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
西北大捷(3) |
|
2月29日晨,彭德懷致電中央軍委:「敵整編二十七師、九十師進到宣川西南之王家灣、任家灣以南高地。昨晚大雪數寸,本晨敵未動。我無糧不能等待,故決向該敵圍攻。」同日晨2時,負責紮口袋的第一縱隊於瓦子街以西尾敵前進,6點攻佔瓦子街,斷敵後路。這時一縱隊司令員賀炳炎、政委廖漢生發現第二縱隊因距離遠,雪路難行,尚未佔領瓦子街以南高地,而敵人正向該地集結。如不迅速堵塞這一缺口,敵人將有突圍逃竄的可能。於是在前衛獨一旅三團插過公路開始攻擊之後,又命令三五八旅一部向瓦子街東南高地攻擊,以切斷敵人南逃退路。三五八旅的七一四團附七一五團1個營,與敵五十三旅1個團的兵力,反復肉搏,將敵擊潰,佔領了陣地。並向東發展,同友鄰部隊一起,完全截斷了敵軍回竄的道路。 同一天,第一、第四縱隊和第三、第六縱隊主力擊退了企圖奪路突圍之敵。擔任攻擊敵右翼的第二縱隊亦趕到投入戰鬥。到黃昏,野戰軍緊縮包圍圈,將敵人壓縮在喬兒溝、任家灣、丁家灣及其附近高地的東西不到10公里長,南北寬約5公里的狹小地區內,形成鐵桶合圍的態勢。當天夜裡,部隊冒著大雪嚴寒露營,不顧疲勞饑餓,積極準備第二天總攻。劉裁也命令其所部各旅連夜構築工事,繼續頑抗。 3月1日拂曉,彭德懷下達總攻擊命令。第一縱隊沿公路及其兩側高地由西向東,二縱隊由南向北,四縱隊由北向南,六縱隊一部由東南向西北,三縱隊一部由東北向西南,向敵人發起總圍攻。槍聲、炮聲、軍號聲、衝殺聲,震天動地。這一天,全線戰鬥十分激烈。劉裁的援軍頑強抵抗,與西北野戰軍反復爭奪位於公路南側、居高臨下的東南山。彭德懷在當天的一份文電中寫道:「每攻一山峰,須反復數次,用刺刀才能取得。」名聞全軍的刺殺英雄劉四虎,原是苦大仇深的翻身農民,也是新式整軍中提高階級覺悟的典型,一個人刺死7個敵人,自己身上也挨了11刀,負了重傷。七一四團團長任世鴻,帶領特務連奪取敵軍指揮所盤踞的山梁土寨子,身先士卒,英勇犧牲。 彭德懷一直注視著戰鬥的進展情況,對廣大指戰員鏖戰東南山,英勇拼搏的戰鬥作風深為滿意。他在前線指揮所觀察到,敵人死守丁家灣的一個山頭陣地,我攻擊部隊多次進攻受阻。而在附近擔任「阻敵東進」的一個旅,只顧阻擊,沒能見機行事,協同兄弟部隊出擊。彭德懷在電話上批評該旅旅長表現遲慢。旅長即帶一個團出擊。彭德懷又踏著爛泥直奔該旅指揮所,對在場的旅參謀長說:把機槍佈置好。你帶領這個團順山溝下去,再往對面敵陣地衝擊。他對旅首長說:「打仗,戰機非常重要,指揮員要有戰場的全域觀點,善於協同配合,狠狠打擊敵人,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 經過連日激戰,至3月1日下午4時,西北野戰軍佔領了公路兩側全部陣地,整編二十九軍軍部被殲。殘敵都被驅趕到溝裡,狼奔豕突,爭相逃生。但到處都是解放軍,哪兒也跑不出去。下午5時,增援宜川的胡宗南軍全部被殲。 3月2日,西北野戰軍包圍宜川的部隊發起總攻。3日上午8時,全殲宜川守敵二十四旅,旅長張漢初跳山逃跑時,腿摔壞被俘。至此,宜川、瓦子街戰役勝利結束,殲滅胡宗南集團1個整編軍部、2個整編師部、5個旅共2.9萬多人,取得了西北戰場的空前大捷。 一年前率部進攻陝北的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蔣介石嫡系高級將領劉裁,從丁家灣山梁的土寨子往外逃跑,走投無路,以手榴彈自斃,充當了蔣家王朝的殉葬品。另一個曾揚言他一個師可打共軍兩三個縱隊的整編九十師師長嚴明,見大勢已去,坐了滑杆(即轎子)逃跑,被西北野戰軍擊斃。隨後在西府戰役中,寶雞守敵整編七十六師師長徐保受傷被俘後因傷重而斃命。國民黨軍3個高級將領接連喪命,所以當時西安流傳這樣一幅對聯:上聯是「劉戡戡『內亂』,『內亂』未戡身先死」;下聯為「徐保保寶雞,寶雞不保命也亡」;橫額是「紀律嚴明」。此聯辛辣地嘲諷了那些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賣命,與人民為敵到底的國民黨將領的可悲下場。 西北野戰軍在打掃戰場時,發現了劉裁、嚴明的屍體。彭德懷交代:「要把屍體包裹好,在掩埋的地方做個標誌,我們還要通知胡宗南和死者的親屬來認領咯!」不久,陝北新華廣播電臺受野戰軍司令部的委託,通告劉裁、嚴明的家屬和親友說,如來運回劉、嚴的屍體,解放區軍民將予以方便。這使胡宗南十分難堪。他認為這是中共的一顆「政治炸彈」,目的在瓦解其軍心。但不去接運,又無法向全體將士及死者家屬交代。不得不派人把劉裁、嚴明的棺材運回西安,予以厚葬。 宜川戰役對蔣介石、胡宗南的打擊是沉重的。敗訊傳到南京,蔣介石極為震怒,為敷衍國大代表對胡宗南的責難,給胡宗南以撤職留任的處分。3月13日,蔣介石給胡宗南的「手啟電」悲歎:「宜川喪師,不僅為國軍剿匪最大之挫折,而其為無意義之犧牲,良將陣亡,全軍覆沒,悼痛悲哀,情何以堪!」 原整編二十七師師長王應尊說:「彭德懷的口袋戰術,使我們走進了死胡同。」敵空軍第三軍區司令部在其《宜川會戰史》檢討部分承認:「戰略上處於被動」, 「對共軍企圖、兵力無正確判斷」, 行動過於遲緩,「致使共軍王震部亦能參加宣川附近作戰」,加以指揮上錯誤,導致全軍覆沒。 宜川戰役開闢了黃龍分區,使黃龍區與關中打成一片,奠定了以後作戰的有利態勢。劉裁部被殲後,西北野戰軍大舉南進,胡宗南不得不將位於潼關以東的裴昌會兵團向西安回調。這就減輕了中原野戰軍的負擔,有力地配合了中原戰場和其他戰場的戰略進攻。毛澤東在3月7日發表的《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一文中寫道:「這次勝利,改變了西北形勢,並將影響中原的形勢。」 宜川戰役之後,不論在全國、在西北,形勢都已起了根本的變化。中共中央堅持在陝北的任務已經勝利完成,為適應解放戰爭勝利發展的需要,決定離開陝北,東渡黃河轉到華北。3月21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及解放軍總部,從米脂楊家溝出發,由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進入山西。四五月間相繼到達河北平山縣西柏坡,與劉少奇、朱德領導的中央工委會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