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李志民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東渡贛江反「圍剿」(2)


  §誘敵深入

  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六日,我紅三軍團第五、八軍渡過贛江,進至新塗附近地區待命,抓緊時間做群眾工作,籌措給養。這時,國民黨江西省主席、南昌行營主任魯滌平奉蔣介石之命,率領先期到達江西集結地的七個師又一個旅的兵力,編成三個縱隊,採取「並進長追」的戰略,從上高、高安和樟樹、豐城兩個方向,分別向我紅一方面軍十月間原所在地的臨江至分宜段的袁水兩岸地區進攻,企圖以南北夾擊之勢,消滅我軍於贛江西岸,但因我軍已先期東渡而撲空。於是,其主力第一、二縱隊轉向贛江東岸推進,尋求與我紅軍主力決戰。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為了繼續誘敵深入和疲憊敵人,集中于有利地區殲敵,即令全軍離開贛江東岸地區,採取有計劃地逐步向南,實行「求心退卻」。

  我們紅五軍從新塗地區向南經永豐朝東固方向行進,敵人不斷派飛機來偵察、投彈。開始時,部隊見了飛機並不害怕,因為八月間我們部隊向瀏陽永和市進軍時,敵人也曾派飛機尾隨偵察、投彈,但當時敵人在湖南沒有飛機場,飛機都是從武漢或南昌起飛的,距離遠,飛行員匆匆偵察一下,投幾枚輕磅炸彈就急忙返航,而且投彈技術太差,總是投不准,有時飛機飛得很低,迎著我們部隊前進的方向俯衝下來,連飛行員也看得到,部隊照樣整連整團集中在一起走,不去理睬它;看到敵機投彈,有些俏皮的戰士還取笑敵機投彈不准,拍手跳著喊著:「飛機屙屎 囉,飛機屙屎囉!」並活靈活現地說,他看到敵人的飛行員也笑了。

  不管戰士是不是真的看到敵機飛行員也為自己投彈不准而失笑,但飛機確實飛得相當低,而且炸彈也小,威力不大,沒有人傷亡,部隊都不怕飛機。不過,部隊執行命令很堅決,不管敵機飛得再低,為了節省子彈,沒有指揮員的命令,都不敢亂開槍去打飛機。

  我們離開永和市第二次打長沙時,沒有見到敵機,這次過了贛江,敵機又來了,所以部隊仍然不怕它。大家還不知道,這次蔣介石部署大規模「圍剿」是作了充分準備的,特地調來三個航空隊,配備了新買來的飛機,下了大本錢。有一天部隊剛過了永豐不遠,敵機又來轟炸,炸死炸傷了幾個人,有的腳被炸斷,有的肚子被炸破,腸子流了出來,雖然只傷亡了幾個人,但看起來很慘,對部隊震動比較大,從此便開始注意防空,部隊沒有再遭到大的損失。

  南方的初冬,不熱又不冷,氣候相當宜人,行軍不覺得辛苦。而且,此時永豐、南豐一帶正是聞名各地的南豐蜜桔收穫的季節,漫山遍野紅紅的蜜桔象一盞盞小宮燈掛滿了枝頭,發出誘人的芳香,更是令人心爽。我們有時走過桔樹林,壓彎了枝頭的桔子打在臉上、碰到嘴邊,香氣撲鼻,雖然行軍口乾舌燥,但沒有一個人伸手去摘桔子吃,即使是掉在地下的桔子,也沒有一個人去揀了吃。大家都要等著到了宿營地之後,才湊十個八個銅板向老鄉買一筐桔子,痛痛快快吃一頓解饞。這種秋毫無犯的嚴肅軍紀,使沿途群眾都深深嘆服。

  本來,江西地區國民黨軍隊的力量比較薄弱。因為江西生活富庶,老百姓習慣認為「好鐵不打釘,好崽不當兵」,除了種地就是做生意,很少人自願去當兵,不象我們湖南地方窮,沒有別的出路,當兵的人多,所以,舊社會常有「沒有湖南人不成兵營,沒有江西人不成商埠」之說。當時江西沒有本地的軍隊,魯滌平原是湖南的軍閥,後來調到江西當省主席的,他的部隊大多是湖南人,與本地的土豪劣紳沒有那麼多利害瓜葛,純粹是替江西的土豪劣紳看家護院的,並不那麼肯賣力氣。一九二七年湖南農民秋收起義後,

  毛澤東同志可能是考慮到江西國民黨兵力薄弱這個因素,主張在這裡創建革命根據地,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央蘇區日益擴大,群眾基礎也好,所以,這次他選擇江西中央蘇區作為反「圍剿」的戰場,是很正確的決策。可是,在我們向南作戰略退卻時,由於江西省總行動委員會(省委)某些領導人對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和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放開兩手誘敵深入,大量消滅敵人」的戰略方針抵觸較大,認為這是「右傾機會主義」,是「退卻路線」;而他們「打到南昌去」的方針才是革命的進攻的路線,正與我們針鋒相對。他們利用根據地群眾俱怕敵人燒殺搶掠、搞白色恐怖的心理,欺騙、控制群眾,不讓群眾同紅軍見面,對我們進行封鎖。所以,當我們紅三軍團逐步向永豐以南的黃陂、小布地區收縮時,越向蘇區中心地區,越見不到群眾,有時甚至連帶路的嚮導也找不到。

  我們紅三軍團大多是湖南、湖北的人,越往東南方向走,離家鄉越遠,本來心裡就不痛快,見到中央蘇區的群眾對我們這種態度,不明真相,益加不高興,普遍發牢騷說,這是什麼根據地?不僅不如我們湘鄂贛、湘贛地區,甚至還不如白區群眾對我們熱情,今後這個仗怎麼打?而中央蘇區的群眾,在江西總行動委員會某些領導人的錯誤導向下,也不明真相,他們只看到敵人長驅直進,如入無人之境,紅軍主力不等敵人靠近就急忙轉移,一直向蘇區中心退卻,不象過去那樣就地分散打遊擊,牽制、消滅敵人,更懷疑紅軍中是不是有人「叛變」了。由於部隊、群眾對毛澤東同志「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不理解、不相信,對粉碎敵人的大規模「圍剿」缺乏信心,思想工作特別難做。

  怎樣使毛澤東同志「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深入軍心民心,打破疑慮,提高勝利信心,是擺在我們政工幹部面前緊迫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軍部和師、團的領導幹部都深入連隊,幫助基層幹部做好思想動員工作。當時紅軍指戰員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而且行軍途中空隙時間很少,只能抓住早晚點名、行軍前及途中休息時間作簡短的動員,用通俗易懂的淺顯道理來解釋「誘敵深入」的方針。記得有一次我到一個連隊向戰士作動員時,就以我打「鐵骨樁」拳作比方。我問戰士:「伸開五個指頭打人有力氣,還是把五個指頭攥成拳頭打人有力氣?」

  戰士答:「攥成拳頭有力氣。」

  我說:「對,這就是集中兵力的道理。」接著,我又作了個打拳的姿勢問大家:「手臂伸直在面前搖晃這樣打人有力氣,還是把手臂收回來再用力出拳打人有力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