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呂正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四一


  三、根據地的鞏固與發展

  冀中部隊的正規化

  一九三八年冬季,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已經走上全面建設的軌道,但是在各方面還不夠鞏固。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中心任務,是在鞏固既有成就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毛主席在一九三八年五月發表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已經詳細具體地論述了根據地的鞏固與發展。他指出:一方面要反對遊擊戰爭中的保守主義,必須極力向根據地的四周發展,迫近一切敵人的據點。另一方面,不可忘記根據地的鞏固,而其主要的工作是發動和組織民眾,以及遊擊部隊和地方武裝的訓練。他說:「這種鞏固,是支持長期戰爭所必需,也是向前發展所必需的,不鞏固就不能有力地向前發展。只知道發展忘記了鞏固的遊擊戰爭,經不起敵人的進攻,結果不但喪失了發展,且有危及根據地本身之虞。」他指出: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應依照情況去決定。某一時期,把重心放在發展方面;另一時期,則把重心放在鞏固方面。

  黨中央、毛主席非常關心冀中根據地的建設,及時提出,對冀中軍區各種武裝都要進行整訓。

  首先在部隊連隊中建立黨的支部。原來部隊中的黨員人數很少,因為在國民黨軍隊中發展地下黨員極為慎重。當部隊大發展時,新建部隊中黨員人數遠不能適應基層的需要,當時有的連隊指導員都不是黨員。如何建立連隊支部?首先在各部隊舉辦黨員訓練班,黨員在訓練班中學習如何做一個好黨員。作為培養對象的積極分子,也參加訓練班,條件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不夠黨員條件的繼續培養。按照毛主席「支部建在連上」的方針,把各部隊的連隊黨支部建立起來。這樣,党的領導就能夠從組織上保證了。

  其次是在部隊中建立八路軍的一套政治工作制度,徹底改變舊軍隊的官兵關係和軍民關係。國民黨軍隊也有所謂政治工作,政治部門叫政訓處,但做政治工作的人是「賣膏藥」,實際上是對軍隊進行特務工作。我們在所有的部隊中都按八路軍的組織和作風,建立了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衛生部,委派政治工作幹部,對官兵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抓緊政治上建軍,提高人民軍隊政治素質。

  冀中整軍是分批進行的,一批幾個團。第一批,除了幾個團在冀中整訓外,還有幾個團調到平漢路西,由晉察冀軍區直接領導整訓工作。

  當時,中央考慮到冀中武裝的特點,整訓的複雜性和艱巨性,僅僅把政策和辦法提出來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領導力量。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毛主席代表黨中央、中央軍委,給聶榮臻司令員電報中指示:

  (一)冀中地區的中心任務是鞏固現有武裝部隊,依靠群眾力量,堅持長期遊擊戰爭。

  (二)為此決定:

  (1)派程子華同志帶一部分幹部去冀中,程子華同志任冀中軍區和第三縱隊的政委。加強該部之正規化,是目前的中心任務。

  (2)派賀、關率一二〇師主力去冀中,爭取擴大一二〇師。

  (3)一二〇師一部到冀中,可以推動、影響當地部隊正規化的進程。

  並指示冀中党,應以極大力量幫助擴大一二〇師。具體計劃由賀、關與彭、聶酌辦……

  一九三九年初,程子華同志來到冀中,並從延安帶來一批紅軍老幹部和青年知識分子幹部。程子華同志帶來這批幹部,都分配在各分區、團任政委和政治部主任,普遍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象周彪、帥榮、曠伏兆、李天煥、譚冠三等同志,都是程子華同志帶來的。冀中部隊建立和健全八路軍這一套政治工作制度,程子華同志帶來的這批幹部起了決定性作用。

  程子華同志到冀中後,一直任三縱隊和軍區政委,和我、黃敬、孫志遠等同志合作得很好,親密無間。也有過不同意見,但都能擺到桌面上,暢所欲言,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個人之間毫無芥蒂。雖然是戰爭環境,艱苦生活,當時也沒有多少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但是各有專責,工作起來同心協力,得心應手,心情舒暢。

  這一年夏天,中央軍委總政考察團到冀中,幫助培訓主力部隊,並組建了冀中軍區幹部教導團。該團至一九四〇年併入抗大總校三團。一九四一年後,又改為抗大二分校第三團,輪流培訓部隊幹部。

  一九三九年初,張慶泰、黃中從西安帶來東北救亡總會組織的戰地服務團。一九四〇年十一月間,張學思、高存信等從延安帶來一個東幹隊。當時軍區機關駐在定縣的甄村,我們事先接到中央關於東幹隊到冀中來的電報,在他們到達後,軍區機關及時召開了歡迎會,我和程子華、沙克同志都講了話,熱烈歡迎東幹隊的同志們。

  東幹隊當時到冀中軍區的幹部八十二人。分到司令部的軍事幹部四十三人,他們大部是東北軍的青年幹部和在國民黨中央軍校受過正規訓練的軍事幹部,特別是又在延安抗大受到革命軍事理論和參謀業務的專門培訓,對於加強冀中軍區司令部工作的正規化建設起了重要作用。分到政治部的三十五人,分到衛生部的四人,他們多是青年知識分子,經過在延安的馬列學院、抗大、女大培訓,還有從石友三等部隊中撤回的政工幹部,加強了冀中軍區的政治工作。還有三名朝鮮同志,他們是高建基、張志民和吳明星,根據他們會日語的特長分在政治部敵工部,從事對敵偽軍工作。一九四一年冬,十分區抓了一個日本特務機關長大本清少將,審訊時的翻譯就是高建基同志。朝鮮同志在冀中參加抗日戰爭,工作熱情都非常高,在極為殘酷、頻繁的戰爭中,和中國同志並肩戰鬥。吳明星同志在一九四二年「五一」反「掃蕩」中光榮犧牲。高建基和張志民同志在日本投降後,回到祖國成為朝鮮人民共和國的領導幹部。

  張學思分到冀中軍區司令部任參謀處長,高存信任作戰科長。張學思具有較高的軍事素養和政治思想水平,工作有魄力,善於籌劃,細緻認真,作風樸實,勤奮好學。他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鍛煉,作戰中勇敢頑強。一九四二年三四月間,他和我到九分區去,住在博野縣莊窩頭村。當我們和分區領導仔細地研究部署了打安國石佛鎮戰鬥之後,他堅決要求直接參加戰鬥,他的這種實幹精神深深感動了九分區司令部的同志們,都稱讚他少年英俊,青年有為,前途不可限量。「五一」反「掃蕩」後,冀中軍區轉到太行,「九一八」事變紀念日那天八路軍總部舉行閱兵式,並召開了歡迎大會。會上彭德懷同志講話,表揚了冀中軍區艱苦奮鬥、勇敢機智的對敵鬥爭精神,同時當場向大家介紹張學思同志,說:「這就是張學思,是張學良的弟弟,現在叫張。論他的家庭是大軍閥大資產階級,是革命的對象,但是他早年參加了革命,又到延安學習,受到党的培養;他在敵人後方,雖然環境殘酷,戰鬥頻繁,但不畏艱險,勇於戰鬥,表現很突出。」

  東戰團和東幹隊的到來,大大加強了冀中軍事工作和文體工作的領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