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一四一


  無論是基地的各種設施,還是試驗設備,都比6年前強多了。更令聶榮臻感到滿意的是,關於基地只進行正面教育的指示,大體上是落實的。處在第一線的科技人員大多來自北京,此時此刻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個人的安危與得失。再看看基地工作人員,從司令員到士兵,其中包括一大批在基地長期工作的知識分子,精神狀態也都很好。工作井然有序,釘是釘,鉚是鉚,看不到北京街頭發生的那種混亂現象。「這是一支多麼好的科學技術隊伍啊!」

  聶榮臻感慨而又激動地說。儘管如此,他每到一處還是反復強調,搞「文化大革命」不能影響工作,即便是正面教育,也是如此。大家要團結一心,照章辦事,尤其是試驗中的檢驗制度,無論如何不能放鬆,這是過硬的東西。

  這些,也是基地試驗任務得以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人們對聶榮臻的講話,報以熱烈的掌聲。核導彈試驗成功後,聶榮臻來到核試驗基地,情況也是令人滿意的。到處是一片寧靜。幾個月來,一直被混亂所困擾的聶榮臻,情不自禁地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在中國,現在恐怕再也找不到哪一個地方比這裡更安靜的了。

  他興奮地對基地領導說:你們艱苦創業,精神可嘉。今後,要有安家思想,爭取逐步做到3年後人均有兩畝耕地兩畝林,這樣才能在戈壁灘上紮下根。

  過去,聶榮臻沒有到過新疆,他便借此機會來到新疆各地參觀視察。這裡與處於創業階段的基地場區不同,金秋的新疆,到處瓜果飄香,各族人民富有詩情畫意的民風習俗和熱情奔放的舞蹈歌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但每到一地,從各級領導人的彙報中,從群眾困惑的眼神中,從街上到處可見的大字報和各種政治標語中,他知道「文化大革命」之風已經吹到了地處邊陲的新疆自治區。特別是在聽了關於新疆建設兵團兩派組織鬧得不可開交的情況彙報後,預感到這股風暴遲早也會吹到兩個試驗基地。聶榮臻懷著憂慮多於喜悅的心情,於11月中旬回到了北京。

  此刻,北京的大字報貼滿了大街小巷,造反派的高音喇叭到處晝夜不停地喊叫,比他20多天前離開時鬧得更凶,科學口各單位的領導人和科學家紛紛告急。聶榮臻又不安起來。11月30日,他在軍委常委會上彙報說,現在一些搞「兩彈」的科學家不斷受到衝擊,有的被抄家,有的被批鬥,甚至有的被群眾組織隔離軟禁,使他們無法致力於研究工作,這對「兩彈」的研製十分不利。他建議請毛澤東、周恩來接見一次有關的科學家,一方面可以鼓勵他們努力搞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向造反派表示,中央是肯定這些科學家的貢獻的,不要再去無端地干擾科學家。會議同意了聶榮臻的意見,並作出決定,對科學家抄家,是違反黨的政策的,有關部門和個人,該道歉的道歉,該賠償的賠償。在大動亂的那些日子裡,聶榮臻就是這樣不失時機地、竭盡全力地設法保護中國的科技人員。

  「文化大革命」初期,曾擔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的傅崇碧,永遠忘不了1966年下半年至1967年初,聶榮臻兩次找到他,叫他派兵保護那些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的專家,還特別叮囑要保管好涉及國防尖端的機密材料。衛戍區加強了警衛。這一切引起了江青的不滿,她怒不可遏地說:「他們造反,你們為什麼這個也限制,那個也限制,就是開紅燈不開綠燈。」林彪也嚴厲地批評了傅崇碧。他們再次命令造反派去抓專家。聶榮臻聞訊後,親自給傅崇碧打電話,下令「要保護這些人」。於是,這批曾對中國國防尖端事業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專家,被請到七機部一座僻靜的樓上。傅崇碧先派了一個連在樓下站崗,感到還是有些不放心,又派了一個加強連,相當於一個營的兵力在此擔任警衛。其它一些科研機構也都加強了警戒。不久,這事被江青知道了。她大發脾氣,責問傅崇碧:「誰叫你保護這些學棍的?」後來,傅崇碧把這件事彙報給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旗幟鮮明地說:「聶老總的做法對!」

  沒過多久,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一批與核試驗有關的絕密資料,被造反派抄走了,傅崇碧立即向聶榮臻作了彙報。聶榮臻斬釘截鐵地說:「要千方百計想盡一切辦法把材料搞回來。」與此同時,傅崇碧也向周總理作了報告。

  周恩來當即命令傅崇碧出動了20多輛汽車、摩托車和100多名指戰員,在一位副師長率領下,連夜追查資料。這一夜,聶榮臻每隔兩個小時便給傅崇碧打一次電話詢問情況。直到這批決定著中國科研事業命運的寶貴資料被全部追回後,他才放心,並親自向周恩來作了彙報。

  1966年12月下旬,聶榮臻再次飛臨導彈和核武器試驗基地,主持中國首次中程地地導彈發射試驗和氫彈原理試驗。雖然試驗均獲成功,但這次來,兩個基地的狀況與兩個月前可就大不一樣了。基地的幹部戰士,目光中流露出的是冷漠和迷惘。聶榮臻心頭不禁一怔,這裡也開始變了。

  1967年6月,他第三次來到核試驗基地,主持中國第一次氫彈試驗。這次試驗仍獲得了成功。但他一下飛機,從歡迎人群的表情動作中,明顯地感到人們已經分成了兩派。他們分別排成兩行歡迎聶榮臻,隊伍中不時響起鬧派性的口號聲。氫彈試驗成功後離開基地時,聶榮臻站在飛機舷梯旁,語重心長地對兩派群眾說:「你們過去試驗的是原子彈,是『裂變』產生的威力。這次試驗的是氫彈,是『聚變』產生的威力。希望你們團結起來,像『聚變』一樣,把基地的各項工作搞好。」從此以後,聶榮臻就再也沒有到過基地。

  這段深富哲理的話語,寄託著一位老革命家的誠摯希望。1967年,這場人為的政治颱風席捲了整個中國大地。打倒老幹部和知識分子的聲浪一陣高過一陣,許多科研單位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2月下旬,青海西寧發生了大規模武鬥,由於當地一個國防工廠的群眾組織直接捲入,危及到工廠的安全。接著,蘭州的國防工廠也相繼告急。七機部兩派之間的武鬥不斷升級,各國防研究院、工廠、與國防科研協作關係密切的中國科學院的某些研究單位,也都紛紛告急。如不立即制止,國防科研和生產必然要蒙受巨大損失,更多的科技人員要遭殃,許多貴重的科研設備將遭毀壞。任其亂下去,怎麼得了!聶榮臻憂心如焚。3月11日,他讓人起草了《關於軍事接管和調整改組國防科研機構的報告》,簽名後上報給了毛澤東、林彪、周恩來等。報告中提出:現在國防工業部的各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承擔國防科研的各研究所,大多已癱瘓,研究工作停頓,三線建設問題很多。這種狀況十分不利,必須迅速改變。為此建議,由國防科委組織人員迅速對這些單位實行軍管,以恢復科研工作。3月21日,毛澤東批示:「退總理照辦。」

  聶榮臻在對軍管人員講話時明確指出:國防機密工廠不搞奪權,群眾組織不得監督單位領導人的工作,所有接管的單位,要儘快著手組建黨委,使他們自身走上軌道,以便撤出軍管人員。不久,被軍管的各單位形勢一度好轉,在7月15日的軍委常委會議上,聶榮臻提議把軍事接管的單位組建成18到20個研究院,以開展國防科研工作。會議同意了他的建議。9月20日,聶榮臻簽發了《關於國防科研體制調整改組方案的報告》上報中央。報告中提出,將國防科委軍事接管的科研單位組成18個國防科技研究院,其中包括導彈、人造衛星、核武器、飛機、艦艇、常規武器以及新材料、光學等研究院。一個多月後,毛澤東批示:「很好,照辦。」隨後,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又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單位遵照執行。

  聶榮臻實在是太愛科學事業了,儘管他身處逆境,不斷受到造反派的批判、炮轟,但他仍然煞費苦心地為祖國的科學事業、為科學技術專家們著想。

  然而聶榮臻的這番苦心,在林彪、江青等橫行的日子裡,竟被指責為「大科研主義」,「想用科研來壓革命,來保護反動學術權威」等等,把一大堆帽子扣到了他的頭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