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
九七 |
|
※第五十四章 和平解放北平 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1948年11月,形勢起了重大變化。華東解放軍9月解放濟南,拉開了解放軍與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序幕。東北解放軍11月2日結束遼沈戰役,解放了全東北。中原解放軍繼解放開封、鄭州之後,11月6日與華東解放軍共同發起淮海戰役。西北解放軍在陝西中部地區連續發動3次攻勢,把胡宗南的「機動防禦」打得無法機動。加上華北解放軍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勝利,國民黨軍在7月至11月的5個月時間裡,喪失了100萬人,總兵力由1946年發動內戰時的430萬人降為290萬人,解放軍則由120萬人增至300萬人。也就是說,解放軍從質量到數量都居於優勢。 華北解放軍自1948年秋季攻勢以後,傅作義已完全處於被動防守狀態。 他所指揮的12個軍、52個師,已被限制在灤縣、唐山、天津、北平、張家口、柴溝堡等北甯、平綏鐵路沿線及附近地區。東北全境解放、淮海前線解放軍取得節節勝利,已經使傅作義在南、北兩面失去依託,戰略上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遼沈戰役勝利己成定局的時候,毛澤東就在醞釀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配合進行平津戰役的問題。 11月中旬,毛澤東命令東北野戰軍秘密迅速入關。為了不使敵人南逃,毛澤東又命令華北第三兵團撤圍歸綏,用突然的動作包圍張家口,以抓住傅系主力。抓注傅系,也就拖住了蔣系,因為傅作義是不會不管他的嫡系部隊而率蔣系南逃的。11月27日,中央軍委發佈了《關於殲滅平、津、唐(山)、張(家口)之敵的部署》。平津戰役隨即開始。聶榮臻與楊得志、羅瑞卿、楊成武等兵團領導人分手時,要他們堅決按中央軍委的部署行動。華北軍區第三乒團11月30日攻佔柴溝堡、萬全,完成對張家口的包圍;第二兵團於12月8日將傅部主力第三十五軍包圍於新保安。毛澤東的這一著棋,為抑留華北敵人不使其逃跑,並為掩護東北解放軍入關爭取了時間。12月11日,毛澤東在關於平津戰役作戰方針的指示中,充分肯定了華北軍區部隊包圍新保安和張家口的戰略意義。平津戰役這篇大文章,正是從西線做起的。 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決定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組成平津戰役總前委,統一領導與指揮東北野戰軍與華北軍區部隊並肩作戰。 在此之前,聶榮臻於12月21日晚到達孟家樓,與林彪和羅榮桓見了面。 林彪和他身邊工作人員所住的小院,是河北農家普普通通的院落。兩邊廂房住著參謀、秘書和警衛人員,南邊3間正房,東邊是林彪的住室,西屋是掛滿了地圖的作戰室。正房的前面,又是一個小院,但沒有廂房,只有低矮破舊的門樓。正是在這樣一所簡陋的農舍裡,林彪、羅榮桓、聶榮臻指揮百萬大軍進行了偉大的平津戰役。如今,它依然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聶榮臻到孟家樓不久,見東北野戰軍二局的工作較弱,向林彪提出,將華北軍區的二局調來加強東北軍區二局,併入東北二局的共200多人,由局長彭富九率領,分乘3輛大卡車至平津前線指揮部。聶榮臻還提議調城工部長劉仁到孟家樓,加強對解放北平秘密工作的領導。劉仁率幾名助手及譯電員、報務員輾轉而至,與聶榮臻同住一個村莊。 他通過自己的電臺,與北平地下黨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劉仁負責北平地下黨的工作,工作做得十分深入,甚至做進傅作義的家中。傅作義的女兒、地下黨員傅冬菊原是天津《大公報》記者,受中共地下黨派遣回到北平,她及時地向黨反映情況,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功勞。聶榮臻年近9旬時,還念念不忘傅冬菊的貢獻,一次看到她時,特意提起此事。 聶榮臻剛到孟家樓,12月22日華北第二兵團進攻新保安。他與林、羅在指揮部緊張地注視著戰況的進展。戰鬥是極為激烈的。解放軍攻城開始前,對新保安猛烈炮擊,5分鐘內打了8000多發炮彈,小小的新保安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解放軍將士從剛炸開的城牆缺口處攻入城內,敵人抵抗得也很頑強,幾乎是逐街逐屋抗爭。經11個小時激戰,終於全殲敵三十五軍1.9萬人,軍長郭景雲與他的前任一樣,被迫自殺。戰事告捷,消息傳來,指揮部一片歡騰。聶榮臻情不自禁他說:「打得好,打得好,真痛快!」。新保安解放,張家口守敵驚恐萬狀,奉傅作義「相機突圍,向綏遠撤退」之命, 23日,十一兵團司令孫蘭峰率部突圍。他採取了向西南方向佯動,實則向東北突圍等狡詐辦法。但華北第三兵團,在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北嶽軍區部隊,內蒙、察北騎兵部隊的配合下,將數萬敵軍嚴密包圍在名叫朝天窪的一條山溝裡,經過各部勇猛穿插,激戰一天多,張家口守敵1個兵團部、1個軍部、5個師、2個騎兵旅、2個保安團共5.4萬餘人全部被殲,俘一〇五軍軍長袁慶榮,只有孫蘭峰率少數衛士漏網逃跑。消息傳來,聶榮臻心情無比激動。 他關於「用不了多久紅旗就會重新飄揚在大境門城樓上」的預言,經過兩年後終於實現了。這兩仗不僅徹底切斷了傅作義部的西逃之路,而且把他起家的老本以及後來的資本,幾乎全部搞光了。這對傅作義的打擊是極其沉重的。 因此,聶榮臻反復思考著一個問題,如果東面堵住了敵人的退路,能不能爭取和平解放北平?①他之所以這樣想,一來因為北平是國內外馳名的文化古都,一旦毀於炮火,損失太大;二是他在西柏坡與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接觸中,就曾議論過新中國成立之後,擬建都北平,自然應該使北平的損失越小越好;再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正是《孫子兵法》的要義之一嗎!在他考慮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劉仁不斷從傅冬菊那裡得到情報說:傅作義近來思想苦悶,在「逃」與「和」的問題上,態度彷徨,猶豫不決。於是,更堅定了聶榮臻和平解放北平的信心。他的想法得到羅榮桓的支持,而林彪只是淡淡地說:想法好,但恐怕是幻想。 ①《聶榮臻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705頁。 關於和談問題,在聶榮臻赴孟家樓途中時,傅方代表崔載之、李炳泉就曾出城與東北野戰軍代表接觸談判。聶榮臻到達孟家樓的次日,劉亞樓又與崔、李在八裡莊談了一個上午。華北軍區、平津前線指揮部都與傅方代表接觸了,但當時還是立足於消滅敵人的,中央軍委也是這個精神。 聶榮臻在回憶錄裡說: 現在,傅作義將軍賴以起家的王牌第三十五軍已經被我軍殲滅了,這對傅作義的打擊和震撼是極不尋常的。如果我軍再把天津攻下來,徹底打掉他逃跑的幻想,逼著他走上談判的道路,我認為,和平解放北平的前景是存在的,而且時機越來越成熟了。①1月8日,林彪、聶榮臻給中央軍委的報告中說:「張(東蓀)、周(北峰)昨晚抵此。我們商定,今晨由聶先去找張談,獲得傅的態度,請示中央決策後,林再出面作出具體答覆。」聶榮臻於當天上午乘車來到八裡莊,先後與傅方代表燕京大學教授、民盟北平負責人張東蓀,華北「剿總」少將地政處長周北峰面談。張東蓀說,傅要他談清以下幾點:一是平、津、塘和綏遠一起解決;二是平津以後能有其他黨派的報刊存在;三是政府中要有進步人士參加;四是軍隊不要用投降或在城內繳槍的方式解決,可調到城外用整編的方式解決。如同意這些條件,由雙方擬定具體辦法。聶榮臻聽完這些意見後,要他們休息,並約定次日再談。當天下午,林彪、聶榮臻將談判情況上報中央軍委。中央軍委于1月9日淩晨複電,除了第一條平津問題先解決,再解決塘沽、綏遠問題以外,其餘各條原則同意。 ①《聶榮臻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3月第2版,第705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