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
整風運動(4) |
|
整風學習在党的各級幹部和黨員中普遍進行,是從一九四二年二月毛澤東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作《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和在中央宣傳部幹部會議上作《反對黨八股》的報告後開始的。在報告中,毛澤東全面論述了整風的任務、內容、辦法和意義。 他明確地指出:「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這就是我們的任務。」他說:黨內的主觀主義有兩種,一種是教條主義,一種是經驗主義,「現在在我們黨內還是教條主義更為危險」。這兩種主觀主義,都是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際,怎樣互相聯繫呢?拿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有的放矢』。」「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箭,必須用了去射中國革命之的。這個問題不講明白,我們党的理論水平永遠不會提高,中國革命也永遠不會勝利。」關於宗派主義,毛澤東認為是主觀主義在組織關係上的一種表現。他要求正確處理黨內的各種相互關係,以達到隊伍整齊、步調一致的目的;同時也要消滅黨外關係上的宗派主義,「其理由就是:單是團結全黨同志還不能戰勝敵人,必須團結全國人民才能戰勝敵人」。他著重地說:「對於一切願意同我們合作以及可能同我們合作的人,我們只有同他們合作的義務,絕無排斥他們的權利。」關於黨八股,毛澤東認為它是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宣傳工具或表現形式。如果不把黨八股除去,那末,生動活潑的革命精神就不能啟發,拿不正確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惡習就不能肅清,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就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和發展。他說:「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這三種東西,都是反馬克思主義的,都不是無產階級所需要的」。「這些東西在我們黨內,是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反映。」 關於整風的意義,毛澤東強調:「只要我們党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黨外有這種不良風氣的人,只要他們是善良的,就會跟我們學,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就會影響全民族。只要我們共產黨的隊伍是整齊的,步調是一致的,兵是精兵,武器是好武器,那末,任何強大的敵人都是能被我們打倒的。」 關於整風的方針和方法,毛澤東提出八個大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作為整風的宗旨。具體講就是:「對以前的錯誤一定要揭發,不講情面,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後來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但是我們揭發錯誤、批判缺點的目的,好像醫生治病一樣,完全是為了救人,而不是為了把人整死」(23)。「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這八個字成為黨內對待犯錯誤的同志採取的正確方針。它的方法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作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毛澤東說:「這個工作決不是痛快一時,亂打一頓,所能奏效的。對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決不能採用魯莽的態度」。他強調要好好地說理,說這個工作「做起來必須得當,就是說,要好好地說理。如果說理說得好,說得恰當,那是會有效力的」。 黨內的普遍整風從延安開始,有一萬多名幹部參加。 當時,毛澤東的兩篇報告發表後,在延安「好像巨石擊水,引起強烈反響」,許多人開始從新的角度,新的高度來審視問題。但是,也有一些人,主要是抗戰爆發後來到延安的知識分子和新黨員還沒有能夠理解毛澤東發動這場運動的深刻意圖和真正意義。「不少人受到自己經驗的局限,誤以為整風就是整領導。整什麼領導呢?就是整那些直接面對他們的領導。那些高層領導中有什麼東西要整,他們當時是看不清楚的。」(24)這樣,就把人們的注意力從當時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這個根本問題轉移到一大堆枝枝節節的具體問題上去。這種傾向不扭轉,就會改變整風運動的方向。那個時候,許多單位辦起牆報。在牆報上一些人以譏諷謾駡的方式批評延安存在的某些具體現象,吸引了許多讀者。一天晚上,毛澤東到中央研究院用馬燈和火把照明看牆報,認為這樣發展下去,整風學習是不能達到預定目的的。他說:「思想鬥爭有了目標了。」(25) 五月二十八日,毛澤東在中央學習組上談到:整頓三風「就是一個無產階級的思想同小資產階級思想的鬥爭」(26)。他說:這樣大批的新黨員沒有這次思想的改造,將來黨是搞不好的。毛澤東提出,全黨幹部和黨員普遍整風的內容,一是學習中央規定的二十二個文件,一是結合學習檢查自己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在他的推動下,普遍整風在延安很快開展起來。 在整風過程中,延安文藝界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很突出。這些文藝界人士大多是在抗戰爆發後從上海等大城市來到延安的,他們滿懷救國熱情,但對同工農兵結合的思想準備卻很不足。正如周揚所回憶的那樣:「他們沒感覺到是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沒感覺到有一個要熟悉面前這些新對象的問題。他們還是上海時代的思想,覺得工農兵頭腦簡單,所以老是想著要發表東西,要在重慶在全國發表,要和文藝界來往,還是要過那種生活。身在延安,心在上海,心在大城市,這怎麼成呢?你以為這個問題簡單嗎?可不簡單啊。結合,你怎麼結合的了啊,這些人都三四十歲了,有自己的一套,而且有些作家的架子還蠻大的。」(27)在文藝界內部,相互之間也存在一些長期積累下來的爭論、分歧、對立和不團結的現象,包括還存在宗派主義的問題。因此,在普遍整風的初期,毛澤東特別重視解決文藝界的問題。 為了深入瞭解實際情況,毛澤東接觸了許多文藝界的朋友。他花很多時間同蕭軍、歐陽山、草明、艾青、舒群、劉白羽、何其芳、丁玲、羅烽等交換意見,並請他們幫助收集文藝界提出的各種意見。毛澤東深入細緻的作風和真誠坦率的態度,得到了許多文藝界人士的尊重與信賴。當時,性情孤傲的蕭軍因為工作中的矛盾想離開延安。臨行前,他到毛澤東那裡辭行,毛澤東問他究竟是什麼原因要離開?蕭軍回憶說:「我看他那麼誠懇,那麼熱情,就把我遇到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毫無保留地同他談了。他聽了一方面安慰我,承認延安是有某些缺點的,另方面也希望我及時反映,幫助改正。」(28)毛澤東還寫信給蕭軍,坦率地說「延安有無數的壞現象,你對我說的,都值得注意,都應改正」,又關切地提醒他:「同時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絕對地看問題,要有耐心,要注意調理人我關係,要故意地強制地省察自己的弱點,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否則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29)女作家丁玲發表《三八節有感》後,毛澤東誠懇地對她說:「內部批評,一定要估計人家的長處,肯定優點,再談缺點,人家就比較容易接受了。」丁玲深受啟發,她後來說:「這話給我印象很深,我一直記在心上。」(30) (23)《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830—845頁。 (24)鄧力群:《回憶延安整風》,《黨的文獻》,1992年第2期。 (25)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下),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4月版,第483頁。 (26)毛澤東在中央學習組發言記錄,1942年5月28日。 (27)周揚:《與趙浩生談歷史功過》,《延安文藝回憶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36頁。 (28)蕭軍:《難忘的延安》,《延安文藝回憶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13頁。 (29)毛澤東致蕭軍的信,《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74頁。 (30)丁玲:《延安文藝座談會前前後後》,《延安文藝回憶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62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