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魯迅 | 上頁 下頁 |
三二 |
|
遂搬到內山書店暫避,戰事稍平息,即返回寓所。 1933年1月,魯迅參加宋慶齡、蔡元培所主持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被舉為執行委員,他這時已公開處於和國民黨更加短兵相接的地位。5月13日,他親至德國領事館投遞反抗「法西斯帝」暴行的抗議書。6月,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會員楊銓(杏佛)被刺。 這時候,國民黨要殺害魯迅的威脅比任何時候都嚴重,他已被列入暗殺的黑名單中,但是他的態度卻很鎮靜,且有犧牲決心,他決定不搬家,也不暫避,照常在家工作和出外走動。當楊杏佛入殮的那一天(按魯迅日記載為6月20日),國民黨又傳佈了威脅的風聲,說就要在這一天暗殺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其他人,特別是蔡元培和魯迅,但魯迅毫不猶豫地到萬國殯儀館去送殮了,並且出門不帶鑰匙,表示決心犧牲。過了不幾天,有一個日本人(魯迅認為大約是偵探)向他探問楊杏佛是不是共產黨員,如果不是,則楊和共產黨的關係又如何。魯迅老實不客氣地回答:「楊杏佛不但是共產黨員而已,他還是國民黨的人呢。可見今天國民黨當局,只要是愛國者就是共產黨。就都要加以消滅,是確實忠於帝國主義的,你們日本大可以放心!」是年,印出了《兩地書》,並出版了《魯迅自選集》。 在這幾年裡,魯迅除了參加各種政治活動,並領導左聯外,還用雜文這種武器,集中火力打擊了國際帝國主義者,國聯調查團,揭穿了國民黨所謂「友邦人士」,原是與日本一夥的強盜(《二心集》:《友邦驚詫論》)。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者和它的漢奸走狗,其中包括:堅決屠殺中國人民、對日寇侵略採取不抵抗政策、主張「攘外必先安內」的國民黨反動派;公開向日本侵略者獻「征心策」的胡適;叫中國人民不要反對日寇而去反對蘇聯的「民族主義文學家」。 揭穿了國際帝國主義者誣衊蘇聯,進攻蘇聯的陰謀。 教育中國人民分清敵友,打倒進攻蘇聯的惡鬼(《南腔北調集》:《林克多『蘇聯見聞錄』序》、《我們不再受騙了》)。魯迅在黑暗與暴力的進擊中,堅韌頑強地戰鬥著,呼嘯著前進,而他那無產階級的英雄性格也鍛煉得更為堅強了。此外,他編印刊物,給青年校文稿,翻譯介紹蘇聯文學,提倡大眾語、大眾藝術,這些都是在封建迫害之下進行的。又加他日常接近的革命志士的失蹤和死亡,這自然腐蝕著他的身心健康。 魯迅本患肺病,到1934年12月14日夜病發,感覺脊肉作痛,盜汗。他的朋友為了他的健康,老早就勸他設法易地療養,但是他不願離開多難的祖國。 他說:「時亦有意,去此危邦,而眷念舊鄉,仍不能絕裙徑去,野人懷士,小草戀山,亦可哀也!」(給李秉中信)高爾基曾邀請他去蘇聯住兩年,作為私人賓客,他也不願意去。1935年秋,蘇大使館邀請他去蘇聯觀光,他的中外朋友都希望他去,魯迅經過長久的考慮:「第一,他以為那時正在迫壓最嚴重,許多敢說敢做的人,都先後消沉,消滅,或者不能公開做他們應做的工作,自己這時還有一支筆可用,不能潔身遠去。第二,他自己檢討,對社會人類的貢獻,還不值得要友邦如此優待,萬一回來之後仍是和未出國前一樣的做不出什麼,是很對不起的,一定要做出什麼來呢,環境是否可能也很難說。第三,照他自己耿介的脾氣,旅費之類是自己出最好,自己既然沒有這能力,就是給一般造謠者的機會,不是並不一動,就已經說他拿虛布嗎?」(許廣平《欣慰的記念》)結果仍是沒有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以為中國需要他,他不能走,沒有人應該逃避,必須有人出來堅持戰鬥。 他曾對馮雪峰說:覺得那麼躺著的日子,是會無聊得使自己不像活著的。如真不工作而多活幾年,倒不如趕快工作少活幾年的好。因此和他談到工作計劃時使他的精神振奮,談到養病計劃時就使他不快。果然,他晚年在戰鬥生活中特別放光輝的日子到來了。 1935年10月,工農紅軍主力經過一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了陝北,魯迅和茅盾共同拍給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一個慶祝勝利的電報:「中國和人類的未來,都寄託在你們身上。」 當時,日本帝國主義自從向東北開始進攻,即迅速佔領東北全境,接著又進攻上海,進攻熱河、察綏、灤東,中國土地一片一片地淪陷,長此下去,我國領土都將被日寇所吞噬,中國人民大部分要變成亡國奴。 這就根本改變了中國的政治情況,同時也改變了中國革命文化戰線的形勢,抵抗日本侵略已成為全國人民的緊急任務和普遍要求。在日本進攻面前,和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相反的,中國共產黨首先主張武裝抵抗,並領導與積極參加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運動和東北人民的抗日遊擊戰爭。1933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宣言:原在停止進攻紅軍,保證人民民主自由權利和武裝民眾三個條件下,與全國各軍隊停戰議和,以便共同抗日。蔣介石的回答是加緊對紅軍中央根據地的圍攻。1934年10月,工農紅軍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次年10月,到達陝北。在這期間,由於日寇侵略的深入與蔣介石賣國行為的變本加厲,使民族危機更加嚴重,共產黨乃於8月1日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11月28日又發佈《抗日十大綱領》,號召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