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聶榮臻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二八


  開進途中,要路過一些地主的土圍子。打這些土圍子是件麻煩事。他們一般以幾十或幾百人的兵力憑險據守,築有比較堅固的工事,我們兵力多了用不上,兵力少了不容易打下來。六月十三日,一軍團到達閩贛邊的大禾,就遇到這樣的一座土圍子。這個土圍子我先去偵察過,遭冷槍襲擊,一發子彈打來,擦耳而過。本來我已決定放棄偵察,繞道通過。王良同志不知道,又去偵察,結果被冷槍擊中,折了我們一員好將。王良同志是個很好的同志,四川人,一九二七年參加秋收起義,一貫作戰勇敢,待人熱情誠懇,對他的犧牲,我們大家都感到非常痛惜。王良同志犧牲後,只得由周昆接任四軍軍長,這是開進途中的一個波折。

  六月下旬,我們到達贛南天心等地。東路軍的番號取消了,受方面軍直接指揮。因為此時我軍又已恢復一方面軍建制,朱德同志兼方面軍總司令,王稼祥同志兼方面軍政治部主任,毛澤東同志隨軍行動,南雄水口戰役就是由他們幾位指揮的。我們在贛南接到方面軍命令,指出粵敵共十二個團,分別竊據贛南的贛州、南康、大餘、上猶、揚眉寺、信豐等地,另外在廣東南雄及其附近有六個團,統歸第一軍軍長余漢謀指揮。在贛州北有蔣介石的五個師,在湘南有何鍵的兩個師。我們一、五軍團和獨立三師的任務是,由信豐南部直取南雄,如南雄得手,我軍就可威脅韶關甚至廣州,估計各路粵敵必將回援南雄,我一、三、五軍團、十二軍及獨立第三、第六師分別協同配合,相機在運動中于南雄附近給餘漢謀以最大的打擊。無疑,這個命令對敵情的判斷和下達的決心都是正確的。接命令後,我一、五軍團不顧天氣炎熱、長途行軍的極度疲勞,即急行軍經信豐南部渡過桃江,六月底七月初先後到達廣東烏逕地區。

  先是我三軍團在池江與粵敵四個因遭遇,經過激戰,敵退守大餘。方面軍判斷退守大餘的這股敵人可能要退南雄,命令一、五軍團開向梅關、中站一線,準備與三軍團配合,將大餘出來的敵人包圍在中站附近而殲滅之。七月初,我們一軍團擊潰梅關守敵一個團,控制了梅關要隘,首先完成了南面的部署。後來三軍團圍攻大余,大餘的敵人憑險固守不動。但三軍團卻誤報大余守敵已經向仁化逃跑,方面軍當即命令五軍團迅速直插南雄以南,防止南雄的敵人向南逃跑。當方面軍知道大餘的敵人沒有動,而粵敵第四師卻離開信豐到達九渡水,正向南雄撤退,又命令五軍團迅速返回湖口待命。

  七月七日,粵敵第四師到達烏逕。這時陳濟棠命令他的獨立第三、第五師到達南維增援,並以一部向我中站方向出擊,當天到達新逕附近。方面軍命令林彪和我統一指揮一、三軍團和十二軍,準備殲滅南雄出犯之敵,命令五軍團和獨立第三、第六師負責殲滅第四師。

  八日淩晨,五軍團在向烏逕開進中發現第四師由湞水南岸向南雄逃竄,即改變行軍方向。向水口堵擊,當天下午在水口以東的蒻前過村,隔河與敵打響。五軍團以十三軍在正面攻擊,以三軍由左翼渡河繞到敵後,很快擊潰敵人兩個團,敵當晚退守水口圩及附近高地。我五軍團誤報水口之敵已經向南雄逃跑,致使方面軍改變了原先一度決定的由我一軍團和十二軍增援水口的計劃,而沒有趕往水口。九日,餘漢謀一面命第四師固守待援,一面命獨立第三師和獨二旅緊急由南雄馳援水口。九日中午南雄援敵與第四師會合,即以優勢兵力向我猛撲,我五軍團錯把九個團的敵人當成三個團打,雙方激烈拼殺,我軍傷亡很大,五軍團處於困境,好在陳毅同志領導的江西獨立第三、第六師及時趕到,才穩住戰局。

  七月九日下午,我們接到方面軍命令,要一軍團與十二軍緊急開向水口增援五軍團,十日拂曉我軍到達水口戰場,即會合五軍團和獨立第三、第六師向敵人勇猛衝殺,雙方激戰在水口周圍,偵水河畔。我軍打得很英勇,許多同志手持大刀與敵人肉搏,一時戰場殺聲震天,使敵人受到重創。但終因三軍團未能趕到,敵我兵力基本相當,經幾個小時戰鬥,只將敵人擊潰,敵逃回南雄。粵敵經過這次教訓,全部退出贛南根據地,以後很長時間未敢輕舉妄動,使我贛南根據地得以安定了一段時間,這對於我們爾後的北線作戰是很有利的。

  三軍團趕到水口時,我見到了彭德懷同志。他告訴我,一、三軍團分兵以後,他們在湘贛邊擴軍四十個營,我們可以放手打,兵員不成問題。

  水口戰役是著名的惡仗。雙方傷亡之大,戰場景象之慘烈,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所罕見。屍橫遍野,對於這次戰鬥來說,並不是過甚其詞。有的部隊白天打仗,夜間還要在該地露營,許多同志疲勞過甚,倒頭便睡,第二天拂曉才發現是和屍體露宿在一起了。有的同志夜間口渴,摸到河溝去喝水,有一股血腥味,第二天拂曉一看,河溝裡的水泛著紅色。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毛澤東同志在寫《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時,對水口戰役作了總結。他說,水口圩這一仗「吃了兵力不集中的虧」。當時兵力擺得並不少,也是想集中起來殲滅敵人,但是由於部隊一再誤報敵情,領導決心一再變更,自己亂了步驟,兵力並沒有真正集中起來。以致打成了同敵人拼消耗的戰鬥。這次總共擊潰陳濟棠二十個團,「本來一般算作勝仗,而且還算作大勝仗的」。卻同時「在某種意義上簡直還可以說它是敗仗。因為沒有繳獲或繳獲不超過消耗」,「我們歷來就不歡迎這種勝仗」。

  水口戰役以後,我一軍團在南雄以東的粵贛邊一面休整,一面打土豪籌款,待命行動。以後奉命北上,我們自七月下旬即逐步北移,經崇仙、安西、古陂、信豐、長洛等地,再渡過於都河,於八月上旬到達興國南郊。

  八月初,方面軍在興國附近的竹壩召開軍事會議,接著中央局召開了興國會議,這兩個會議決定,一是紅軍主力北上消滅樂安、宜黃、永豐之敵,二是對紅軍進行整編。在這次整編中,將五軍團的第三軍正式編回一軍團,仍由徐彥剛同志任軍長,朱瑞同志任政委。

  整編剛結束,八月八日中央軍委重新任命毛澤東同志為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同時下達了一、三、五軍團發起樂安、宜黃戰役的命令。樂安、宜黃守敵為孫連仲的第二十七師,師長高樹勳,共六個團,這股敵人離中央根據地最近,又比較弱,因而先消滅二十七師進行樂安、宜黃戰役的決心是完全正確的。

  接到命令後,我們與兄弟部隊隨即北上。因為是在根據地裡行軍,群眾條件好,軍委又命令我各軍團行軍開進要嚴守秘密,封鎖消息,所以八月十五日當我軍到達招攜、東韶一線時,敵人尚未發現我軍行動。

  八月十五日接到朱德總司令、毛澤東總政委簽發的紅一方面軍攻擊樂安的訓令(此時周恩來、王稼祥同志也在方面軍隨軍指揮)。訓令指出,樂安守敵為孫連仲二十七師第八十旅的兩個團,城周圍築有工事,由林彪任攻城總指揮,我為政委,統一指揮攻城作戰行動;五軍團在城南作預備隊,三軍團在東北部警戒宜黃、崇仁之敵。八月十六日解放樂安的戰鬥打響,開始由三軍攻城,未能成功。十七日我們即決定改由四軍為主強攻樂安城,戰鬥淩晨打響,當時樂安城被我軍四面包圍,攻城部隊搭上雲梯,前仆後繼,勇猛衝擊,我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很快突入城中,打開城門,別的部隊由此湧進,到中午就結束戰鬥,二十七師第八十旅(兩個團另一個營)共三千餘人,從旅長、團長直到勤雜人員全部被殲,無一脫逃。攻樂安當天,敵人飛機前來襲擾,被我們擊落一架。當時在中央根據地擊落敵機是件新鮮事,同志們都很高興,這一仗打得真痛快。

  八月二十日,三軍團進攻宜黃之敵二十七師的另兩個旅。八月十八日我們接到方面軍命令,要一軍團配合三軍團攻宜黃。接命令後一軍團除留第十師在樂安打掃戰場,其餘部隊即向宜黃急進,十九日全軍團到達宜黃西北的官倉前至鳳崗圩一線。同一天,方面軍再次命我一軍團在宜黃西北地區,一面佯攻宜黃城北門,吸引部分敵兵力,一面在北部警戒崇仁、撫州之敵的增援,另向龍骨渡方向派出遊擊。我們把佯攻北門的任務交給了三軍。二十日拂曉,宜黃戰鬥打響。當天下雨,宜黃城周圍地形開闊,城外工事較多,三軍團攻擊一天未能奏效。遂改為夜攻。當夜天轉晴,月光如晝,三軍從西北門攻進城內,三軍團也同時攻進西南和東南門。守敵大部被殲,一部分出東北門向龍骨渡逃跑。我三軍奉命追擊,二十二日在龍骨渡又將逃敵千餘人截獲,大部俘虜。這樣,高樹勳的這個師除高本人帶少數人逃走以外,其餘全部被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