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三六


  ※第二十四章 平型關大捷

  9月中旬,閻錫山要求八路軍幫助防守平型關,阻止日軍南進。周恩來、彭德懷同意了閻的要求。23日,八路軍總部命令第一一五師側擊向平型關前進的日軍。

  當天,聶榮臻率部趕到上寨,與林彪帶領的第一梯隊會合了。在上寨師部門口的土場上,聶榮臻和林彪各自端著飯碗,蹲在地上邊吃飯邊交談。聶榮臻講了第二梯隊行軍的情況,並急切地詢問前線的敵情。林彪告訴聶榮臻,國民黨第六集團軍原來要求第一一五師增援靈丘正面作戰,為此,他親自乘軍用卡車到距日軍僅5公里的靈丘城,偵察敵情,瞭解友軍情況,還看了平型關一帶的地形。今天,接到總部命令,在平型關側擊日軍。現在,友軍不戰自退,紛紛撤至乎型關以南,靈丘城今天己告失守。閻錫山來電說,日軍將于近日大舉進攻平型關。林彪提出,可以考慮利用平型關以北險要的地形打一仗。

  飯後,林彪在油燈下攤開地圖,同師參謀長周昆、作戰科長王秉璋把平型關周圍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戰設想逐一作了說明,徵詢聶榮臻的意見:這一仗打不打?

  聶榮臻考慮到,當前日寇氣焰囂張,友軍銳氣盡失,這一仗,事關軍威民心,非同小可。在洛川會議上,他雖然擁護毛澤東基本的遊擊戰的方針,但還有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這一條。因此,他果斷地說:「打!為什麼不打呢?利用這麼好的地形,居高臨下,伏擊氣焰驕縱的敵人,這是很便宜的事嘛。現在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要在與日本侵略軍的第一次交鋒中,打出八路軍的威風來,給全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來一個振奮!」上寨的夜,寒風刺骨。在平型關側翼山地打一個大仗的部署,就這樣決定下來,並電告了八路軍總部。國民黨軍隊方面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協同作戰。

  擔任平型關正面防禦任務的閻錫山部隊,還主動將8個團以上兵力的「平型關出擊計劃」,交給了一一五師,以示「精誠合作」。

  9月24日,一一五師在上寨鎮小學校的上坪上召開了營以上幹部戰鬥動員大會。

  在幹部會上,林彪宣佈了作戰部署:獨立團、騎兵營繞到平型關東北截斷敵人交通線,阻止敵人增援;以三四三旅兩個團為主攻,三四四旅一個團到平型關北面斷敵退路,一個團作師的預備隊。攻擊部隊全部在平型關東側山地設伏,準備給敵人以猛烈打擊。

  聶榮臻進行了政治動員,強調了為什麼要打這一仗,為什麼必須打好這一仗的問題。他的語氣是堅定有力的:這一仗必須打勝!在「恐日脖和「亡國論」到處流行的時候,黨中央和全國人民都在盼望著八路軍出師後的第一個捷報。中華民族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考驗,我們共產黨人一定要擔當起救國救民的重任!聶榮臻又向團、營幹部們強調,他們面對的是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的日軍第五師團。板垣征四郎中將指揮的第五師團武士道精神很強,在日軍中頗有名氣。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惡戰,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

  與會的團、營幹部,都是從長征路上走過來的鋼鐵好漢,聽了作戰部署和政治動員,群情激憤,恨不得立即殺上戰場,與日本強盜決一死戰。

  開完會,林彪、聶榮臻又組織與會幹部進行了現場勘察。聶榮臻爬上滿目秋色的山梁,但見群山之上,婉蜒著古老雄峻的內長城,平型關座落在群山之間。這一帶山勢不高,但是山連山,峰接峰,利於部隊隱蔽。聶榮臻看到,從平型關山口至靈丘縣東河南鎮,是一條由東北向西南伸展的狹窄溝道,地勢最險要的是溝道中段,長約10多公里,溝深10到100多米不等。這條峽谷古道寬不過三五米,僅容一輛卡車單行,古道兩側,是刀削似的危岩絕壁,再上面是比較平緩的溝岸。在這裡埋下伏兵,不愁消滅不了進入伏擊圈的日軍。

  察看地形歸來,林彪告訴聶榮臻,據偵察員報告,日軍已經進至蔡家峪以東地區,有於明日進攻平型關的可能。他們把情況又作了一番詳細的研究,隨後用電話下達了出擊的命令:三四三旅本晚24對出發,進入距敵預計經過的汽車路僅二三裡地的白崖台一線設伏,三四四旅隨後開進。

  當天晚上,一一五師主力部隊從上寨、下關趕到離平型關30余裡的冉莊一帶,隱蔽集結,進行戰鬥準備,待機殲敵。天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罕見的暴雨,氣溫驟降,秋寒襲人。林彪、聶榮臻的作戰決心毫不動搖:不能貽誤來之不易的良好戰機,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出擊!午夜,部隊冒雨向預定地域進發。戰士們既無雨衣,又無斗笠,只得任憑狂瀉的暴雨濕透征衣。在風雨交加中,隊伍沿著山間小徑和泥濘的山溝穿行。隨暴雨接瞳而至的,是懾人心魄的山洪。戰士們只得把槍和子彈掛在脖於上,手拉手或拽著馬尾巴從齊腰甚至齊胸深的急流中趟過去。大家的手腳都凍僵了,牙齒敲得咯咯響。

  作為指揮員,聶榮臻心裡系著全師幹部戰士的安危,密切地關注著部隊與山洪搏鬥的情況。陳光的三四三旅走在前面,兩個團都平安地越過一道激流,走在後面的徐海東的三四四旅只過去了一個多團,剩下的人馬卻被越來越洶湧的山洪擋祝有幾個戰士殺敵心切,急干涉過急流,被兇狂的山洪沖走,不幸遇難。

  聶榮臻與林彪商量,已經過河的三四四旅一個多團按預定方案使用,沒有過河的部隊不再強渡,以免不必要的犧牲。林彪同意這個意見。

  1937年9月25日,聶榮臻在平型關東側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山頭上,和林彪一起指揮了威震中外的平型關大戰。

  雨過天晴,曙色初露。部隊經過一夜風雨行軍,按預定時間趕到了目的地。聶榮臻站在指揮陣地上,舉起望遠鏡,縱觀由平型關至東河南鎮那條5公里長的溝道,但見溝道裡空無一人,兩側的山崖上,凋零的樹木在秋風裡瑟瑟發抖,枯黃的草叢上,雨珠閃著寒光。他知道,就在溝側潮濕冰冷的草木深處,正埋伏著幾千顆憤怒的心。

  在十裡長溝埋伏的,是由楊得志、陳正湘率領的六八五團和由李天佑、楊勇率領的六八六團。徐海東的三四四旅六八七團,奉命隱蔽地穿過溝道通路,佔領了東河南以北的高地,以便切斷敵人後路。六八八團停止了強渡,作為師預備隊暫未開入戰地。

  楊成武的獨立團和劉雲彪的騎兵營已分別向平型關東北和以東開進,配合主力作戰。

  林彪單腿跪在聶榮臻身旁的草地上,也在用望遠鏡觀察設伏的陣地和溝道通路。他倆看到部隊隱蔽得不露一絲破綻,完全與山巒草木融合在一起,不由得滿意地相視一笑。站在一旁的蘇靜不失時機地舉起照相機,拍攝了這兩位於型關戰鬥的組織者和指揮者在前沿陣地指揮的照片。

  抓緊戰前的空隙時間,林彪和聶榮臻對前來受領任務的六八五、六八六兩個團的領導人講明敵情:日軍前梯隊有兒十輛卡車載著敵兵已於拂曉前通過老爺廟、關溝,估計已抵達國民黨軍隊防守的山下。由靈丘開進的敵第二梯隊現在正經蔡家峪、小寨,向老爺廟前進。六八六團負責消滅老爺廟至蔡家峪一線之敵。六八五團待六八六團打響後,即向進入伏擊圈的敵人衝擊。

  兩個團配合,從首尾兩端夾擊敵人。聶榮臻還簡明扼要地強調了一下戰場注意事項。兩個團的指揮員便疾速地返回陣地。大戰一觸即發。激戰前的戰場,出奇地平靜。中國有句成語,叫「清君入甕」。日軍要進至平型關前,必走這條十裡長溝,而這幫兇狠暴戾、不可一世的強盜只要落入這個有幾千伏兵的「巨甕」,等待他們的將是滅頂之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