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李志民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第九章 保衛抗戰勝利果實(1)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我冀中軍區部隊奉命向天津進發,根據波茨坦公告的原則,去收繳日、偽軍的武器。由於蔣介石指令日、偽軍拒絕向我軍投降,並收編各地偽軍為先遣軍「維持治安」,今日軍向我「收復失地」,實行日、偽、頑合流,我雖一度攻入天津市,但遭到日、偽軍的頑抗。鑒於當時的形勢,中央改變原定戰略,令我冀中軍區部隊暫時撤出天津,回師冀中。我軍回師後,連克冀中十三座縣城,全部肅清了根據地內的日、偽軍,將敵人完全壓縮在大城市和交通要道,鞏固和擴大了解放區。

  這時,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從陸地和空中、海上向我解放區大舉進攻,搶奪我軍八年浴血抗戰從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解放出來的解放區。八、九月間,蔣介石急不可耐地調兵遣將,將國民黨第九十四軍由上海空運至北平,轉進到天津及津浦鐵路北段和北甯路天津、唐山間;同時由上海、武漢兩地空運第九十二軍至北平及平古鐵路沿線;第十二、第五十二軍於十一月海運到秦皇島登陸後,在美軍配合下侵佔我山海關與北戴河車站;原包圍我陝甘寧邊區的兩個軍經同蒲、正太路轉平漢鐵路,其第十六軍進佔北平以北之昌平、南口地區,第三軍的兩個師進佔石家莊、正定地區。

  在抗戰期間與日寇勾結的第二戰區閻錫山部迅速搶佔了太原後,以第十九軍等十三個師向我上黨地區進犯,並以騎兵第一軍第四師沿同蒲路進佔大同及其周圍地區;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第三十、第四十軍和新編第八軍沿平漢鐵路北進;特別是第十二戰區傅作義部從五原、臨河地區沿平綏路東進,聯合偽蒙軍奪占我歸綏(今呼和浩特),繼在大同日、偽軍配合下侵陷我綏南、綏東廣大地區,其東北挺進軍騎兵第五師則進佔張家口以西之柴溝堡、渡口堡,矛頭直指我已解放的戰略要地張家口,對我晉察冀解放區造成更大威脅。

  國民黨軍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就是企圖搶佔華北各主要城市及交通要道作為立足點,打開進入東北的通道,占我熱察綏廣大地區,分割我華北解放區,切斷我區與東北地區的聯繫,以實現其首先搶佔我各解放區內戰略要點和搶佔東北的野心。

  這時,在蔣介石北平行轅的統一指揮下,第十一、第十二戰區和第二戰區的部隊,連同他們收編的偽軍在內,總兵力達四十三萬四千人,對我以張家口為中心的熱、察兩省戰略基地形成夾擊的態勢。而我晉察冀軍區部隊連同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從晉冀魯豫調來的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所轄的三個旅,共計只有九個野戰縱隊,二十六個旅,七十九個團,二十一萬五千三百一十人;加上各軍區的地方軍十萬零四千七百二十三人,總計也僅三十二萬零三十三人(此外,還有有組織的民兵九十余萬人,但尚待訓練提高)。所以,從總體上看,敵我雙方從數量到武器裝備上,敵人都佔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打擊向張家口進攻的國民黨傅作義部,以保障察哈爾全境、綏遠大部、山西北部及河北一部,使之成為以張家口為中心的基本戰略根據地之一,實現黨中央「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晉察冀軍區決定於一九四五年九月初組建冀中野戰縱隊,由楊成武任司令員,我任政治委員,迅速完成從分散的遊擊戰到大兵團運動戰的轉變,以便給妄圖搶奪抗戰勝利果實的蔣介石集團以迎頭痛擊。

  §第一次進軍綏遠

  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日,我冀中縱隊剛組成,就接到中央關於晉察冀和晉綏兩區部隊集中於張家口一帶準備打擊來犯之敵的命令。由於形勢發展迅速,任務急迫,部隊未及整理,未及訓練,即告別了冀中老解放區,在冀中人民的熱情歡送下,越過平漢線,經由滿城,易縣、淶源、西合營、化稍營、宣化,十月初進到了張家口附近的沙城地區待命。

  從整個晉察冀野戰軍來看,冀察縱隊和冀晉縱隊中抗日時期組建的老部隊較多,基礎較強,而我們冀中縱隊基礎較弱,絕大部分是以長時期在冀中平原分散作戰的地區隊為基礎,編入了大量的縣、區遊擊隊。這些部隊雖具有靈活機動打遊擊的特色,但是缺乏大兵團協同作戰的經驗,特別是缺乏攻堅戰的經驗。雖然我們在一九四五年春曾組織過訓練團,有了一些骨幹團,但在很短時間內擴大隊伍,骨幹力量就顯得太不足了。整編後,我們在進軍前和進軍途中,有的部隊才脫下遊擊隊時所穿的雜色便衣,換上了軍裝,補充了一些輕重機槍和迫擊炮,調整了步槍的口徑,增強了火力,初步改變了面貌。

  部隊整編後不久,我們就接受千里進軍的任務。大部分子弟兵是有一定覺悟基礎的。他們為蔣介石挑動內戰的罪惡行徑所激怒,邊行軍邊激憤地唱道:

  「誰種的莊稼誰收割,誰種的果木誰得果,我們流血抗戰八年多,勝利的果實誰也不能奪!」表達了大家保衛勝利果實的堅定信心和決心。可是,抗戰時期曾有一支歌子唱道:「打敗鬼子回老家!」這時,鬼子打敗了,抗戰勝利了,本想可以回家安居樂業,而蔣介石卻挑起內戰,回不了家了,因而不少人產生了思念家鄉的思想;同時,過去部隊都在冀中地區活動,現在要到張家口,要到綏遠,要出關出塞,地域觀念就來了;加之冀中是平原地區,往西往北要走山路,怕爬山怕吃苦的思想也產生了。

  針對部隊這種思想情況,我們在進軍途中,便邊走邊教育,邊走邊整頓思想、作風,通過群眾自我教育的方式,批判家庭、地域觀念和遊擊習氣,樹立不怕遠征、不怕進山、不怕吃苦的思想,同時通過調整組織,培養充實骨幹,建立各種制度,使部隊逐漸鞏固起來。

  我冀中縱隊(欠第十二旅)由冀中經過千里跋涉,於十月初進到張家口附近待命。這時,集結在這一地區的參戰部隊共十四個旅、三十一個團,計五萬三千餘人。而國民黨傅作義部總兵力共九萬七千餘人,其中集結于集甯、卓資山、豐鎮地區的傅部主力約四萬七千人,其餘主力則集結于平綏鐵路沿線,以騎兵部隊配置外圍以求機動。

  根據軍委指示,這次綏遠戰役由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和晉綏軍區賀龍司令員統一指揮。十月十二日,我冀中縱隊奉命由張家口乘火車運送到柴溝堡,爾後集結于新平堡。在軍區統一部署下,十月十八日晨,我縱隊以奔襲手段向張皋鎮、三水嶺的敵人攻擊。張皋鎮敵新編騎兵第四師和三水嶺敵暫編騎兵第六師先機後退,十九日我佔領張皋鎮和三水嶺。

  這時,冀察縱隊包圍隆盛莊,我縱隊即以主力直插隆盛莊北面和西北面,以配合冀察縱隊殲滅隆盛莊之敵;並以第十三旅第三十九團協同攻擊隆盛莊。二十日中午,冀察縱隊殲敵新編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一團一個營和新編騎兵第四師一個連,敵主力突圍西竄,我第三十九團二營于保莊截殲敵一部,余敵向紅沙壩方向逃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