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兆基博士傳記 | 上頁 下頁
四三


  十一 愛惜同事 分甘同味

  跟李兆基工作過的人都對他贊口不絕。認為他是最照顧夥計利益的好老闆。

  李兆基對雇員的支持和愛護,的確也不只是意見的提供和口頭的關懷。

  他明白打工仔只靠一份薪金,入息總是有限。於是,很多時都讓幾位左右手有機會注股於一些十拿九穩的地盤計劃上,讓他們能賺到比薪金多幾倍的利潤。使同事分享業務的盈利,感受做生意的樂趣,對士氣肯定會有良好幫助。

  例如:在新鴻基時代,李兆基征得馮景禧和郭得勝的同意,把當時一個在中環的地盤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拿出來,讓五位好夥計加股。

  那五位同事就是盧超俊、馮貴權、羅景雲、梁升和何永新,讓他們每人各占百分之三。

  每百分之一的股本就是港幣七千元,換言之,五位職員需要各自拿出二萬一千元來注股。

  當時梁升私下盤算,發覺自己的銀行積蓄只有一萬元,量入為出,只好加股百分之一,自動放棄其餘百分之二的權益,把它送給了其餘有能力加股的同事。

  過了幾天,李兆基才知道這件事,便急急把梁升叫到辦公室去問:

  「阿昇,那真是個潛質極佳的投資項目,你為什麼只入百分之一的股份呢?」

  梁升坦然說:

  「多謝四哥關照,我每月薪金也不足一千元,積蓄有限。現今全副身家也只不過一萬元呢!」

  李兆基想了一想便道:

  「我有機會賺一萬,都希望你們賺一百。這樣吧,我把我名下的百分之二股份讓給你,股本暫時你欠我的,將來賺到錢,你就償還給我吧!」

  雇主對雇員的真誠照顧在於實惠。

  朋友對朋友的真摯關懷在於疏財。

  這地盤收成之日,開心的不只是梁升和其他同事,更是李兆基本人。

  他暗地裡計算,真是本小利大。付出小小的錢,就能贏得了一團和氣,合作愉快。

  從來,和氣生財,這是李兆基成就霸業的秘訣之一。

  十二 慷慨重義 珍重交情

  印度籍之梅真利家族名下,在澳門黑沙灣經營的制衣廠在一九九六年終於宣佈倒閉了,這令李兆基損失了二千八百萬元。

  遠在一九八八年時,梅真利來向李兆基求救,這家制衣廠年來經營不善,加上制衣已成夕陽工業,故此欠下銀行債項,被追迫清還,他們在紅磡榮光街五十二號有一座梅真利工業大廈,地皮有兩萬平方呎,共十層,希望李兆基可以承購以濟燃眉之急。

  李兆基於是以一億多元買入該項物業,然而梅真利仍然不能完全清還銀行債務,加上有一項壞賬無法追回,周轉再度不靈。於是在一九八九年又往恒基求援。

  李兆基雖與他相識多年,但交情並非很深,感念梅真利也算是在香港艱苦創業的家族,不忍見死不救,於是又慷慨地提供了二千八百萬元現金作周轉。

  可惜,制衣廠久延殘喘至一九九六年,終於返魂乏術了。

  聽說梅真利家族在乍甸山仍有一幢祖屋,李兆基應可提出以此房產作為抵押,但李兆基從來沒有這樣要求,

  香港之內,富豪興衰,無日無之,對於沒落的家族,多的是一沉百踩,少的是雪中送炭。

  不忍心落井下石,且存厚道、且保溫情的,試問在這個成三敗寇見稱的壓力之城內,能有幾人?

  十三 犒賞三軍 惠及親屬

  曾在恒基兆業工作的人會證明,集團內的同事都具備廢寢忘餐、埋頭苦幹的拼搏精神,因為凡是對恒基有貢獻的職員,李兆基絕不會虧待他們。每年年底,都會有不菲的花紅。

  就算曾為李兆基服務過、已退休或已亡故的老鉅子,萬一他們的下一代有困難,李兆基亦會盡力幫忙。以下就是其中一例。

  每年收到如雪片飛來的聖誕咭之中,有一個署名蓮達的,自紐約遠道而至。

  蓮達就是李兆基在永業時代已經認識的一位舊夥計的女兒,其父跟在李兆基身邊任事多年,直至退休,才跟家人到美國退休,並于八十年代初病歿。

  八十年代末美國地產大跌,蓮達寫信給李兆基,說經濟不景,因而失業,沒法子準時付按揭,銀行要充公她的房子,李兆基便立即匯給她四十萬美元,讓她把房子買下來。

  事至如今,已達十年。蓮達再沒有提起那筆欠款,卻每年都有聖誕唁寄回來。對李兆基而言,每年收到蓮達的聖誕咭時就會微微笑著對身邊的兒子說:

  「知道她能安居樂業就安慰了。」

  做生意不能不精於數字,做人可不必斤斤計較。

  因此對待朋友和股東不同,對前者付予深情,對後者還以厚利。

  這就是李兆基了。

  十四 好友後代 關懷備至

  李兆基對朋友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的。他的好朋友馮景禧早逝,他對馮氏遺孀梁寶璿和馮家第二代相當關心。

  每年李兆基生日,只宴請親屬、恒基的老臣子和舊朋友,以圖個闔家歡聚的意願,而其中必定會邀請馮景禧夫人。每逢聽到馮景禧的舊部屬時有探訪陪伴馮梁寶璿,李兆基就覺得快慰。

  李兆基看著馮景禧的兒女長大,感情特別深厚,故此當他知悉馮家女兒婚姻觸礁,且與夫婿在離婚條件上作拉鋸戰,雙方都陷入痛苦煩惱時,李兆基就挺身而出,居中調停。

  李兆基自認是過來人,生活上無法協調而要離婚是無可奈何之事,當時彼此可能意氣用事,事過境遷之後細心思量,對方說到底是自己兒女的親父或親母,斷不應惡言相向,苛刻對待,以免下一代更難堪。總之,各讓一步以求海闊天空。

  故此,李兆基為免馮小姐和夫婿糾纏不清,寧願作離婚條件的擔保人,務使他們好來好往,再過新生活。

  結果,二人真是在李兆基的調解之下,和氣分手,了卻馮景禧夫人一宗心事。

  難怪馮景禧夫人總是在人前人後,表示對李兆基的感謝和欣賞,說:

  「李兆基做生意本事,做人謙厚忠誠,馮景禧生前就已相當敬佩他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