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3)


  面對這樣的兩條道路和兩種命運,中國共產黨的選擇和方針是什麼呢?毛澤東堅定不移地回答:「我們應當用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反對另一種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運。」「我們的任務不是別的,就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團結全國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在我們党領導之下,為著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一個光明的新中國,建設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

  第二天,毛澤東向中共七大提交了《論聯合政府》的書面政治報告。這份報告是在廣泛聽取代表意見的基礎上,三月三十一日在六屆七中全會全體會議上討論通過的。

  報告首先分析了國內外形勢,這是黨制定綱領和各項政策的出發點。報告指出:「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對中國人民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如果我們能夠團結全國人民,努力奮鬥,並給以適當的指導,我們就能夠勝利。」毛澤東曾說,報告中雖然沒有明確地講出國際國內「人心向我」的結論,但是寫出了「這股神氣,我們要準備迎接勝利」。

  報告系統地總結了八年抗戰中國共兩黨由於執行兩條不同指導路線而取得的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指出這兩條道路的爭論「是關係著幾萬萬人民生死問題的原則的爭論」。毛澤東說,八年的抗戰考驗了中國共產黨的政策,這次大會應該對此作出結論,作為今後奮鬥的指針。

  報告的中心是闡明中國共產黨解決中國問題的綱領和政策。就綱領來說,同幾年前所寫的《新民主主義論》相比較,兩者相同的地方是:都把黨的綱領區分為最高綱領(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和最低綱領(新民主主義)。當然,《論聯合政府》在這時再次談這個問題也有它的特殊針對性。共產國際解散後,有些人叫嚷要「解散」中國共產黨,也有人提出要中國共產黨改換名稱。毛澤東在六屆七中全會上對這種特殊針對性作了如下的說明:「報告中講共產主義的地方,我刪去過一次又恢復了,不說不好。關於黨名,黨外許多人主張我們改,但改了一定不好,把自己的形象搞壞了,所以報告中索性強調一下共產主義的無限美妙。」「對共產主義提過一下以後,仍著重說明民主革命,指出只有經過民主主義,才能到達社會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天經地義。這就將我們同民粹主義區別開來,民粹主義在中國與我們黨內的影響是很廣大的。」(22)不同的特點是,《論聯合政府》中把一般綱領和具體綱領加以區別,又著重地闡述黨的具體綱領,而《新民主主義論》中主要是講了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一般綱領,沒有去談具體綱領。這反映出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

  對新民主主義的一般綱領,《論聯合政府》比《新民主主義論》有重要發展的是:強調了要允許資本主義在新民主主義社會中得到比較大的發展。而《新民主主義論》在談到這個問題時,重點是放在「節制資本」方面,也就是說: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歸新民主主義共和國國家所有,但並不沒收非獨占性的規模不過大的「其他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並不禁止『不能操縱國民生計』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毛澤東在六屆七中全會上作了這樣的說明:《論聯合政府》「這個報告與《新民主主義論》不同的,是確定了需要資本主義的廣大發展,又以反專制主義為第一」。(23)

  為什麼共產黨人不怕資本主義反而在一定的條件下倡導它的發展呢?《論聯合政府》中回答道:「拿資本主義的某種發展去代替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不但是一個進步,而且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它不但有利於資產階級,同時也有利於無產階級,或者說更有利於無產階級。」(24)他在《論聯合政府》的「工業問題」一節中,本來還有一段專門論述吸收外資的話:「為著發展工業,需要大批資本。從什麼地方來呢?不外兩方面:主要地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積累資本,同時借助於外援。在服從中國法令、有益中國經濟的條件之下,外國投資是我們所歡迎的。對於中國人民與外國人民都有利的事業,是中國在得到一個鞏固的國內和平與國際和平,得到一個徹底的政治改革與土地改革之後,能夠蓬蓬勃勃地發展大規模的輕重工業與近代化的農業。在這個基礎上,外國投資的容納量將是非常廣大的。一個政治上倒退與經濟上貧困的中國,則不但對於中國人民非常不利,對於外國人民也是不利的。」在一九五三年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三卷時,把這段話刪去了。這可能同當時的客觀形勢和毛澤東主觀認識的變化都有關係。

  所謂具體綱領,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發展過程的一定時期內所適用的綱領。《論聯合政府》中共提出了四十條,主要內容是:徹底消滅日本侵略者,不許中途妥協;廢止國民黨一党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爭取人民的自由;實行人民的統一;建立人民的軍隊;實行農村改革(抗日期間實行減租減息);發展民族工業;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團結知識分子;爭取少數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的解放和發展;建立和平、獨立、民主的外交。在這些具體綱領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聯合政府」。報告強調:「一切這些具體綱領,如果沒有一個舉國一致的民主的聯合政府,就不可能順利地在全中國實現。」這也就是「以反專制主義為第一」的意思。報告提出結束國民黨一党專政建立聯合政府的兩個步驟:第一,「目前時期,經過各黨各派和無党無派代表人物的協議,成立臨時的聯合政府」;第二,「將來時期,經過自由的無拘束的選舉,召開國民大會,成立正式的聯合政府」。

  報告說明,這一切最終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於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25)

  毛澤東在書面報告的最後一部分提出了黨的三大作風。那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這三大作風的提出,對自覺地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加強党的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同一天,毛澤東向大會做了口頭報告。他從書面政治報告的內容中提出三個問題,更充分地展開論說。這三個問題是:路線問題;政策方面的幾個問題;黨內的幾個問題。

  關於路線問題,毛澤東指出:七大決定的政治路線應該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我們的路線,我們的綱領,拿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人民大眾最主要的部分是農民,其次是小資產階級,再其次才是別的民主分子。毛澤東強調;忘記了農民,就沒有中國的民主革命,也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就沒有一切革命。「但是作為黨來說,作為領導思想來說,我們和農民要分清界限,不要和農民混同起來。」「我說不要和農民混同,是說要把農民提高一步,提高到無產階級的水平。」「如不相信這一條,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將來我們要搞機械化,要搞集體化,那就是提高他們。」(26)

  關於政策方面的幾個問題,毛澤東再次闡述了他在書面報告中所說的要發展資本主義問題。他說:關於資本主義,「我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肯定的,就是孫中山所說的『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的資本主義」。我們這樣肯定要廣泛地發展資本主義,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他進一步批判了民粹主義的思想,說:「對於這個問題,在我們黨內有些人相當長的時間裡搞不清楚,存在一種民粹派的思想。這種思想,在農民出身的黨員占多數的黨內是會長期存在的。所謂民粹主義,就是要直接由封建經濟發展到社會主義經濟,中間不經過發展資本主義的階段。俄國的民粹派就是這樣。」(27)他指出我們的同志對消滅資本主義急得很,是太急了。他強調:我們不要怕發展資本主義。

  關於黨內的幾個問題,毛澤東一開始就談黨性和個性的問題,批評一些人認為共產黨要消滅個性、只要黨性的錯誤觀點,從哲學的高度闡述了二者的關係:在共產黨內,黨性是普遍性,個性是特殊性,沒有一種普遍性不是建築在特殊性的基礎上的。沒有特殊性哪裡有普遍性?沒有黨員的個性,哪裡有黨性?抹煞各種差別,結果就會取消統一,抹煞特殊性也就沒有統一性。對幹部問題,他指出:因為整風審幹,好像把知識分子壓低了一點,有點不大公平。革命要勝利,沒有知識分子是不可能的。他還提倡黨內要講真話,做到「不偷、不裝、不吹」,每個共產黨員都應當如此。他說:「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們黨的作風就可以更切實了。」

  毛澤東報告的最後說了一段充滿革命激情的鼓舞人心的話:「我們共產黨現在是一個很大的黨,一個二十四年來有了很多經驗的黨,一個準備勝利的黨。我們要在全國勝利,我們有這個志向。全黨要團結起來,為全國人民解放而奮鬥!」(28)

  (22)《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100頁。
  (23)《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100頁。
  (24)《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060頁。
  (25)《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086、1079頁。
  (26)《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120、121、126頁。
  (27)《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120、121、126頁。
  (28)《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158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