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榮桓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羅榮桓聽著同志們議論,親眼看到這支快垮的部隊終於又振作起來,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他在一九五七年回顧在我軍建軍史上這一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時寫道:「三灣改編,實際上是我軍的新生,正是從這時開始,確定了黨對軍隊的領導。當時,如果不是毛澤東同志英明地解決了這個根本性的命題,那麼,這支部隊便不會有政治靈魂,不會有明確的行動綱領,舊式軍隊的習氣,農民的自由散漫作風,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結果即使不被強大的敵人消滅,也只能變成流寇。當然,三灣改編也只是開始奠定了新型的革命軍隊的基礎,政治上、思想上的徹底改造,是一個長期鬥爭的過程。」從此,羅榮桓便積極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這一創建新型革命軍隊的全部過程。 十月三日,部隊由三灣出發,當天下午到達寧岡縣的古城。 甯岡是深山之中天高皇帝遠的偏僻小縣。它歷來是被壓迫的農民結義嘯聚的場所。民國以來,朱聾子的義軍①,出沒其間;後來,王佐、袁文才又繼之而起,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互相呼應,殺富濟貧。 ①民國初期,井岡山地區活動的農民武裝首領 寧岡的古城,又名老三街,曾經是縣治所在地,位於深山之中,只有一條短短的石板路,荒涼破敗,人煙稀少。 曾經作為縣治的古城尚且如此荒僻,山上更可想而知。眼看著要在這樣的地方安家,那些思想動搖的軍官,心裡不禁涼了半截。這時,又有幾十人請了「長假」。其中有些人以後仍然堅持了革命,有的卻消極起來,甚至當了叛徒。 後來,羅榮桓曾將部分人因吃不了苦而動搖離隊的過程稱為「自然淘汰」。經過這一淘汰,部隊已不足千人,但它卻更為精粹了。 §進軍井岡山 部隊進駐古城的當天,毛澤東在文昌宮裡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決定聯絡王佐、袁文才部隊,爭取在袁、王駐地井岡山安家。在會議上,毛澤東指出,現在黨在部隊裡還沒有紮根。為了把支部建到連上,各單位要積極吸收先進分子入黨。羅榮桓出席了這次會議。 十月七日,部隊從古城出發,當天下午,到達茅坪一帶。這裡已是井岡山腳下了。 部隊駐下後,立即建立留守處和後方醫院,安置傷員。為了揭穿國民黨製造的共產黨已被消滅的謊言,擴大工農革命軍的影響,並對羅霄山脈中段地區作社會調查十月十日左右,毛澤東決定部隊沿湘贛邊界南下進行遊擊活動。因為郭亮在北伐時期曾任湖南總工會主席,在群眾中有很高聲望,部隊向湖南邊界活動,即以「郭亮團長」的名義,到處貼佈告,刷標語。羅榮桓在行軍中親自提了石灰桶子,拿著用筍殼和棕毛纏起的筆,和戰士們一道在牆上書寫「打倒蔣介石!」「打倒新軍閥!」「打倒土豪劣紳!」「打倒帝國主義!」等標語。 部隊經寧岡大隴、湖南酃縣十都,十月中旬到達酃縣水口。 第二天晚上,羅榮桓和各連的黨代表都到團部駐地葉家祠堂的樓上,參加了由毛澤東親自主持的全團第一批新黨員歐陽健、賴毅、李恒、鄢輝等六人的入黨儀式。儀式結束後,毛澤東要求各連黨代表都要積極培養發展新黨員,照這個樣子給新黨員舉行入黨宣誓。 幾天後,茶陵方向有兩團敵軍向水口移動。前委決定兵分兩路。由團長陳浩、團黨代表何挺穎等率第一營二連、三連為一路,經安仁襲擾茶陵,毛澤東率領第三營、第一營一連和團部特務連繼續沿湘贛邊界南下。 仿效毛澤東已做出的榜樣,在途中,羅榮桓除做宣傳工作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連隊建黨上面。當時,特務連除羅榮桓、曾士峨和副連長張宗遜外,一個黨員也沒有。為了迅速在連隊建立黨支部,羅榮桓行軍時一面幫助戰士們背槍,一面同他們拉家常,瞭解情況,物色和培養發展對象。很快,羅榮桓熟悉了全連每一個戰士的經歷、家庭和思想狀況,並從中選擇了八名發展對象,讓他們填寫了入黨表格。 十月二十二日,部隊進駐江西省遂川縣的大汾。晚上,特務連在一個閣樓上舉行了第一次入黨宣誓儀式。在會場的一側放了一張方桌,桌沿壓了一張紅紙,紅紙一直垂到地面,上面用毛筆寫C.C.P 三個英文字母和入黨誓詞:「犧牲個人,嚴守秘密,階級鬥爭,努力革命,服從黨紀,永不叛黨。」在紅紙上面壓著一盞油燈。在方桌前面放了幾張破舊的條凳。 羅榮桓早早就來到會場,他招呼那八位新黨員在條凳上就坐。不一會,毛澤東在曾士峨、張宗遜陪同下也來到了會場。 這時,夜幕已經降臨。羅榮桓點起了油燈。那燈光緩緩地跳動,映著桌上的紅紙,泛著紅光,使人感到十分溫暖。 入黨儀式開始。羅榮桓首先解釋了C.C.P 三個字母就是英文的「中國共產黨」的縮寫,又講解了六句誓詞的意義。接著,他請八位新黨員逐個談了自己的經歷和入黨動機,然後,他請毛澤東帶領大家宣誓。黨員們都站起來,舉起右手,隨著毛澤東逐句誦讀誓詞。聲音粗獷而又堅定,使這簡單樸素的入黨儀式顯得非常莊嚴。 儀式結束後,羅榮桓請毛澤東講話。毛澤東聽到這八位同志對党的認識、入黨動機都談得比較好,很高興。他點點頭,對大家說: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共產黨員了。共產黨員現在要為推翻地主豪紳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將來要為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奮鬥。你們在群眾中要發揮模範作用、先鋒作用和骨幹作用。要緊密地團結群眾,及時向組織反映部隊情況…… 毛澤東和羅榮桓等黨代表在水口、大汾等地發展了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批士兵黨員,有了這批黨員,「支部建在連上」才開始落到了實處。對於這件事,羅榮桓非常重視,給予很高的評價。他在一九五六年回憶道:「党的支部建在連上,小組深入到班排,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但是從總結歷史經驗來看,意義是偉大的。大革命時期的國民革命軍中,也有些黨代表是共產黨人,有的部隊也有我們黨的組織,但並沒有把黨的基層組織深入到連隊去。陳獨秀不重視軍事工作,甚至反對軍事工作,放棄黨對軍隊的領導,致使後來黨代表都被趕出來了,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建立黨的基礎……毛主席提出支部建立在連上,小組設在班排,與群眾直接聯繫,這對於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起了決定的作用。」 散會後,羅榮桓、曾士峨和張宗遜將毛澤東送走,然後又分頭到各排查鋪。當他們回連部時,地上已經凝結了一層濃重的露水。羅榮桓打開線毯鋪在地上,招呼曾士峨、張宗遜躺下。三個人擠在一起又回顧了這一天的工作,對明天的工作進行了安排。等他們入睡的時候,雞已經叫了頭遍。 羅榮桓剛剛睡著,忽然被一陣槍聲驚醒,他們三人一躍而起,立即招呼緊急集合,把部隊帶出了村。這時天已拂曉,只聽得四下槍聲不斷,但是敵情不明。後來才知道,敵人是當地反動武裝肖家璧的靖衛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