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
打出「第二槍」(1) |
|
12月8日清晨,彭德懷從秋林南下,準備取道西安洛陽,與程潛、衛立煌會晤,然後返山西前線。途中接毛澤東的電報,方悉閻錫山已經動手。 在這個關頭,受程潛、衛立煌節制的中條山區6萬餘中央軍和地方雜牌軍持何態度,如何行動,舉足輕重。 到了西安,彭德懷會見程潛,揭露各地的反共事件,對程潛說:「上海『四·一二,事變,長沙『馬日事變』把第一次大革命變為反共反人民的十年內戰,反得好吧!送掉一個東北,把日本人接到武漢來了。」「今天誰要反共,他先放第一槍,我們立即放第二槍,這就叫做禮尚往來。還要放第三槍。」程潛說:「放第三槍就不對了。」 彭德懷回憶說:程潛是國民黨元老派,帶典型的中間派。他說,放第三槍就不對了,這就等於中間派批准了反磨擦鬥爭,而且是武裝鬥爭。但是不要過分。」 到洛陽,彭德懷最關注的是衛立煌和中間派的態度。在《 彭德懷自述》 中,說到這一段的情形:「從西安乘車到洛陽,見了衛立煌,拜訪了一些民主人士,如李錫九等。在李處不意中遇到了孫殿英(新五軍長),我把上述反共磨擦情況,又說了一遍。李錫九是個老好人,他很著急。孫殿英是土匪出身的,極狡猾,他意味深長地說,照你們的方針辦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懂得了他的意思,你們打他唄,我新五軍是守中立的。」在衛立煌處談了好幾次。「我向他說了國民黨的反共情況,他不置可否,只勸我要相忍為國。我說,我忍,頑固分子不忍怎麼辦?我說,有打內戰的危險?他說,內戰是打不成的呵!再打內戰就完了。」「『再打內戰就完了』,這是當時國民黨中抗戰派的心情。」 彭德懷決定在返總部前先去陽城決死三縱隊處看看,他仍然對決死三縱隊和第五專區不大放心。三縱隊的舊軍官很多,縱隊領導下不了決心撤換這些人。 正在這時,爆發了晉東南事變:孫楚軍包圍襲擊陽城、晉城、沁水、浮山等縣的抗日政府。犧盟會幹部和抗日群眾遭殘殺者100餘人,被捕者300餘人。孫軍散兵四出搶劫,城裡城外,山上山下,一片恐怖。 明知山有虎,彭德懷仍舊向事變的中心地進發。他必須找到戎子和,弄清情況,穩住局勢。 在陽城東露宿了一夜之後,12月25日,彭德懷在沁水東柿莊的沙門口見到從沁源開會返防的戎子和,得知三縱隊的遊擊八團己在舊派軍官的把持下實行反共,中央軍己進駐陽城。彭德懷即命令戎子和馬上返部,把各團不可靠的舊派軍官控制起來,帶部隊迅速向高平黃克誠旅(三四四旅)靠攏。 身臨事變,彭德懷看到,和閻錫山的一場較量已不可避免。稍後,蔣介石必乘隙進攻,更將進而危及太行根據地。 這時,孫楚軍最兇狠之獨八旅和國民黨二十七軍,已進入沁水縣境,到處抓人、殺人,形勢一髮千鈞。彭德懷立即與總部通報。向朱德、左權、楊尚昆(並報中央)提出,以陳賡為司令員,黃克誠為政委組織晉豫邊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部,將現在太(行)南的八路軍各部和決死第二縱隊統一指揮起來;令賀龍、關向應立即率部返回晉西北,統一指揮同蒲線以西的八路軍和決死隊;令決死一縱隊進入安澤以南,以抗擊頑軍的進攻。閻錫山的「雨」傾盆而下,彭德懷及時張開了「雨傘」。27日,彭德懷在高平縣陳匯村黃克誠旅向總部、北方局和中央報告:「決死三縱隊八團、九團、十一團已叛變。」彭德懷請中央和總部令當時在屯留附近的決死三縱隊第十團迅速靠攏八路軍,「萬勿遲延」。十團因此得以保全。 28日,決死三縱隊200 餘骨幹在戎子和率領下突圍到達陳匯。 天氣很冷,人多屋少。彭德懷把三縱隊的幹部叫來,和自己住在一個炕上,仔細詢問情況,鼓勵他們要「敗不餒」。決死三縱隊的沉痛教訓,成為彭德懷決心發動一場反磨擦戰役的起點。像在每一次採取重大行動前一樣,在身旁人的鼾聲中,彭德懷在炕頭盤腿端坐到大明。他凝神閉目,慎重地籌劃著怎樣勝利地打出他所說的「第二槍」。 毛澤東指示了反磨擦鬥爭的策略:「有理、有利、有節」。彭德懷反復地琢磨這6個字:八路軍自衛反擊充分有理,這一點中間派也不能不承認。現在需要的是造成有利的反擊條件。八路軍在敵後,隨時遭日軍掃蕩,自衛反擊必須選中要害,一舉成功,速戰速決。但是,太行、太嶽的兵力,還不足以造成優勢。他需要解決這個矛盾。他決心命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乘日軍掃蕩的間隙,密率晉察冀主力南過正太路,和一二九師會合,以優勢兵力迎擊必將擴大的反共高潮。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