與此同時,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的第三、第六軍向羅局地區之敵右側背進攻,第十八兵團附第七軍由東向西進攻,逐漸緊縮包圍圈。在第二兵團和十八兵團前後夾擊下,到12日中午,敵3個軍大部被壓縮于午井以西、高王寺以南、羅局鎮以東之渭河河灘上。下午3時,野戰軍發起總攻,8時左右,胡宗南部除一部南渡渭河逃命,大部被殲。第一兵團在全殲敵九十軍的二十四師等部後,攻佔眉縣以西地區,將泅渡渭河的8000多敵人全部俘獲。12日午夜,第二和第十八兵團在羅局、午井地區勝利會師。接著各兵團乘勝西進,至14日先後佔領蔡家坡、岐山、鳳翔、寶雞和益門鎮等地。

  彭德懷針對胡宗南兵力集中但沒有戰役預備隊的弱點,採取以一個兵團的兵力迂回敵側後,兩翼牽制,大膽插入敵縱深,斷敵後路,然後包圍分割殲滅敵人的戰術,使敵無兵可援,無路可逃,更無法形成有組織的抵抗,實為他軍事指揮上的又一奇招。由於這一戰術完全出敵不意,實際戰鬥時間比預計的要短,戰果也比預計的要大,只花了一比十的代價,就把敵人4個軍解決了。當他聽到逃往渭河南岸的殘敵也被消滅時,高興地把拳頭往桌上一擊,說:「很好,這才叫全勝!」一年前在土基會議上受到嚴厲批評的四軍(當時的四縱隊),在這次戰役中,一晝夜前進140多裡,穿入敵後,在羅局鎮頑強抗擊,完成堵敵重任,他給予熱情表揚:四軍這次打得很出色,立了功。為奪取戰役的全勝起到關鍵作用。扶眉戰役經4天戰鬥,共殲敵4個軍4.3萬余人,解放扶風、眉縣、鳳翔、寶雞等8座縣城,控制了秦嶺以北廣大地區。胡宗南主力被重創,殘部退守秦嶺,陷入「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境地。青甯「二馬」為保存實力,繼續往西撤退至平涼地區。胡馬之作戰聯盟實際己被粉碎,「二馬」徹底孤立。彭德懷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決定追殲「二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