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呂正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五七


  這本書的問世,是冀中抗日根據地文化建設上的一件大事。一九四一年初版時,子華同志寫了「題詞」,他說:「《冀中一日》是冀中黨政軍民各方面有組織的首次集體創作,是大眾化文學運動的偉大實踐,是我們向新民主主義文化戰線上進軍的一面勝利的戰旗。」

  以後,無論是冀中區,還是分區和縣,都還發動過類似的一些寫作運動,可見「冀中一日」寫作運動的深遠影響。

  一九四二年七月,在路西完縣張各莊,子華同志又發起《冀中反「掃蕩」紀實》徵文,號召冀中軍民恢復鬥志,總結經驗。這一工作由冀中軍區政治部主持,代理政治部主任兼宣傳部長張慶泰,任徵文編委會主任,軍區文藝科常征、沈雲及《前線報》的安玉良、張鋒、曹曲水等任編委。晉察冀邊區文聯羅東、抗敵劇社的吳畏、洛灝協助工作。火線劇社的同志大都參加寫作。

  定南縣文建會出了一冊《血的五月》,也是記述「五一」反「掃蕩」鬥爭的。

  一九四三年六七月間,六分區在地委書記張逢時的倡議下,號召全分區人民寫作《偉大的一年間》,即一九四二年五月至一九四三年五月自己的見聞與感受。各縣黨政軍民立即響應,不久即紛紛寄來稿件約七百篇。由在分區報社工作的林呐負責選出質量較好的稿件八十來篇,編為三輯:第一輯題為「罪與仇」,主要揭露、控訴敵人「掃蕩」和「清剿」時燒殺搶掠等殘暴罪行;第二輯題為「點線間」,反映全分區軍民在敵人碉堡林立、溝路如網的殘酷環境中,堅持戰鬥,堅持生產、堅持工作的英雄事蹟和鬥爭經驗;第三輯題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報道經過一年時間的反「掃蕩」、反「清剿」的艱苦奮戰,分區軍政工作取得的成績和恢復的情況。這一批極為珍貴的稿件,卻因遭敵人襲擊,全部丟失。

  後來,一九四五年五月,「五一」反「掃蕩」鬥爭兩周年紀念日的時候,王林在七地委組織過「偉大的兩年間」寫作運動。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又曾建議冀中區黨委和軍區,發起過「抗戰八年寫作運動」。都徵集到大批群眾稿件,只是由於編輯人力不足和印刷條件所限,最後未能成書。

  回民支隊與馬母之死

  在冀中軍區主力部隊中,有一支主要由回民子弟組成的隊伍,叫回民支隊。這支隊伍驍勇善戰,馳騁平原,在抗日戰爭中建立了特殊的功勳,是冀中軍區威名遠震的一支鐵軍。

  抗戰開始,活動在定縣一帶的抗日義勇軍第九支隊的支隊長肖秉鈞,動員回族愛國青年劉文正在定縣一帶組織回民抗日武裝。劉文正很快就組織起一支二百多人的回民隊。

  不久,白仲慶、馬國忠等又在定縣組織起一支一百三十余人的回民遊擊隊。

  一九三八年初,人民自衛軍主力從路西返回冀中,經過初步整頓,定縣一帶的回民武裝正式成立了人民自衛軍回民幹部教導隊,馬永恩任隊長,肖秉鈞任政治主任,劉文正為副主任。

  接著,劉文正到河間、獻縣一帶擴軍,在河間組織了河北遊擊軍回民教導隊,馬仲三為隊長,劉文正為政治主任。這時,獻縣東辛莊附近村莊,有二百余名回族青年報名參軍,在馬本齋率領下,到河間城裡參加了河北遊擊軍回民教導隊,馬本齋被委任為隊長,馬仲三為副隊長,劉文正為政治主任。

  冀中軍區成立後,一九三八年六月間,人民自衛軍回民幹部教導隊奉命從安平開赴河間,與河間河北遊擊軍回民教導隊合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共有三百餘人,總隊長馬本齋,副總隊長馬仲三,政治部主任劉文正。

  一九三九年七月間,回民教導總隊到定縣、無極一帶整訓,根據冀中軍區指示,改稱回民支隊,近兩千人,馬本齋任司令員。不久,郭陸順到回民支隊,任政治委員。

  一九四〇年七月,冀中軍區召開第三次政工會議,贈給回民支隊一面錦旗,上書:「打不爛,拖不垮,攻無不克的鐵軍」。不久,毛澤東同志親筆寫下九個大字:「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在回民支隊的成長過程中,也出現過波折。還是在一九三八年底,舊軍官出身的副總隊長馬仲三,企圖拉隊伍脫離八路軍,經當時任政治部主任的丁鐵石等人勸導說服,報冀中軍區批准,讓馬仲三帶三匹馬和六枝手槍離隊,避免了部隊的分裂。

  郭陸順到回民支隊後,使支隊的政治工作大大加強,各項工作出現了新的面貌。郭陸順是湖南瀏陽人,少年時即參加紅軍,在長征途中任總支書記、營教導員,曾十一次負傷,是一位優秀的政工人員,也是久經戰爭考驗的有才能的軍事指揮員。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七日,泊鎮三百餘名敵人進攻交河陳莊回民支隊駐地,郭陸順指揮一大隊迎敵,由拂曉激戰到天黑,斃傷日偽軍六十餘人。在即將撤出戰鬥時,一顆子彈打中郭陸順的頭部,光榮犧牲。

  回民支隊的光榮歷史,還要記下肖秉鈞、劉文正的名字。肖秉鈞,一九〇四年生於定縣西堤陽村。一九二九年畢業于北平交通大學,一九三〇年參加北平社會科學家聯盟,一九三一年加入共產黨,先後任北平左聯執委組織部長、北平市工會委員、北平市委發行部長、北平西區工委組織部長、西區工委書記、河北省委發行部長等。一九三三年八月被國民黨特務機關逮捕,肖秉鈞堅持鬥爭,數日後越獄逃出。抗戰爆發後,在家鄉組織抗日武裝,尤其是對組織回民抗日,建樹了功勳。劉文正是由肖秉鈞在抗戰開始後不久介紹入黨的,他不僅參與組建了冀中的回民抗日武裝,也是冀中回民建國會第一任主任。他曾親自背著被日本侵略者火燒的霸縣清真寺的照片到河間、安平、定縣、肅寧等地宣傳,控訴敵人的暴行,籌組各縣回民建國會分會,動員回族各界同胞奮起抗日。

  回民支隊大隊長馬永恩、馬永標等同志,都對回民支隊的創建有功,他們在戰爭年代作戰犧牲了。

  回民支隊的威名,更是和馬本齋的英名緊緊聯繫在一起的。馬本齋一九〇一年出生於獻縣東辛莊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幼年讀過三年私塾,又種了四五年地,後流浪東北,入東北軍,從戰士升至團長。一九三三年,因不滿舊軍隊的腐敗,回鄉為民。抗戰開始,他懷著一顆愛國家、愛民族的火熱之心,積極組織回民武裝,尋找共產黨的領導,並且很快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的卓越的組織才能和軍事指揮才能,也在為民族解放的戰爭中得到充分發揮。

  一九四一年夏季,在子牙河東堅持反「蠶食」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河間、獻縣等地的敵人。河間敵軍非常害怕,一方面命令各據點「百人以下不准出動」,一方面採取逼迫馬本齋同志自首的詭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