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成功地實現贖買政策(8)


  這個決議的主要內容,是對毛澤東兩次座談會講話的進一步概括和闡發。其中關於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對民族資產階級的基本政策的一段十分重要的論述,就是根據毛澤東多次講話精神概括出來,並經毛澤東修改而成的。這就是:「我們對於資產階級,第一是用贖買和國家資本主義的方法,有償地而不是無償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變資產階級的所有制;第二是在改造他們的同時,給予他們以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是不剝奪資產階級的選舉權,並且對於他們中間積極擁護社會主義改造而在這個改造事業中有所貢獻的代表人物給以恰當的政治安排。」

  《決議》特別強調,在改造資本主義企業的過程中,必須採取教育的方法。這充分體現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和平轉變性質。《決議》說,有兩種教育方法。一種是像「五反」那樣的群眾鬥爭的方法,那是一種激烈的、不和資本家協商的方法。而當基本打垮了資產階級的進攻和反抗以後,就有可能採用另一種方法,即通過講演、上課、開座談會、辦學習班以及引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等方法,加強對資本家的教育。毛澤東在這裡加寫和改寫了一段話:「不承認資本家這個階級的絕大多數(90%以上)有用教育方法加以改造的可能,忽視或者否認宣傳教育的方法在改造資本家的問題上的重大意義,這就是不承認中國革命的特殊條件,不承認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強大力量,不承認中國共產黨強大的威信和能力,不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同資產階級結成聯盟和採取國家資本主義作為過渡形式這一根本政策的正確性,這種觀點無疑是完全錯誤的。」

  強調用教育的方法改造資本家,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決議》又指出,改造私營工商業是一個複雜的階級鬥爭,必然會遇到資本家的動搖或反抗。但是,只要採取正確的方針、政策和辦法,就能夠減少他們的動搖或反抗,並能防止黨內右傾的發生。

  《決議》對原定三個五年計劃基本完成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部署,作出重要調整,規定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內,即在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七年,全行業公私合營的爭取達到百分之九十左右;並且準備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內,爭取逐步地使公私合營的企業基本上過渡到國有化。這就是說,完成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時間比原定計劃提前了五年。

  《決議》最後提出要同時防「左」和防右。對這部分,毛澤東增寫了許多重要內容,重點是批評當時在對待民族資產階級問題上的「左」的偏向。指出:「資產階級分子腐蝕我們和我們反對資產階級分子對於我們的腐蝕的鬥爭將是長期的,這個問題不是很快就可以完全解決的。但是在『三反』『五反』以後,黨內在這個問題上明顯的右的偏向已經不是一個主要的偏向,被腐蝕的事件是存在著,但不是很多的。在黨內發生最多的是一種用『左』的形式出現的偏向。」①(①《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8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148一161頁。)

  在毛澤東主持下形成的《中共中央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問題的決議》,總結了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以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新鮮經驗,及時地對即將到來的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高潮提出方針和政策指導,對於統一全黨的認識,保證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比較健康地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召開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問題的會議以後,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開始進入高潮。

  搞一個工商業改造高潮,這是工商界上層代表人物在農業合作化高潮的影響下首先提出來的。一些原來沒有合營的分散落後的私營中小企業,在大企業相繼合營後,在生產和經營上都感到有許多困難,也紛紛要求早些實行合營。最初,毛澤東還「潑了點冷水」。他覺得,農業合作化速度問題已經解決,工商業改造的速度問題也已解決,為穩妥起見,似乎無需再來一個工商業改造高潮,或者說,現在提高潮還不是時候。但是,高潮竟然來了,而且來得那樣迅速和猛烈。這是出乎毛澤東意料的,但他又十分高興。事後,他說過:「公私合營走得很快,這是沒有預料到的。誰料得到?現在又沒有孔明,意料不到那麼快。去年李燭老①(①指李燭塵。)在懷仁堂講高潮,我那個時候還潑了一點冷水。我說,你那樣太厲害,你要求太急了。又對他講,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要有秩序有步驟地來,不要搞亂了。」②(②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6年1月25日。)

  一九五六年一月,北京工商業者首先發起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很快波及全國,各地工商業者天天敲鑼打鼓,放鞭炮,遞申請書,要求批准全行業公私合營。

  一月十五日下午,北京各界二十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集會,冒著凜冽的寒風,熱烈慶祝實現全市工商業全行業公私合營和農業、手工業實現合作化。北京市市長彭真在會上宣佈:「我們的首都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毛澤東以及黨和國家其他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等出席了慶祝集會。在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先後接受北京市工商界、農民、手工業者代表送來的報喜信。接著,二十多萬群眾舉行盛大的遊藝活動。喜慶的群眾在東西長安街一字排開,載歌載舞,鑼鼓震天,狂歡的氣氛籠罩整個北京城。在隨後的幾天裡,全國人民沉浸在歡樂、興奮之中。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高潮,中共中央只得改變原來制定的在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兩年內分期分批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的計劃,採取「先收編,再改組」的辦法,即先批准公私合營,再做行業的生產安排、企業改組、人事安排等工作。

  一九五五年底,毛澤東曾設想,在一九五七年爭取百分之九十的工商業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一九六二年基本完成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然而,只過了一個多月,到一九五六年一月底,全國五十多個資本主義工商業比較集中的大中城市,相繼宣佈實現全市的全行業公私合營。這年年底,全國私營工商業的公私合營基本完成。

  在全國範圍內,這麼快地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也沒有這個思想準備,搞得很被動。後來,毛澤東指出這一點。他說:「前年年底,北京幾天就實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宣佈進入社會主義,本來對這樣的消息就要好好考慮,後來一廣播,各地不顧本身具體條件,一下子都幹起來,就很被動。」①(①毛澤東《同新聞出版界代表的談話》,1957年3月10日。見《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65頁。)

  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以後,國家對原私營工商業者採取發放固定股息的辦法,一般是年息百分之五(略高於當時的銀行利率)。當時宣佈,這種辦法七年不變。到一九六三年,又決定延長三年,直到一九六六年九月停發。中共中央關於分兩步走完成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設想,至此全部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先後以「四馬分肥」和定息的方式,作為和平贖買的代價,付給私營工商業者三十多億元,超過了他們原有的資產總額。

  全行業公私合營和定息制度實行以後,原先的私營企業的生產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一是企業生產資料佔有情況發生了變化。資本家除了領取定息,失去了對生產資料的支配權,原先由資本家佔有的生產資料,全部轉歸國家使用和管理。二是生產地位的變化。資本家不再是企業的統治者,而是以公職人員身份參與企業的生產和管理,開始處於從剝削者到社會主義勞動者的轉變過程中。三是通過定息制度,逐步消滅資本主義剝削。原資本家的定息收入,只取決於股金多少,同企業的盈利情況完全脫鉤。總之,這種公私合營企業,實際上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

  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過程,也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過程。從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等,發展到個別企業公私合營,進而發展成為全行業公私合營,這是中國經濟在恢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國家資本主義是在不斷解決生產中和國民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矛盾而向前發展的。從加工訂貨等到個別企業公私合營是如此,從個別企業合營到全行業合營也是如此。正如陳雲所說的:「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這在目前是合適的,必要的。這並不是哪個人空想出來的,是經濟發展的結果。現在既然按整個行業來安排生產、實行改組,那末,整個行業的公私合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實行全行業的合營,就無法安排生產,也無法進行改組。」①(①陳雲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問題會議上的報告,1955年11月16日。見《陳雲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86頁。)

  一場以改造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為目標的、如此深刻的社會主義革命,在和平和穩定中實現了。在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一九五六年,工農業生產特別是工業生產,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一九五六年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二十八點一,超過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中預定的一九五七年的水平。②(②房維中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大事記》(1949—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182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