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傳 | 上頁 下頁
一八


  樂安、宜黃戰役後,原定計劃攻取南城,紅一、三、五軍團按計劃到達南城外圍。鑒於南城之敵有3個師之眾,且有堅固工事,援軍又在向南城靠攏,毛澤東毅然改變預定計劃,命令部隊主動後撤,到東韶、洛口一帶休整,尋找戰機。由於指導思想不同,臨時中央和蘇區中央局一再催促紅一方面軍繼續向北出擊,威脅南昌。臨時中央、蘇區中央局和前線軍事領導人周、毛、朱、王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起來。蘇區中央局於10月上旬起,召開寧都會議,批評毛澤東的所謂錯誤,不久免去毛澤東的總政委職務,由周恩來接任。

  為執行建(寧)、黎(川)、泰(寧)戰役,10月中旬,紅一軍團奉命分兩路向建寧開進:林彪率領第四軍經尖峰、客坊向建甯,聶榮臻率領第三軍和軍團部經水南、裡心向建寧開進。守敵新編第四旅棄城逃跑,紅一軍團消滅一部分民團,佔領裡心、建寧。不久,三軍團佔領黎川、泰寧。紅一軍團在建寧、裡心、客坊、安遠建立新根據地。

  不久,方面軍領導機關來到建寧。這時聶榮臻發現方面軍領導裡面沒有毛澤東,才知道了在寧都會議上發生的事情。到蘇區10個月中,聶榮臻深切體會到毛澤東戰略策略上的正確和軍事指揮上的傑出才能,由衷欽佩。現在毛澤東不能指揮軍隊了,他深感不平和憂慮,預感到撤銷毛澤東在紅軍中的領導職務,將不可避免地對爾後的作戰帶來消極後果。

  11月中旬,紅一軍團奉命北向資溪、金溪,17日佔領資溪,19日佔領金溪。在這一時期,蘇區地域擴大數百里,建立了閩贛省,並使閩北和閩西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這對爾後的反「圍剿」作戰是有利的。

  1933年1月7日,紅一軍團受命殲滅滸灣出犯之敵。在滸灣及其附近有孫連仲、吳奇偉和周至柔所部共14個團,企圖兵分兩路,一路攻佔金溪,一路攻佔琅琚、左坊、黃獅渡。林、聶決定:三十一師為右翼隊,在金溪以西公路北側吸引、鉗制和阻擊可能由琅琚、白元方向來犯之敵;紅一軍團和二十二軍組成中央隊,為殲滅滸灣出犯之敵的主力。

  1月8日,一軍團所部在金溪到滸灣公路中間的荷樹埠與孫連仲和吳奇偉各1個旅共6個團遭遇,展開激戰。林、聶命令三十一師加入戰鬥,令二十二軍為預備隊。敵人搶佔路北制高點,又有飛機、大炮助戰,態勢對紅軍不利,十一師師長陳光、十師師長李錫凡先後負傷,部隊傷亡很大,一度難以招架。林、聶目睹這種態勢,急忙趕到前沿陣地直接指揮戰鬥,振奮了士氣,穩住了陣勢,至中午,敵人逐漸向西潰退。下午一時,吳奇偉從滸灣調兩個團投入戰鬥,重新反撲。林、聶命令預備隊二十二軍投入戰鬥。預備隊進入戰鬥適得其時,敵人再也支撐不住,全線潰退,二十二軍一直追到撫州城邊。與此同時,紅一軍團第三軍配合紅三軍團擊潰向琅琚、左坊進攻的周至柔6個團。到1月9日,滸灣戰鬥結束。

  這一仗共殲孫、吳部2000多人,繳獲很多武器彈藥,孫連仲新組建的二十七師再次遭到殲滅性的打擊。但紅軍傷亡也比較大,寧都起義的領導人、五軍團副總指揮兼十三軍軍長趙博生英勇犧牲。

  這是聶榮臻到蘇區經歷的頭一個形勢比較危險的戰鬥。他身先士卒,用英勇的行動為部隊做出了榜樣。指戰員們看到,那個穿著皮夾克到職的政治委員,在硝煙彌漫、彈片橫飛的戰場上,完全是一個沉著無畏的勇士。

  滸灣戰鬥之後,紅軍進行了整編。紅一軍團撤銷了第三軍、第四軍的番號,軍團轄七、九、十、十一共4個師。第三軍軍長徐彥剛調一軍團任參謀長。

  1933年1月,蔣介石坐鎮南昌,指揮30多個師的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四次大規模「圍剿」。

  蔣介石兵分3路:左路軍蔡廷鍇指揮在福建的6個師1個旅;右路軍余漢謀指揮粵軍6個多師;中路軍陳誠指揮12個師。蔡廷鍇和餘漢謀沒有採取重大的軍事行動。敵主力是中路軍,16萬餘人分3路「分進合擊」,企圖殲滅紅一方面軍于黎川、建寧地區。

  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從上海遷入中央革命根據地。根據臨時中央的指示,2月初,中共蘇區中央局決定,令紅一方面軍進攻敵一個師依託堅固工事設防的南豐城。紅一方面軍自金溪、滸灣、黃獅渡地區西渡撫河,12日圍攻南豐,敵重兵迅速增援南豐,企圖殲滅紅一方面軍于南豐地區,形勢危急。朱德、周恩來毅然下令主力秘密轉移到東韶、洛口地區,待機破敵。

  紅軍「改強襲南豐為佯攻」,從而拉開了第四次反「圍剿」的戰幕。

  2月26日,敵第一縱隊第五十二、五十九兩師自樂安分兩路向東推進,準備在宜黃以南集中後,出廣昌、寧都,堵截紅軍歸路,配合其主力殲滅紅軍于黎川地區。同日,紅軍主力冒雨行軍,星夜秘密進至宜黃南部的黃陂一線山區。

  黃陂之戰,由朱德、周恩來直接指揮,是中央根據地反「圍剿」中一次規模最大的大兵團伏擊殲滅戰。參加作戰的有紅一、三、五軍團和紅二十一、二十二軍,分為左翼隊和右翼隊:右翼隊是紅五軍團和紅二十二軍;左翼隊是紅一、三軍團和紅二十一軍,由紅一軍團林彪和聶榮臻統一指揮①。

  ①《聶榮臻軍事文選》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20頁。

  那幾天連日陰雨,黑夜行軍更為困難。27日拂曉,徐彥剛參謀長和羅瑞卿保衛局長帶領七師、九師和一個炮兵連在右,聶榮臻和林彪帶著十師、十一師在左,分別到達登仙橋附近地區伏擊陣地。部隊展開後,林、聶到十一師指揮所,聽了十一師師長劉海雲和政委劉亞樓的報告,敵第五十二、五十九師正由西北方面向登仙橋接近。聽彙報後聶榮臻強調指出:「你們加強西北面是對的。要先把敵人放進來,然後再關起門來打,動作要猛,求得一下截住敵人。三十一團要機動,必要時以一部分兵力控制有利陣地,防止敵人向西奪路逃跑。」林彪檢查了十一師派出偵察兵的情況。然後他們回到軍團指揮所。這時,天已亮了。軍團指揮所和十一師指揮所在同一個山頭上。整個伏擊陣地是山嶽地帶,群山籠罩在濃霧中。從指揮所望出去,只能看到一個個山頭浮在霧靄裡,就像黎明時霧海上的一座座孤島。全體指戰員裹著濕漉漉的軍衣,埋伏在陣地上等待著,等待著,整個陣容凝結成巍巍的山嶽。

  林彪、聶榮臻發現敵人正在過路。林彪說,叫敵人往裡鑽。當時林、聶看到的僅是敵人的中間一段。

  聶榮臻事後回憶說:那時敵人大搖大擺地冒進,毫無戒備,顯得很了不起。我們就沉住氣,讓敵人往口袋裡鑽,準備鑽進來再收拾它。

  日出霧散,視野擴大,只見敵人一隊隊已經過去,後面的敵人走來,隔不遠便有一乘敵人軍官的轎子。這時,敵人已經走過去1個旅,後面還有1個旅,每個旅兩個團。過去了4個團,再後面便是輜重隊。輜重隊後面還有1個團作掩護,沒有進入伏擊圈。這時,從指揮所發出總攻的信號,整個陣地突然爆發了震天動地的槍炮聲。敵五十二師師長李明被打蒙了,急忙用1個團作掩護,1個團衝鋒,想向西北奪路突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