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十大前後(6) |
|
十大期間,毛澤東還曾考慮成立一個以老幹部為主的「中央顧問委員會」,但未能實現。事後,周恩來在一次會議上作了說明: 過去,在我們黨內沒有這個制度。主席說他要作「顧問委員會」主席,我們聽了都不同意。主席當時不是開玩笑,是真的要這樣做。他說,但我還是要管的, 不僅「顧」,而且「問」。因大家反對,主席又說:你們 大家都不贊成,我只好還作(中央委員會)主席,鞠躬盡瘁。① 毛澤東關於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的設想,一方面表明他試圖改變黨內的現行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已感覺到自己的病情而對「後事」的某種擔憂。這種擔憂,隨著他本人身體狀況的明顯下降,以及黨和國家政治形勢的複雜局面,變得日益加深,甚至焦慮不安,直接影響到他此後對許多重大問題作出的決策。 中共十大後,因林彪事件而一再推遲召開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問題重新提上工作日程。 這年春天,在周恩來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工作會議上,曾預計同年國慶節前可以召開四屆人大。②十大閉幕不久,周恩來和王洪文向毛澤東彙報了有關四屆人大的籌備事項。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中央政治局於九月中旬舉行會議,商議四屆人大各項準備工作,估計這些工作「需在十月五日前進行完畢」。會後,周恩來在給毛澤東的報告中說:「這些程序如果進行得順利,四屆人大正式會議開五、六天就能解決問題。」③ 十月中旬,周恩來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基本通過」政府工作報告稿。同時,各地、各單位出席四屆人大的代表也陸續「協商選出」,人大會議的主席團和人大常委會的人選也「擬出初步草案」,待提交政治局討論通過。④四屆人大似已召開在即。 可是由於情況的變化,包括四屆人大在內的許多工作又一再推延。 十月二十一日,發生了中共中央委員、公安部部長李震自殺事件。⑤這是建國以來罕見的一起要案。但在當時條件下,李震身亡的原因一時難以查清,北京氣氛緊張。中央政治局連續舉行會議分析案情後,判斷「他殺」的可能性大。經毛澤東批准,中央決定採取若干特殊措施加以防範。⑥ 比這影響更大的是,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這時向周恩來等開始發動猛烈攻擊。 江青等對國家最高權力的窺測由來已久。早在一九六七年,中央文革小組就兩次鼓動、策劃造反派圍困中南海,衝擊國務院,試圖揪鬥那些受到周恩來保護的老幹部。江青一夥甚至公開宣稱:「現在是『新文革』與『舊政府』的鬥爭,要打倒以國務院為首的第三個司令部。」在毛澤東、周恩來的干預下,造反派才被迫撤離,中南海的安全得以維繫。一九七〇年四屆人大籌備工作剛起步,江青又私自召集會議,竭力攻擊、污蔑周恩來,吹噓自己可以掌握國家的全盤領導。林彪集團覆滅後,江青一夥通過黨的十大鞏固並加強了自身勢力,結成「四人幫」,接著就瞅准四屆人大,準備奪取更大的權力。在「四人幫」看來,周恩來是他們奪取國家最高權力的最大障礙。十大召開前後,在他們授意和操縱下,全國報刊上所發表的大量「評法批儒」的文章中,借批判所謂「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把矛頭直指周恩來,並對準其他重要領導人和剛剛恢復工作的廣大老幹部。 「四人幫」的干擾以及突發事件的影響,使正在進行中的四屆人大準備工作又被打斷。 一九七三年的最後一個多月裡,黨內軍內接連發生了兩件事。 一件是:十一月下旬,中央政治局開會批評周恩來和葉劍英。這是由此前在北京舉行的中美會談所引起的。 十一月十日,美國國務卿兼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抵達北京,這是他同年的第二次訪華之行。這以前,基辛格在二月訪華期間,毛澤東會見了他,雙方就世界局勢以及中美、中蘇關係等問題坦率地交換了意見。毛澤東對基辛格說:「我們兩家出於需要,所以就這樣(他把兩隻手握在一起。--引者注)HandinHand。」基辛格說:「我們雙方都面臨同樣的危險,我們可能有時不得不運用不同的方法,但目標相同。」毛澤東說:「這就好。」他又說:「如果有什麼俄國人打中國,我今天對你講,我們的打法是打遊擊,打持久戰。他要去哪裡,就去哪裡,讓他去。」基辛格說:「如果進攻中國,出於我們自己的原因,我們也肯定會反對他們的。⑦」基辛格在十一月再次來華,打算在上次訪華的基礎上,再就中美雙方的戰略意圖、軍事技術合作等具體問題同中方溝通,並達成默契。十二日下午,周恩來陪同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基辛格。會談時,基辛格說:「對於今天世界上主要的危險是誰,我們並無懷疑。」「我們同蘇聯的交道中,沒有什麼你們不知道的東西。你們可以指望將來也會如此。」毛澤東說:「你們跟我們觀點差不多一樣,就是蘇聯要打中國,有這個可能。」基辛格說:「我原來認為,這在理論是可能的。現在我認為,有更大的現實可能性。我已經公開對你們總理和大使講過,我認為他們特別要摧毀你們的核能力。」「正如我多次講過,上次也向主席先生講過的,我們認為,如果出現這種事情,將會對我們大家都產生嚴重後果,所以我們決心加以反對。我們已經決定不允許中國的安全遭到破壞。」毛澤東說:「它那個野心跟它的能力是矛盾的。」基辛格說:「可能是這樣。」接著,毛澤東又談到臺灣問題。他說:「只要你們跟臺灣斷絕外交關係,我們兩國就可能解決外交關係問題,就是說,像日本那樣。」基辛格說:「從我們的觀點來看,我們是要同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我們的困難在於,不能立即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係,這同我們國內形勢有部分關係。」「或者我們還是等待一下,因為從技術角度來看,聯絡處的工作是管用的。」毛澤東說:「可以嘛,就是這樣下去也可以嘛。你們現在還需要臺灣。」基辛格說:「不是需要的問題,是現實可能性的問題。」毛澤東說:「哎,一樣。⑧」美方的曖昧態度,使毛澤東多少感到不快。 毛澤東認為,現在主要是美國深深擔心蘇聯對它的壓力,需要求助於中國,而基辛格談話中著重強調的卻是蘇聯要進攻中國,美國願意給中國以幫助。這也使毛澤東感到不快。他在一個多月後說過:「我向基辛格講了差不多三個小時。其實只有一句話:當心!北極熊要整你——美國!一整太平洋的艦隊,二整歐洲,三整中東。」⑨ 以後幾天裡,周恩來、葉劍英等與基辛格就「共同關心的雙邊問題」舉行多次會談,進一步探討中美兩國在各方面進行合作的可能性。基辛格離京前,周恩來同他進行了最後一次會談。關於戰爭問題,周恩來直言不諱地告訴美方:對中國來說,不能不設想最壞的一種情況,作最壞情況的準備,即在一個時期內孤軍奮鬥,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的作戰思想;即使包括美方在內的幾個方面同時向我們進攻,我們也準備了。針對美方提出的需要繼續商議的有關雙方合作的幾個具體建議,周恩來沒有給予肯定的回答,只是說:「我們還要考慮」,「要報告毛主席,一切由毛主席決定」。⑩ ①周恩來在中央政治局召集的各省、市、自治區和中央黨、政、軍直屬機關負責人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73年8月23日。 ②周恩來就中央政治局會議情況給毛澤東的報告,手稿,1973年3月30日。 ③周恩來就中央政治局會議情況給毛澤東的報告,手稿,1973年9月14日。 ④周恩來就中央政治局會議情況給毛澤東的報告,手稿,1973年10月20日。 ⑤李震於「文化大革命」初期從軍隊系統調到公安部門工作,兼管中央專案審查小組第三辦公室的工作。一九七二年,李因公安系統肅清極左思潮不力並繼續排斥老幹部,受到周恩來的批評。此案後經調查,證實李確系自殺。 ⑥周恩來就處理李震案件問題給毛澤東的報告,手稿,1973年10月27日。此件經毛澤東圈閱。 ⑦毛澤東同基辛格談話記錄,1973年2月17日。 ⑧毛澤東同基辛格談話記錄,19473年11月12日。 ⑨毛澤東接見參加中央軍委會議人員時的談話記錄,1973年12月21日。 ⑩周恩來與基辛格第三次單獨會談記錄,1973年11月14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