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毛澤東傳 | 上頁 下頁
九七


  在他1919年受到過冷遇的可愛的北大校園裡,簡陋的土高爐並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有效手段,所產的鋼鐵質量都很差。熱情的學生把廚用器具塞進高爐。生鐵錠出來了,然後又把它們製成菜刀和勺子,還原為廚房用品。

  「大躍進」的整個思想諷刺意味十足,它是一位知識分子試圖改造外部世界的典型的事例,這股改造世界的動力只是他一時頭腦發熱產生的幻想。

  毛澤東在「大躍進」鬆勁之後的一次會議上沉思道:「即使失敗了,也算不得什麼。我們重新建設。最壞的事情莫過於全世界都笑話它。」

  他的坦率仍然摻和在挑戰中:「如果你不願意跟我堅持到底,我就自己幹下去,直到把我開除出黨。即使那樣,我也要到馬克思那裡去告狀。」

  在1959年的壓力之下,毛澤東退到了山區。在他辭去國家主席之後剛剛幾個星期,赫魯曉夫撕破蘇中核武器協定之後的日子裡,也是他將與一位重要同事發生嚴重決裂的前夜。他選擇了湖南。

  32年過後,毛澤東第一次回到了韶山。他去看了在1927年慘敗以後被沒收的自家農舍。毛澤東雕塑般的站在他父母的遺像毛澤東用松枝向雙親蔽上一份敬意。

  「如果是現在,他們(患這樣的病)就不會死了。」他小聲地說了好久,又仿佛在想著自己的年齡和中國在醫療保健方面所取得的進步。66歲的毛澤東接著說:「那個時候醫療條件太差了,儘管他們年紀不大,但還是死了。」(他父親52歲時死於傷寒;母親在同樣年紀死於淋巴腺炎。)

  毛澤東去祭了雙親的墓。在1927年間的國民黨的恐怖時期,墳墓被掘開以示侮辱,最近幾年被修葺一新——現在中國的這種土葬傳統已改成火葬。

  有人遞給他一束松枝,他靜默地接在手中,把它插在墓前,說:「前人辛苦,後人幸福。」然後,他朝著墓碑深深地鞠了一躬。

  離開墳墓,毛澤東沿著小山漫步到毛氏宗祠。他止下步來,面露疑色,尋找著什麼。是菩薩神完不在了。他母親過去常常在神完面前燒香,在毛澤東生病時她讓自己的兒子吃香灰。這是因為意外的「大躍進」,磚頭用做後院的煉鋼高爐,木頭當作燃料。

  「多麼可惜,」毛澤東對他的隨從說,「應該留下的。沒有錢求醫,貧苦農民還要來求神許願,吃香灰。神完能給他們精神作用,給他們希望。人們需要這類幫助和鼓勵。

  入夜,毛澤東獨自坐在油燈旁,就像50年前違抗父親時常做的那樣。他寫了一首詩,與他的很多詩詞一樣,是一首舊體詩。在《到韶山》這首詩中,「大躍進」的膽略不會沒有: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像在別的詩裡一樣,毛澤東對正在形成的新社會感到歡欣鼓舞。但在這個嚴峻的時刻,他的勝利感第一次出現了對逝去歲月的懷念。

  《七律·到韶山》手跡的憂鬱痕跡。我想,他不只是詛咒罪惡的過去,還包括他現在的日子。

  「英雄下夕煙」的畫面,使人痛苦地意識到自己在走人生的下坡路。「為有犧牲多壯志」,這引人注目的句子也能說明這一點。不僅僅是壯志——毛澤東自年輕時就喜歡的主題——而且磨難打開了通往新社會的大門。「為有犧牲」是這首詩的情感中樞。

  在韶山陪同毛澤東的,是一位充滿熱情的年輕的地方幹部。

  他像一位樸實的童子軍領隊,當時在毛澤東的家鄉湘潭地委書記的任上。毛澤東看上了他,在與自己的同代人政治局委員們的關係緊張以後,他好像是要尋求抓住一隻年輕人的手。這位湖南的當政者名叫華國鋒,我們在後面還會提到他很多。

  毛澤東找來楊開慧的長兄楊開智,及楊開慧的一位生前好友親切交談。這次談話沒有公開,不過時年38歲的華國鋒陪同了談話。

  匈牙利總理明尼希訪問北京之時毛澤東尚在湖南山鄉,他的日程表上的重要安排是與毛澤東會見。中國方面的禮賓官員告知的毛澤東行蹤的全部消息是,「主席在農村某地對思想觀念和哲學問題進行慎密思考」。這位匈牙利人怒氣頓生,他對自己的隨行助手們說,即使斯大林「這位人間上帝」也沒有毛澤東這麼神秘。

  訪問即將結束的那一天,明尼希這位美食家正在北京烤鴨店進午餐,他被告知毛澤東在等著見他。這位匈牙利人嚼著滿嘴飯菜說:「這位老闆該等幾分鐘,我等他的音訊等得夠久了。」但這不是北京,毛澤東在廬山。

  從劉少奇一方也可看出毛澤東已讓出國家主席一職,這可以從他妻子的談話中略見一斑。有一天,她對孩子們說:『爸爸很忙,他沒有時間休息,毛主席把一些具體的國家事務都交給他了。

  「你們不要打擾他。」風格,明尼希被巧妙地制服了,幾分鐘後他就出現在中南海毛澤東的書房裡。

  在南方的逗留似乎使毛澤東重又增添了活力,他是那樣平和而練達。他指著一提其名便站了起來的劉少奇說:「我們有了一位新主席。」那氣氛看起來是輕鬆愉快的。

  高聳揚子江畔、海拔4000英尺的廬山,風景如畫,涼爽宜人。但是,當毛澤東在1959年7月到廬山去見他的中央委員會的同事時,他知道自己面臨著麻煩。

  毛澤東坐在柳條椅上,凝視群山,目光迷茫,神情不定。在戰鬥開始之前,他賦詩一首。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紀念日,但是這個7月1日他的思緒超越了政治: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籠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1959年7月毛澤東修改的關於廬山會議討論問題的講話提綱。

  毛澤東的心中又湧起永世流芳的念頭。黃鶴是神話傳說中的不死鳥,黃鶴樓在廬山以西不遠,傳說古代有一位仙人就是從這座山旁騎乘黃鶴飛走的。毛澤東以不凡的兩句結束他的《登廬山》一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

  陶淵明是公元4世紀的一名官吏,同毛澤東一樣也是位詩人。年老之前,他辭官歸隱,寫下了充滿烏托邦幻想的《桃花源記》。毛澤東或許是在思考過去的那種樸素單純已不復存在,或許在考慮退休,或許是在思考自己辭去國家主席職務,抑或在思考一種超越任何特定的社會制度的宇宙和諧。

  國防部長彭德懷是一位能幹但有缺點的人。他長相粗魯,無甚學識,亦無風度。他的率直性格早就有所表露。孩提時他一腳踢倒祖母的鴉片煙罐,結果被趕出家門。他的士兵們尊敬他,但他並不像朱德那樣是一位隨和的人。他遲鈍于理解毛澤東的精明所在,常常不能領會毛澤東的巧妙迂回的軍事戰略思想。

  還是在延安時,一天有人問彭德懷:「你在讀誰的書?」「他寫的。」正在看毛澤東的《論持久戰》草稿的彭德懷回答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