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呂正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二四


  六十年代初期,人們儘管經濟並不富裕,但精神生活卻很充實。全國學大慶,學解放軍。熱火朝天。學雷鋒,樹新風。社會風氣好。一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客貨運輸上做到了尊客愛貨優質服務的好典型在鐵路上出現。鐵道部及時著重表彰了其中四個深受人民歡迎並為鐵路職工稱頌的突出典型,並大力宣傳這些好典型的先進事蹟和經驗。

  孫家養路工區。這個工區的工人,發揚艱苦奮鬥和主人翁精神,為人民服務力爭「格上格」,多做「活外活」。

  新民車站。這個車站在客貨運輸文明服務、開創優良路風方面堪稱楷模。

  「毛澤東號」機車包車組。這個機車包車組長期以來一直是全國鐵路的一面紅旗,是安全運輸、節煤、多拉快跑技術革新的典型。

  大協車站。這個車站發揚把方便送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的大協風格,成為聯勞協作的模範。

  這些典型各具特色。我在闡述孫家工區和新民車站的典型意義時指出:「一個是愚公移山,一個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孫家工區的愚公移山是解決內部關係,是不斷革命,高標準、格上格、做好工人教育和家屬工作。新民車站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解決對外部的關係。」

  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一日至三十一日,鐵道部、鐵道部政治部在錦州鐵路局彰武地區,召開了學習孫家養路工區經驗現場會。

  十月二十八日,我到孫家養路工區視察。我向陪同我檢查線路的彰武工務段段長鄭春提出問題,又不時地用腳踏鐵墊板。鄭春知道這是我在檢查搗固質量,如果搗固不實,鋼軌、鐵墊板、枕木之間出現空隙,被腳一踏就會發出聲響。他便走上幾步,主動用道尺量一下軌距。每量一次,我的目光也就立即轉向道尺的水平珠上。鄭春一次又一次地量了上百次,沒有一次差於規定標準。我感慨萬千地說:「風雨摧殘,列車輾壓,在這麼長的線路上保持兩銀鋼軌之間窄不過髮絲,寬不過韭葉,這需要多少汗水,這種做格上格的活,創造第一等工作的勁,難能可貴呀!」

  我展望了一眼線路,連聲說:「線路昭昭,線路昭昭!」

  在授予孫家養路工區「大鄭線上好工區」紅旗大會上,我發表了長篇講話,稱頌「這個工區是個戰鬥集體,是一個英雄的集體,也是個紅色宣傳員的集體,也是紅色管家人的集體」,指出孫家工區經驗集中起來就是「發奮圖強,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建國」。

  我常對鐵道部的同志們說:「遠學,學解放軍、學大慶;近學,學孫家、學新民等。遠的要學,近的親切,更要學。」

  那個時候,學習之風刮得很大,有六七級。當然是好風。但該怎麼學呢?有的單位提出從一個一到七個七,即:一個一,一抓到底;兩個二,兩分法、抓兩頭;三個三、三老、三個民主、三個面向;四個四,四個第一、四個為主、四個一樣、四嚴;五個五,五好單位、五好班組、五好個人、五個觀點、五個落實;六個六,六個關係等;七個七,七個作風等。我批評了這種學法,認為是只學皮毛、學形式。

  學方法,學措施。我認為這種學法也學點真東西,但是不全,半真半假,「取法乎上,僅得其中」。

  學精神實質。我肯定這種學法比較深,接觸到問題的本質。每一個單位每一個人首先要樹立起革命風氣或者重振革命風氣。為人民服務,是人民鐵路的惟一宗旨。鐵路內部所有人員都是為運輸服務,對外都是為工農兵服務,為工業、農業、國防建設服務。革命風氣就是看服務的風氣樹立得怎麼樣。

  一次,外出調查研究鐵路革命化問題,在去錦州、瀋陽的列車上,我同幾個列車員隨便聊起來:「你們的服務搞得很不錯嘛。」

  「謝謝呂部長鼓勵,給我們提提意見吧。」

  「你們看,列車上學解放軍,還有什麼差距呢?」我問道。

  幾個列車員想了想,便說開了:

  「解放軍戰士坐火車,一貫主動幫助我們送水端飯,打掃衛生,可是,拿免票的鐵路職工卻很少這樣做。」

  「哪能希望他們幫我們幹點活,只要他們不與旅客爭座位、爭睡鋪就好了。」

  「遇到這種事,車長也很棘手,不好處理。」

  我覺得這確實是鐵路職工學習解放軍的一個現實問題,便與錦州、瀋陽兩局同志商議了一個意見,即鐵路職工乘車要學解放軍,做三件事:

  第一,要幫助列車員搞車廂的清潔衛生;

  第二,要協助列車員照顧旅客;

  第三,要主動讓座位讓鋪位。

  為此事我還寫信給武競天:「可否請你與黨委同志研究後,開一個電話會議講一講。」

  我外出,通常是副部長武競天同志在鐵道部負責日常工作。

  後來,我還專就鐵路政治工作向黨中央寫了一個書面報告。這個報告是寫給負責經濟工作的副總理薄一波並報毛主席的。我在報告的結尾寫道:

  「通過學習解放軍,我們給自己立下一個奮鬥目標:要把鐵路職工隊伍培養成為一支具有高度覺悟、嚴格紀律、現代技術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解放軍式的第二軍隊,把鐵路建設成為一個受人民群眾擁護的、促進工農業發展的、保證國防需要的、高質量、高效率的人民鐵路。」

  還附上孫家養路工區和阜新機務段的材料各一份,供毛主席有空時閱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