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〇八


  東路,由十六分區司令員曾克林等同志率領兩個團和朝鮮義勇軍共四千多人,經過九門口出關,在綏中地區與蘇聯紅軍會師。他們首先解放了山海關,消滅日偽軍一千多人,為兄弟軍區部隊出關打開了一條通路。接著,他們進入錦西地區作戰,消滅了偽滿軍兩個旅,大踏步地進入了錦州。然後,乘坐火車進入了瀋陽。

  中路,由十五分區司令員趙文進等同志率領兩個團共三千多人,經過喜峰口出關,解決了偽滿軍一個旅,在平泉與蘇聯紅軍會師。然後,分別佔領了淩源、赤峰、朝陽地區。

  西路,由十四分區司令員舒行等同志率領一個團另兩個連和挺進支隊共兩千多人,先解放了興隆、圍場兩縣,收降了偽滿軍兩個旅。接著,向承德方向前進,進入承德與蘇聯紅軍會師。

  此外,隨李運昌同志出關的還有三個團和軍區直屬隊共四千多人。

  他們出關後取得了很大成績,到九月底,在兄弟軍區部隊未到之前,就配合蘇聯紅軍解放了遼寧、熱河全省,以及吉林、黑龍江的西部地區,消滅了大量的日偽武裝,接管了這些地區的城市,如山海關、錦州、撫順、鞍山、本溪、瀋陽、營口、通化、開原、四平、齊齊哈爾、白城子、承德、赤峰、朝陽、阜新等地。在這些地區初步建立了人民政權。隨著戰爭形勢的不斷發展,以及開闢東北地區工作的需要,出關部隊迅速進行了補充、擴編,由原來出關時的一萬多人,猛然擴大到十萬人,組成十個步兵旅、兩個炮兵旅和若干獨立團。

  在部隊大量擴編的過程中,他們注意了新成分的質量。這些部隊以冀東子弟兵為骨幹,以出關的老部隊為基礎,新吸收的成分多數是比較好的,其中產業工人和日本從關內抓去的勞工很多。這些人苦大仇深,階級感情純樸,參加部隊以後,經過教育,覺悟提高較快,在老骨幹的帶領下,打過很多勝仗,立了不少戰功。

  由於出關部隊完成任務出色,蘇聯紅軍對他們的態度很好。他們進入瀋陽之初,蘇軍曾經把關東軍的武器倉庫交給他們看管。倉庫裡存放的武器,能裝備幾十萬人。曾克林同志帶領的部隊,從倉庫裡取出一批武器,發給了擴編的部隊使用。

  九月十四日,曾克林同志偕同蘇聯紅軍代表,從瀋陽乘飛機到了延安,向黨中央彙報工作。在他們返回的時候,把派往東北局的負責同志也從延安接到了瀋陽。可是就在曾克林去延安之後,蘇聯紅軍收回了武器倉庫,等他們從延安回來,蘇軍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不僅收回了武器倉庫,也不讓他們住在瀋陽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呢?我在前面已經講過,因為蘇聯和國民黨政府訂立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蔣介石要對東北進行「行政接收」,蘇聯受條約的約束,對我們的態度就發生了變化。

  曾克林同志到延安彙報工作時,講了接收武器倉庫的情況。黨中央聽了這個彙報後,曾經向各解放區發出通知,命令調往東北地區的部隊,把武器裝備留在原地,到東北重新發給武器。可是,當各解放區的部隊陸續到達東北的時候,武器倉庫已被蘇軍收回,哪裡還有武器發給兄弟部隊?此事,使李運昌、曾克林等同志受到很大埋怨,其實,這件事不怪他們。

  那時候,林彪是東北人民自治軍(不久,改稱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他本來瞭解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應該出面說明這一情況,以免兄弟部隊之間產生誤會。可是,林彪不僅沒有這樣做,還散佈輿論,製造隔閡。他到遼西地區以後,專門成立了清查小組,清查了我們出關部隊的倉庫。結果,沒有發現倉庫裡存著武器,也沒有查出丟失武器,才把這件事擱下了。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派國民黨第十三軍、第五十二軍在秦皇島登陸,向山海關進攻。山東軍區師長楊國大同志帶領一個旅,與冀熱遼軍區第十九旅和第二十二旅第六十四團,為了掩護調入東北的部隊出關,以一萬多人的兵力,在山海關一線抗擊著六七萬敵人,作戰延續半個月之久。當時,林彪率領一部分部隊到達了遼寧西部地區,他明知山海關方面作戰吃緊,卻不派兵出援山海關,致使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我軍不得不從山海關撤退。

  敵人佔領山海關以後,又長驅直入進攻錦州,林彪還是不採取積極措施,制止敵人對東北的進犯。他先讓新合編的部隊到前面,節節阻擊,由於這些部隊沒有經過訓練,缺乏作戰經驗,頂不住敵人的猛烈進攻,他又下令放棄了戰略要點錦州。當然,敵人從我軍手中奪去錦州,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這之後,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林彪在阜新召開過一次軍事會議,李運昌同志去參加了。在這次會上林彪決定,不再抗擊北寧線上的敵人。敵人自佔領錦州之後,沒有繼續向瀋陽方向前進,把攻擊方向轉向了熱河地區,以切斷我華北與東北的聯繫。在這次會議開會之前,中央軍委已經發出命令,要林彪配合熱河地區作戰,以阻止敵人向熱河進攻。林彪對這一指示置若罔聞,就在這次軍事會議上說:「我的方針已定,不再改變。要配合熱河作戰,你李運昌去配合吧!」會後,林彪把部隊帶到了西滿地區,根本不執行中央軍委的命令。

  李運昌同志心裡自然很氣憤。一面命令剛成立的黃永勝縱隊,在朝陽一帶阻擊敵人;一面電告在晉察冀東線指揮作戰的肖克同志,讓他迅速做好保衛熱河的準備。然而,黃永勝沒有執行這個命令,帶著部隊跑到了赤峰地區。這樣,在停戰令生效之前,敵人還是佔領了熱河地區的重鎮平泉,給我軍爾後的作戰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李運昌同志返回熱河的時候,只帶回三個步兵旅和一個野炮團,其餘的老部隊和擴編的部隊,大約共有五萬多人,全部交給了東北民主聯軍。

  以上,李運昌同志講的這許多情況,有的我知道,有的不知道,但對大力支援東北這一點,我們在思想上一直是十分明確的。

  支援東北的第二次大的行動是一九四六年十月。當時我們主動向中央建議,把冀熱察與冀熱遼軍區劃歸了東北軍區。一九四五年底起,晉察冀第二野戰軍,統率五個縱隊活動在冀熱遼、察哈爾東北部和冀東廣大地區,曾多次進行過攻城破路的戰鬥,吸引和箝制了大量敵人,直接支援了東北的鬥爭。以後由於進行大同戰役,肖克、羅瑞卿同志回到了張家口,即由程子華、李運昌同志率領部隊在這一地區繼續堅持鬥爭。這些鬥爭,目的一直是很明確的,既是為了保持我東北與華北的聯繫,也是為了支援東北。

  一九四六年八月到十月,敵人先後侵佔我承德、張家口等地之後,冀熱察與冀熱遼軍區在地理上與我們的聯繫實際上已被隔斷。當時我認為,他們背靠東北更為有利,於是就把段蘇權、劉道生同志領導的冀熱察軍區合併到冀熱遼軍區,成立冀察熱遼軍區。而後建議中央將該地區劃歸東北軍區,經中央批准後歸了東北。程子華、李運昌同志也是這個時候一起去了東北的。

  支援東北第三次大的行動,是一九四七年。當時,為了支援東北的夏季攻勢,我們在冀東組成了詹才芳縱隊,由詹才芳、李中權同志率領開赴東北。這次,我們還主動建議中央把整個冀東地區劃歸了東北。冀東範圍比較大,也比較富,人力、財力、物力基礎都相當雄厚。

  此外,我們還先後派了可組成二十五個團的幹部和一些部隊去了東北,象冀中有三個團就是由沙克和周仁傑同志分別率領去了東北的。

  前面說的先後劃歸東北的晉察冀部隊就有第八、第九、第十一三個縱隊和六個獨立旅,總兵力共有十幾萬人。此外,還有十四個軍分區的地方武裝。

  我們支援東北,主要是為了貫徹中央的戰略意圖。我當時是這樣考慮的:晉察冀是老根據地,基礎好,區域大,人口多,不愁沒有發展的餘地,比如說我們可以向南發展。而東北地區則正在初創,各方面的基礎都比較薄弱,又是中央確定要首先奪取的地區。如果我們党佔有了東北,進行解放戰爭就有了可靠的基地,這對全域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我們主動向中央建議,把晉察冀的大片地區和眾多部隊劃歸了東北,這些都得到了中央的贊同。

  據後來楊成武同志告訴我,進行平津戰役時,羅榮桓同志在前線指揮部曾向楊得志、羅瑞卿、楊成武等同志說,支援東北,華北出了很大的力。沒有華北的支援,東北要取得這樣大的勝利是不可能的。一是你們出了很多部隊到東北參戰,二是你們拖住了華北的敵人,不使他們出關。羅榮桓同志的話是很公正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