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李志民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第七章 衝破黎明前的黑暗(1) |
|
一九四三年春,日本侵略軍為了改變它在太平洋戰場上不利的態勢,急欲穩定其「後方」,以便從華北戰場抽調更多的兵力、攫取更多的物資以支持它侵略南洋群島的戰爭,不斷加緊對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和「蠶食」。 我晉察冀抗日軍民在經歷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二年兩年的艱苦鬥爭後,雖然民兵發展到四十萬人,但部隊卻從一九四〇年的十一萬人減少到八萬三千人,根據地的面積也縮小了。而日本侵略軍到一九四三年六月前已增加到九萬人,偽軍增加到十一萬人。他們除了控制城市和交通要道以外,其餘兵力都分散配置在各個據點和碉堡裡;有的碉堡甚至由三兩個日軍監視著十多個偽軍守備。 此時雖然敵軍數量比我軍多,敵強我弱的態勢尚未改變,但敵人的精銳部隊已陸續抽調到太平洋戰場上,新增兵員大多是剛徵召入伍不久的新兵,戰鬥力明顯削弱。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同志在一次會議上針對當時敵我鬥爭的態勢曾形象地指出:「敵人就好象一個人把四肢伸開,放在他所占的一切地方,大聲地喊著,『這些都是我的』,這就大大地減少了機動,只好伸開四肢,到處等著挨打。」 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根據敵我鬥爭已經開始進入恢復和再發展的新階段的情況,發出關於晉察冀邊區新綱領問題給晉察冀分局、北方局的指示中,要求我晉察冀軍民應以廣泛的群眾性的遊擊戰爭,打破敵之「蠶食」、「掃蕩」,達到縮小敵佔區,擴大或保護我區的目的。同時強調,要認真執行精兵簡政政策,以便渡過黎明前的黑暗,克服困難,準備反攻。 §反「掃蕩」鬥爭 一九四三年二月,黨中央、軍委根據當時的鬥爭形勢,為了在相對比較安定的環境下訓練和儲備幹部,準備反攻,也為了減輕晉察冀邊區人民的負擔,決定把抗大二分校隊及所屬陸軍中學、附設中學調往陝甘寧邊區,與抗大總校(綏德)和第七分校(甘肅合水)合併,繼續進行訓練。 抗大二分校和附設中學調走後(陸軍中學因參加秋季反「掃蕩」戰鬥,直至一九四四年才到達綏德,編入抗大總校第二大隊),孫毅校長和我都留在晉察冀軍區工作,我被分配到第一分區擔任副政治委員。因當時實行軍隊、地方一元化領導,同時也參加中共第一地委的領導工作。 當時我因離開部隊到抗大工作六年多,時間比較長,對部隊和地方工作一方面感到新鮮、生動,一方面也感到有些生疏,所以,一到分區上任就下去瞭解和熟悉情況,並利用日常參加研究討論軍事工作和地方工作的機會,積極學習,爭取儘快適應新的工作。但是,我剛到一分區工作才三四個月,開始熟悉情況的時候,六月間,突然接到晉察冀軍區的命令,調我到軍區政治部任組織部長,又返回機關工作。晉察冀軍區調我到組織部工作,主要是要我具體負責整風班的學習和日常工作。 一九四二年延安整風開始後,八月到十一月,晉察冀邊區的幹部也都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先後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學習整風文獻,一面學習、一面工作、一面檢查,形成了一個整風學習的高潮。第一期整風到一九四三年四月告一段落。廣大黨員和幹部通過整風,政治思想有了提高,組織性紀律性大為加強;某些幹部中存在的宗派主義、自由主義、平均主義、本位主義現象和幹部之間的無原則糾紛都大為減少。軍隊幹部與地方幹部較普遍地增強了全域觀念,相互間的團結也加強了。這些進步,都有利於實現党的一元化領導,加強對敵鬥爭,克服當前困難,增強勝利信心。 一九四三年五月,邊區黨組織繼續深入開展第二期整風。這一期整風是在第一期整風成果的基礎上,以研究實際鬥爭,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為主,所以,晉察冀分局和軍區決定分期分批將全區軍隊和地方的高級幹部集中起來,以整風班的形式深入學習整風文件,聯繫這幾年邊區鬥爭的實際,總結經驗,研究問題,以提高高級幹部的馬列主義水平和軍政素質。 第一批高級幹部整風班七月份開始學習。在晉察冀分局和聶榮臻司令員的直接領導下,參加學習的高級幹部都很認真讀書學習,討論發言也很熱烈,大家理論聯繫實際,研究總結幾年來對敵鬥爭的經驗,收穫較大。可是,正當整風班深入學習的時候,八月八日,敵人出動六千多兵力突然向平北發起進攻,實行所謂「鐵壁合圍」的戰略,企圖一舉將我平北北山地區徹底「毀滅」。面對著敵人的大規模「掃蕩」,而且聶榮臻司令員接到黨中央通知,八月下旬即將赴延安參加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高級幹部整風班即提早結束,學員返回各地區領導反「掃蕩」鬥爭。 九月十五日,北嶽區四周的日、偽軍出動一萬七千多兵力開始進行所謂「毀滅掃蕩」,我軍立即迎擊和側擊敵人,全面展開了秋季反「掃蕩」鬥爭。九月十八日,冀中九分區的部隊為了拖住敵人,在任丘的北曹口村設伏,擊毀了敵汽車二輛,繳獲日軍第六十三師團「掃蕩」我一、三分區的命令一份。從敵人這份文件和軍區從其他方面得悉的情報分析,大體上掌握了敵人這次「掃蕩」總的企圖和行動的時間、步驟。針對敵人這次「掃蕩」要達到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破壞,以斷絕邊區軍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這一罪惡目的和兇殘計劃,軍區決定採取內線同外線結合、主力同民兵結合、軍事打擊同政治攻勢結合、武裝鬥爭同其他各種鬥爭相結合的全面對敵鬥爭的方針。 我根據地的後方和產糧區是敵人「掃蕩」的主要目標。沙河、唐河、滹沱河之間地區是邊區領導機關的駐地,還設有一些重要的軍工廠。敵人分路進入北嶽區各根據地之後,總兵力逐漸增加到四萬人,其主力就朝著這三條河流之間的重點地區突擊。地處這三條河流之間的神仙山,位於阜平城東北約六十裡。山區方圓四十裡,主峰奶奶尖海拔一千八百米,屹立在群山之間,還有跳馬梁、天梯子、九裡十八灣、閻王鼻子、金龍洞等天險,日軍歷次「掃蕩」都不敢輕易進入。 這次,由於開始反「掃蕩」時我軍採取分散以連為單位帶領民兵開展地雷戰、麻雀戰的辦法,忽視相對集中部分兵力形成拳頭,重點打擊敵人「清剿」部隊,敵人未遇到我軍主力部隊的有力打擊,所以才敢於大肆「搜剿」,以主力一部闖入神仙山區,妄圖消滅我向神仙山方向轉移、隱蔽的指揮機關。幸好,敵人在圍攻神仙山的前五天,第六分區就報來緊急情報。 軍區一面通知隱蔽在這裡的邊區政府、華北聯合大學、白求恩衛生學校迅速脫離這個地區,一面命令負責控制神仙山制高區的第四十二團,適當集中兵力做好充分的戰鬥準備,利用有利地形殺傷敵人,保衛神仙山;同時,調第二團和騎兵團由外向裡配合守山部隊夾擊敵人;第六團在西北警戒上寨、下關的敵人,內外結合粉碎敵人的「搜剿」陰謀。 晉察冀邊區政府本擬隱蔽在神仙山地區與敵人周旋。此時,軍區見敵人向神仙山合圍,邊區政府難以在此堅持,遂派出我們幾個幹部到邊區政府機關駐地,把他們編成幾個大隊,分散進行轉移。我帶領的這個大隊大都是地方政府中財政、生產部門的幹部,準備帶領他們跳出敵人的合擊圈,向五台方向轉移。我接受這個任務後,馬上就要去帶隊出發,時間非常匆促,當時我新婚不久的妻子劉平身體有病,不能跟軍區機關一起行動,所以,我決定把她留在她大姐劉如琴工作的阜平縣城南莊「堅壁」起來,免得她跟在我身邊受苦受累,又影響大隊的行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