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榮桓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〇


  ※第二十三章 在平津戰役及其以後的日子裡

  §進關

  東北全境解放,進關作戰便是順理成章的事。遼沈戰役尚未結束時,十月二十九日,毛澤東便致電林彪、羅榮桓,就能否抽調一個縱隊先行進關徵求意見。林彪、羅榮桓等考慮,華北迫切需要增兵,建議派第四縱隊、第十一縱隊,再加三個獨立師、一個騎兵師先行入關。

  十月三十一日,中央軍委複電,同意林彪、羅榮桓建議,指示東北野戰軍除立即入關的先遣部隊外,其餘部隊應休整一個月左右,於十二月上中旬開始出動,攻擊平津一帶。據此,東野各部隊從十一月五日起進行休整。羅榮桓和譚政都忙於準備召開東北野戰軍政工會議,以總結經驗,表彰英模,提高部隊戰鬥力。這一期間,羅榮桓向東北財經委主任陳雲提出:「過去慰問部隊,只有少數指戰員能拿到慰問品。現在東北全境解放,能不能讓每個戰士都得到一件慰問品?」陳雲問:「一件的標準是什麼?比如一雙鞋、一條毛巾算不算一件?」一人一雙鞋,百萬大軍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當時還要準備進關作戰,財力物力都不寬裕。考慮到這些情況,羅榮桓爽快地說:「算一件。」陳雲立即說:「這可以做到。」於是吩咐財經委副主任葉季壯去落實。

  十一月九日,中央軍委致電楊得志、羅瑞卿、耿飆、楊成武並告林、羅、劉,提出了抑留傅作義部隊于平、津、張、保地區,以待東北主力入關協同華北力量徹底殲滅該敵的方針,並要求華北的第三兵團暫不攻歸綏。十一月十五日,林、羅、劉致電軍委,為了拖住傅作義,建議「亦可暫不攻太原」並對張家口或保定採用圍而不攻的辦法。中央軍委同意停攻太原。

  十一月十六日,軍委就東北野戰軍提前於十一月二十五日左右入關向林、羅、劉徵求意見。十八日,毛澤東致電林、羅,通報了傅作義有和平解決華北問題的意向,命令東北野戰軍各縱隊以一、二天時間完成出發準備,於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全軍或至少八個縱隊取捷徑以最快速度行進,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敵人,不使逃跑,爭取使敵軍不戰投降。並要林彪、羅榮桓等先行出發到冀東指揮。

  這時,東北野戰軍政治工作會議正在瀋陽舉行,會議內容原來是佈置整訓工作,接到軍委電報後,立即改為緊急動員入關。羅榮桓作了動員報告。他首先簡要地闡明了遼沈戰役的意義和取得勝利的原因。他指出:全東北的解放「對於全國形勢來說,是一個總的突破」。他說,遼沈戰役消滅了蔣介石部分最精銳的部隊。東北我百萬大軍加到華北戰場上去,這個力量是很大的。東北解放也使敵我之間經濟地位發生了很大改變。

  他指出:「這個勝利……是東北全黨全軍在東北局統一領導之下堅持了三年的人民解放戰爭,發展了人民解放事業,執行了黨中央、毛主席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實行了土地改革,恢復了鐵路運輸,發動了廣大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建設了強大的人民解放軍的結果,也是全體指戰員的英勇忠誠和掌握了熟練的技術戰術的結果。特別要提到的是塔山七天七夜的阻擊戰,錦州三十一小時的攻堅戰,遼西黑山的阻擊戰,大虎山的圍殲戰,向瀋陽、營口七天七夜的追擊戰,打得都很好。」

  他說,各縱隊在動員時必須講清楚:東北解放戰爭「得到了關內各解放區戰場偉大勝利的配合,這才使得全東北的勝利能夠很快到來。現在,東北解放軍進軍關內,和關內解放軍配合起來解放全中國,是義不容辭的,是光榮的任務。同時,還要指出,只有全國解放了,東北的勝利才能鞏固,農民分得的土地才能保持。」

  他要求做好東北籍指戰員的思想工作,解除他們怕遠離家鄉的顧慮,要求幹部克服想休息休息、享受享受的思想。他號召:「所有的幹部都要學習第三縱隊羅舜初政委革命到底的精神。他在遼西戰役時被飛機轟炸震傷了耳膜,正在瀋陽休息。他要沙克副司令員回去告訴部隊,他不久就回去,一定要進關去,走不動爬也要爬進關去。就要有這股勁頭。全國勝利只有一年了,咬咬牙就過去了。新的一年是全國大解放的一年。要克服不想前進的想法。身體不好也要堅持下去,不准許請假,有病也只能短期在部隊休息,不能離開部隊,不准許請求調動工作。全國勝利的時候已經到來了,這是對自己的鬥爭歷史做總結的時候了,你為什麼在這做總結的時候當孬種呢?」

  會後,林彪和羅榮桓又到第一縱隊對營以上幹部作了動員講話。羅榮桓還親自參與組織了野戰運輸部,並且指示後勤部先行入關佈置兵站,指示鐵道兵部隊搶修北甯路,安排東北局組織的一五萬民工隨軍行動。

  遼沈戰役幾十個日日夜夜,羅榮桓一直在緊張地工作著,睡眠很少,本來就沒有完全復原的身體,又漸漸虛弱下來,但他仍然頑強地堅持在戰鬥的崗位上。

  東北野戰軍除先遣兵團兩個縱隊已經奉命隱蔽進關,趕到冀東集結待命外,自二十三日起,位於錦州、大虎山、營口、興城等地的五個縱隊和剛剛組建的特種兵司令部,按軍委命令及野司部署,「取捷徑夜行曉宿」,走熱河境內,由喜峰口、冷口出冀東,隱蔽地迅速向關內行進。十一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軍委規定,平綏線作戰之部隊,在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入關之前由軍委直接指揮;林、羅、劉入關後,即由林、羅、劉統一指揮。十一月三十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率輕便指揮機構由瀋陽乘吉普車和大卡車,夜行曉宿,經義縣、朝陽,從喜峰口入關。其他幾個縱隊也都立即出發。不久,敵人發現了解放軍的行動。為了爭取時間,部隊在遵化改為白天行軍,車隊揚起滿天塵土,被敵機發現目標,幾次在上空盤旋掃射。在遵化附近,林彪的吉普車曾被機槍子彈打中,羅榮桓的車就在後面,車隊停下,他們和大家一起疏散臥倒,幾米外的地上被子彈打得濺起一撮撮塵土。

  野司的指揮機關十二月五日到達遵化。翌日,有關人員與中共冀東區黨委成員會面,研究了當地社會情況。十二月七日野司進駐薊縣孟家樓。

  就在東北野戰軍部署進關的同時,風雨飄搖之中的蔣介石和傅作義卻是同床異夢,各有各的打算。東北解放後,蔣介石估計華北亦將不保,為應付徐蚌大戰,保住東南殘局,他主張放棄平津。他以封傅為東南軍政長官為餌,建議傅率部南下。但是傅作義一方面對蔣慣於吞併異己懷有戒心,一方面感到自己擁有幾十萬大軍,在華北總還能支撐一個局面;而他估計解放軍至少需要三個月才能入關,因此不願南撤。而傅部暫守平津,可使蔣介石取得部署長江防線、組織新兵的時間,對蔣亦屬有利。經過反復籌商,蔣、傅乃決定採取「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變」的方針,從十一月中旬開始,將全部兵力六十萬人收縮于北平、天津、張家口、唐山、塘沽等地,在長約六百餘公里的交通線上擺成一字長蛇陣。針對這一情況,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迅速開向北平附近,另八個縱隊在冀東集結;華北第三兵團奉命撤圍歸綏,第一兵團奉命停攻太原;十一月二十七日,毛澤東命令東北先遣兵團及華北第二、第三兵團切斷平張線,包圍柴溝堡、懷來、張家口、宣化等點,以抓住傅系,拖住蔣系。

  ①國民黨對淮海戰役的稱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