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轉入戰略進攻(4) |
|
為了把解放戰爭勝利地進行到底,實現打倒蔣介石的目的,報告總結人民軍隊的作戰經驗,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報告寫道: 「我們的軍事原則是:(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後取大城市。(3)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復多次才能最後地保守或奪取之。(4)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在特殊情況下,則採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軍能夠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這樣,在全體上,我們是劣勢(就數量來說),但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戰役上,我們是絕對的優勢,這就保證了戰役的勝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將在全體上轉變為優勢,直到殲滅一切敵人。(5)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6)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即在短期內不休息地接連打幾仗)的作風。(7)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和城市。(8)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後奪取之。(9)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10)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休整的時間,一般地不要過長,盡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 十大軍事原則的核心是打殲滅戰,「對於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於敵,擊潰其十個師不如殲滅其一個師」。十大軍事原則中的每一條,都貫穿著打殲滅戰的思想。十大軍事原則既是人民解放軍在同國內外敵人長期作戰的經驗中產生的,也是新的戰爭形勢下的產物。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後,面對著一系列新問題:如何將奪取城市與殲敵有生力量相結合,如何使運動戰、陣地戰相結合,如何使作戰和休整相結合,如何使後方補充和取之於敵、取之於當地相結合等。十大軍事原則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後取得的新經驗,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作出明確而完整的論述。它使人民解放軍的作戰指導思想更加系統化,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在新時期的重大發展。 由於解放戰爭在全國範圍內的勝利已經在望,新中國的誕生已為期不遠,中國共產黨需要在全國人民面前鮮明地宣佈新中國的基本經濟綱領。毛澤東在報告中指出:「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這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 這裡包含的最重要的新內容,就是宣佈要沒收蔣、宋、孔、陳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這裡所說的壟斷資本,在中國的通俗名稱叫做官僚資本。中國共產黨在過去很長時間內一直只提到現階段革命的主要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而沒有提出沒收官僚資本的問題。這是當時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第一,這種壟斷資本是在近二十年時間內加速發展起來的,在抗日戰爭期間和日本投降以後達到最高峰。它本身有一個發展過程,而人們對它又有個認識過程。毛澤東在下一年的九月政治局會議上講到過: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民族資本和官僚資本的區別,當時還沒有在我們腦子裡明朗。這個問題到十二月會議時已經明朗了。第二,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是合作的。就是到解放戰爭初期,儘管全面內戰已經爆發,但在明確提出「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的口號前,也不宜把沒收官僚資本列入革命綱領。到十二月會議時,解決這個問題的歷史條件成熟了。 沒收官僚資本,是一項牽動全域、影響深遠的大政策。這個官僚資本已集中價值達一百億至二百億美元的巨大財產,壟斷了全國的經濟命脈。把它收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便使國家經濟在新中國經濟構成中成為領導的成分,能夠有力地推動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方向發展。 對保護民族工商業,毛澤東在這個報告裡也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他寫道: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要消滅的對象,只是封建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只是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而不是一般地消滅資本主義,不是消滅上層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由於中國經濟的落後性,廣大的上層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所代表的資本主義經濟,即使革命在全國勝利以後,在一個長時期內,還是必須允許它們存在;並且按照國民經濟的分工,還需要它們中一切有益於國民經濟的部分有一個發展;它們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報告把這些歸結起來,寫道:「總起來說,新中國的經濟構成是:(1)國營經濟,這是領導的成分;(2)由個體逐步地向著集體方向發展的農業經濟;(3)獨立小工商業者的經濟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資本主義經濟。這些,就是新民主主義的全部國民經濟。而新民主主義國民經濟的指導方針,必須緊緊地追隨著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這個總目標。一切離開這個總目標的方針、政策、辦法,都是錯誤的。」⒅ 毛澤東非常重視這個文件,反復思考,修改了好幾遍。「當把原稿交秘書抄寫時,還書面提出五條要求:不要寫錯字;不要寫草字;不要寫怪字;不要寫別字;不要寫簡字。」⒆ ⒅《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243—1260頁。 ⒆閻長林:《警衛毛澤東紀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206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