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奠基西北(1)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到達陝甘,重新有了可以立足的根據地,這是巨大的勝利。國民黨軍隊對中央紅軍的追擊堵截不能不告一段落。但作為一個戰略家,毛澤東清醒地看到,要實現中共中央把大本營在西北奠基的任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十分艱巨的。

  陝甘這塊革命根據地,是三十年代初由劉志丹、謝子長分別在陝北、陝甘邊領導武裝起義後創立的兩塊根據地合併而成的。它包括延長、延川、保安等六座縣城,遊擊區擴展到陝北和隴東的十七個縣。根據地內進行了土地革命,大部分土地已經分配。謝子長犧牲後,這裡的紅二十六軍和紅二十七軍由劉志丹統一指揮。中央紅軍到達這裡前一個多月,原在鄂豫皖地區活動的紅二十五軍,由徐海東、程子華率領到達陝北延川同紅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合。三個軍合編成紅十五軍團,共有兵力四千八百人,徐海東任軍團長,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程子華為政治委員。紅十五軍團成立後,先後殲滅前來進攻的東北軍一個師又四個營,迎接了中央紅軍的到來。

  但是,陝甘根據地當時外部環境和內部狀況都面對著十分嚴峻的形勢。

  從外部環境看,隨著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國民黨當局立刻調集重兵到陝甘蘇區周圍,包括張學良部東北軍、楊虎城部第十七路軍,還有中央軍的胡宗南、關麟征、毛炳文等部,直接用於「圍剿」的兵力達十余萬人。蔣介石親自兼任西北「剿匪」總司令,而以張學良代理總司令職務。國民黨方面的兵力比中央紅軍主力和陝甘紅軍要多好幾倍,並且正在氣勢洶洶地繼續向根據地推進。

  從陝甘根據地內部來說,中央紅軍到達前出現了「左」傾錯誤,新成立的陝甘晉省委九月下旬開始了錯誤的肅反,原陝甘根據地的不少軍政幹部被捕被殺,甚至連劉志丹也被關了起來。很多幹部、群眾非常不滿,使根據地陷入嚴重的危機中。

  這兩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恰當的解決,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在陝甘根據地是無法站住腳跟的,把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十一月三日,在甘泉縣下寺灣,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陝甘晉省委副書記郭洪濤和西北軍委主席聶洪鈞的彙報。毛澤東在這以前已經聽到當地的幹部和群眾說:陝北的肅反有問題。他就提出「刀下留人,停止捕人」,並且說:「我們剛剛到陝北,僅瞭解到一些情況,但我看到人民群眾的政治熱情很高,懂得許多革命道理,陝北紅軍的戰鬥力很強,蘇維埃政權能鞏固地堅持下來,我相信創造這塊根據地的同志是党的好幹部。」①當省委彙報到肅反問題,他立刻要求:停止逮捕、停止審查、停止殺人,一切聽候中央解決。那時,中共中央正忙於戰役準備,先派剛擔任國家保衛局長的王首道等組成工作組,前往陝甘晉省委駐地瓦窯堡調查並糾正肅反中的錯誤。毛澤東還叮囑王首道等說:「殺頭不能像割韭菜那樣,韭菜割了還可以長起來,人頭落地就長不攏了。如果我們殺錯了人,殺了革命的同志,那就是犯罪的行為。大家要切記這一點,要慎重處理。」②

  同一天,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著重討論當前的軍事行動。毛澤東提出:應該在本月內粉碎敵人對陝甘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不能用整個冬天,否則會給敵人構築堡壘的時間。軍隊的編制恢復紅一方面軍,下轄第一軍團(由陝甘支隊改成)和第十五軍團。③會議決定:軍事工作由毛澤東負責;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由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

  會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發佈命令:任命彭德懷為紅一方面軍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全軍共五個師又四個團,一萬多人。

  根據這次政治局會議的決定,中共中央領導人暫分兩路:張聞天、博古、王稼祥、劉少奇等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先到陝甘根據地的後方瓦窯堡;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率紅一方面軍開赴前線,準備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陝甘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

  這時,蔣介石已經知道中央紅軍和陝甘紅軍會師的消息,重新調整了部署,調集東北軍五個師的兵力組織新的進攻:在西邊,以第五十七軍四個師由隴東沿葫蘆河向陝西鄜縣東進;在東邊,由第六十七軍第一一七師沿洛川、鄜縣大道北上,企圖圍殲紅軍於洛河以西、葫蘆河以北地區,摧毀陝甘革命根據地。

  局勢看起來十分危急,毛澤東卻指揮若定。他和周恩來、彭德懷決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戰,先在鄜縣的直羅鎮打一次殲滅戰,消滅沿葫蘆河東進的敵軍一至兩個師,再視情況轉移兵力,各個殲敵以打破這次「圍剿」。十一月十八日,在直羅鎮以東的東村,毛澤東主持召開西北軍事委員會議,作關於戰略計劃的報告。指出:大量消滅敵人,猛烈擴大紅軍,擴大蘇區,是三位一體的任務。戰略方針是攻勢防禦。建議將紅軍主力集中南線。會議通過毛澤東這個報告,要求兩個軍團分別付諸實施。

  第二天,毛澤東和彭德懷致電第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治委員聶榮臻,指出東北軍第一〇九師明日有到直羅鎮的可能,我軍應準備後日作戰。在發起進攻前,他又要求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的團以上幹部到直羅鎮周圍,察看地形,研究具體作戰部署。

  直羅鎮是一個不過百戶人家的小鎮,三面環山,一條從西而來的大道穿鎮而過,北邊是一條小河。幹部們看過後興奮地說:「這一帶的地形,對我們太有利了!」「敵人進到直羅鎮,真如同鑽進了口袋。」

  二十日下午,東北軍第一〇九師在飛機掩護下孤軍深入,沿葫蘆河進入直羅鎮。當晚,毛澤東下達命令,按原定部署,紅一軍團從北向南,紅十五軍團從南向北,在拂曉前包圍直羅鎮。毛澤東的指揮所設在距直羅鎮不遠的一個山坡上。戰鬥打響前,他在下達作戰命令時斬釘截鐵地說:「這個仗,一定要打好!」「我們要的是殲滅戰,不是擊潰戰!」

  二十一日拂曉,紅軍突然從南北山上向直羅鎮猛撲下去。第一〇九師倉促應戰,激戰至下午二時,大部被殲。紅軍在打援中又殲滅援軍第一〇六師的一個團。到二十四日,第一〇九師殘部在突圍中被紅軍全殲。直羅鎮戰役的勝利,打破了國民黨軍隊對陝甘根據地的「圍剿」,用毛澤東的話來說:是「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在紅一方面軍營以上幹部大會上,作了《直羅戰役同目前的形勢與任務》的報告。他指出取得這次戰役勝利的原因是:「一、兩個軍團的會合與團結(這是基本的)。二、戰略與戰役樞紐的抓住(葫蘆河與直羅鎮)。三、戰鬥準備的充足。四、群眾與我們一致。」④報告還提出,在新形勢下,對待俘虜軍官採取一律不殺和優待釋放做法,既搞下層統一戰線也搞上層統一戰線。這是針對過去「左」傾教條主義領導人主張只搞下層統一戰線、不搞上層統一戰線來說的。

  會後,毛澤東會見徐海東。先同他談了當前敵人動向和我們將採取的對策,然後詢問部隊傷亡和傷員安置的情況,要他好好組織部隊休息,讓戰士們都洗洗腳。當聽他講到在鄂豫皖根據地搞的肅反中還有三百多「反革命嫌疑犯」沒有作結論時說:這些同志都跟著長征一路過來,吃了許多苦,為什麼還當作反革命?要立刻給他們摘掉嫌疑犯的帽子,黨員恢復黨籍,團員恢復團籍,幹部要分配工作,還要徐海東親自去解釋,安慰他們。徐海東回憶道:

  「我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向三百多個被冤枉的同志宣佈了恢復他們的黨團關係。三百多個同志全哭了,我也流了淚。從這件事,我又一次感受到,毛主席是最實事求是的。那些同志如果不是毛主席,不知還要被冤枉多久呢!」⑤

  毛澤東在前線緊張地指揮作戰的同時,十分關心剛到後方瓦窯堡的中共中央機關的工作。當張聞天來電向他徵詢改變對富農政策的意見時,他複電表示基本同意,同時也提出,當鬥爭發展,貧農、中農要求平分富農土地時,党應贊助這一要求。富農可與貧農、中農分得同等土地。過去分壞田的原則是不對的,但富農土地完全不動的原則,在蘇區尤其在南方蘇區也是不對的。在土地問題上,對富農策略同中農應該有一點區別。⑥

  ① 《王首道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166頁。
  ② 《王首道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167頁。
  ③ 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5年11月3日。
  ④ 毛澤東在紅一方面軍營一級以上幹部大會上的報告記錄,1935年11月30日。
  ⑤ 徐海東:《生平自述》,三聯書店1982年12月版,第47、48頁。
  ⑥ 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給張聞天的電報,1935年12月1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