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李志民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第八章 打敗日本侵略者(2) |
|
當時我有兩點感慨,一是敵人無論怎樣嚴密封鎖,挖溝、壘牆、築堡壘,日夜出動鐵甲車巡邏,什麼辦法都想了,但封鎖不住英雄的軍隊,英雄的人民;二是為了通過這條封鎖線,多少英雄兒女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我由衷地懷念他們,敬仰他們!我暗下決心,這次通過封鎖線,一定要動員冀中千百萬群眾,把這些保壘、溝牆、封鎖線統統蕩平! 怎樣重建冀中軍區?當時軍區機關相當精幹,軍區政治部只有二三十人,王奇才任付主任,下設組織部、宣傳部、保衛部和敵工部(與地方黨委敵工部門合在一起辦公),各部只有一個部員(以後改稱部長)和幾個幹事,此外,直屬隊還有前線報社和劇團。政治部的幹部由這三個方面的人員組成:一是從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抽調的;二是「五一」大「掃蕩」後從冀中撤回軍區的一些幹部,他們到軍區教導團學習,這次從教導團抽調出來,回冀中工作;三是從路西的第一、四分區抽調的幹部。 路西的幹部對冀中的情況不熟悉,而原冀中的幹部離開冀中已兩年多,冀中的情況變化了,他們還需再熟悉。所以,我們認為不必急於搭機關架子,發號施令,而要從調查研究入手,把機關人員陸續分散過封鎖線,先分頭到各分區去,花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深入部隊,與部隊一起活動,瞭解各部隊的思想狀況和鬥爭情況,熟悉幹部,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再集中起來,總結交流情況和經驗,開展機關工作。 當時他們彙報六分區開展對敵鬥爭及統戰工作比較好,該分區第三十一區隊一一個大隊與「統戰軍」合編,重新組成第四十區隊,擴大了隊伍,我認為應該去看一看,摸摸經驗,就先到六分區去了。果然,通過一段時間瞭解,發現這個分區的工作很扎實,陸平、魏震同志工作有能力,不久,我就建議把他們調到軍區工作。 一九四五年春節前,分散到各分區的幹部陸續集中到軍區駐地——肅寧縣城南邊的張崗村。這時,楊成武、林鐵、羅玉川等領導同志已經到達,大家歷經許多艱險後會師,感到特別興奮,各自述說了自己過封鎖線的「歷險記」,真給春節增添了幾分樂趣。這段時間,我抓緊組織到各分區的幹部彙報工作,他們同部隊幹部、戰士和民兵、群眾,戰鬥、生活在一起,瞭解了許多情況,彙報起來有血有肉,很少空談,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提出的問題很切合實際,再經大家討論,綜合分析研究後,隨即以政治部或我個人的名義給這個分區寫信,表揚他們的成績,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收效比較好。 有的分區的地方區隊、武工隊仗打得不錯,但發動群眾不夠,幹部之間團結不好;有的分區連續打了幾個勝仗,俘獲也多,但敵軍工作開展得不夠好,我們都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彙報中大家聽到了自「五一」反「掃蕩」以來冀中軍民許多鬥爭事蹟,瞭解敵人殘暴的罪行與冀中軍民英勇鬥爭的精神,進一步增強了恢復與發展冀中軍區的鬥爭決心和信心。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地是出主意、用於部兩件事。」(《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一九六四年四月版——下同)第492、493頁)我們要恢復和發展冀中軍區,必須壯大我們的力量,這就需要大批的幹部,因此,正確對待幹部,大膽使用幹部,發揮幹部的作用是個關鍵。 敵人一九四二年「五一大掃蕩」,來得兇猛,突然,手段十分殘酷。開始時,冀中軍區對敵人「掃蕩」的規模估計不足,在敵人瘋狂進攻下,有的部隊被沖散,一些幹部來不及轉移,本地人便分散回家隱蔽,外地人則就地「堅壁」;還有一些幹部同群眾一起被敵人抓走,押送到東北當勞工,後來,陸續有人逃離虎口,有的逃回路西根據地,進教導團學習;有的逃出來後回了家。 這些被沖散的幹部大多數立場堅定,同當地群眾一起運用各種辦法與敵人鬥爭,但也有些同志一時看不清形勢,消極悲觀。黨中央和晉察冀軍區在恢復與發展冀中軍區的指示中,對待這些幹部有一條原則:即在冀中這種特殊情況下,分散回家的幹部,除個別投敵叛變者外,應儘量爭取他們回到革命隊伍中來。 自一九四四年六月,我冀中地方武裝開始廣泛發動對敵攻勢,結合保衛麥收,打開了鬥爭的新局面之後,分散隱蔽的幹部、戰士就陸續歸隊,待他們聽到恢復冀中軍區的消息後,更有大批的幹部、戰士自動歸隊;有的不僅自己歸隊,還動員了一些青年一起參軍。可是,也有一些幹部思想還有顧慮,或不好意思歸隊,我們就派人去動員他們回來,耐心地撫慰他們,按黨的政策正確對待他們。 當時有一個姓齊的特派員,敵人「五一大掃蕩」時部隊被沖散,他躲回了家,建立軍區後,經考察沒有發現他有什麼變節行為,但他自己不好意思歸隊,我們就派人到他家去請他回來,仍當特派員,此後經過歷次戰鬥考驗都表現不錯,建國後曾任我總部機關的二級部長。 為了表彰在「五一」反「掃蕩」後堅持冀中敵後鬥爭的幹部、戰士,以發揚「艱苦奮鬥,英勇犧牲」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我提出建議,經冀中區黨委和軍區黨委批准,以冀中區黨委和冀中軍區的名義頒發了「五一獎章」。獎給堅持敵後鬥爭的廣大幹部、戰士和民兵、群眾。獎章分一、二兩等,根據受獎人堅持鬥爭時間的長短及功績的大小,按職權範圍各級組織負責審議、評定。雖然當時物質條件差,獎章是利用鋼板壓模製成的,園形獎章中央只有一個戰士浮雕頭像,但也顯得十分威武,莊嚴;加之各地區、分區都召開了熱烈、隆重的授獎大會,宣揚英雄模範事蹟,受獎的同志都感到光榮和自豪,更積極地投入了新的鬥爭。 歸隊的人員中,情況各異,有些被捕、離隊的同志經歷比較複雜,我們各級黨委和政治機關根據中央和晉察冀軍區的指示,一方面嚴肅認真地弄清情況,一方面實事求是地正確對待,照顧到當時鬥爭的殘酷環境,對於一時消極的同志,不要看作變節或背叛革命,應多團結一些同志,讓他們在今後鬥爭中繼續考驗、鍛煉;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模糊敵我界線,對於證據確鑿,確有叛變罪行的,也應嚴厲懲辦。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