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徽因傳 | 上頁 下頁
八三


  1939年35歲
  年初,因日機轟炸,林徽因一家搬至郊區龍泉鎮麥地村。
  2月5日,發表散文《彼此》。
  6月28日,發表詩《除夕看花》。
  冬,梁思成、劉敦楨等去雲南、四川、陝西、西康等地作古建築考察,林徽因為雲南大學設計女生宿舍。

  1940年36歲
  初冬,營造學社隨史語所入川,林徽因一家亦遷四川南溪縣李莊鎮上壩村。不久,林徽因肺病復發,從此抱病臥床四年。

  1941年37歲
  在李莊鎮。
  春,三弟恒在對日作戰中身亡。

  1942年38歲
  在李莊鎮。
  春,作詩《一天》。
  是年,梁思成接受國立編譯館委託,編寫《中國建築史》,林徽因為寫作《中國建築史》抱病閱讀二十四史,作資料準備。她寫了該書的第七章,五代、宋、遼、金部分,並承擔了全部書稿的校閱和補充工作。
  11月4日,費正清、陶孟和從重慶溯江而上,去李莊訪問林徽因、梁思成。

  1944年40歲
  在李莊鎮。
  是年,作詩《十一月的小村》、《憂鬱》、《哭三弟恒》。
  是年,費慰梅到李莊訪問林徽因。

  1945年41歲
  在李莊鎮。
  8月,日本侵略者宣佈無條件投降。
  是年,梁思成陪林徽因到重慶檢查身體,大夫告訴思成,徽因將不久于人世。

  1946年42歲
  2月,林徽因在費慰梅陪同下乘機去昆明拜會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建議清華大學增設建築系,住唐繼堯後山祖居一座花園別墅,與張莫若、錢端升、金嶽霖等舊友重聚。
  7月31目,同西南聯大教工由重慶乘機返回北平。為清華大學設計勝因院教師住宅。
  10月,梁思成應聘赴美耶魯大學作訪問教授。
  11月24日,發表散文《一片陽光》。
  是年,作詩《對殘枝》、《對北門街園子》。

  1947年43歲
  夏,飽經歐戰浸染的蕭乾,由上海來清華園探望林徽因,二人長談七年來各自的經歷。
  是年,作詩《給秋天》、《人生》、《展緩》、《病中雜詩·小詩(一)、小詩(二)、寫給我的大姊、惡劣的心緒》。
  12月,做腎切除手術。

  1948年44歲
  2月18日,作詩《我們的雄雞》。
  2至5月,發表詩《空虛的薄暮》、《昆明即景》、《年青的歌》、《病中雜詩九首》、《哭三弟恒》。
  11月,國民黨當局迫使北平高校南遷。清華園展開反遷校鬥爭,林徽因說:「我們不做中國的『白俄』。」
  是年,大軍攻城前夕,張奚若帶兩名解放軍到林徽因家,請梁、林劃出保護古建築目標,為此深感新政權對他們的信任。
  是年,叔林天民故。

  1949年45歲
  北平解放,林徽因被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一級教授。
  2月,為百萬大軍揮師南下,與梁思成等編印《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
  春,送女兒再冰參加南下工作團。
  7月,政協籌委會決定把國徽設計任務交給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清華大學由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暢中等七人參加設計工作。

  1950年46歲
  6月,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設計的國徽圖案完成並在中南海懷仁堂評選,經周總理廣泛徵求意見,清華小組設計圖案以佈局嚴謹、構圖莊重而中選。
  6月23日,林徽因被特邀參加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
  9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佈國徽圖案命令。
  是年,林徽因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提出修建「城牆公園」設想。
  是年,妹燕玉故。

  1951年47歲
  是年,為挽救瀕於停業的景泰藍傳統工藝,抱病與高莊、莫宗江、常莎娜、錢美華、孫君蓮深入工廠做調查研究,並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穎圖案,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蘇聯文化代表團」獻上一批禮品,深受與會人員歡迎。

  1952年48歲
  是年,梁思成、劉開渠主持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林徽因被任命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委員會委員,抱病參加設計工作,與助手關肇鄴一起,經過認真推敲,反復研究,終於完成了須彌座的圖案設計。
  5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建設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譯了《蘇聯衛國戰爭被毀地區之重建》一書,並由上海龍門書局印行,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借鑒。
  是年,應《新觀察》雜誌之約,撰寫了《中山堂》、《北海公園》、《天壇》、《頤和園》、《雍和宮》、《故宮》等一組介紹我國古建築的文章。

  1953年49歲
  10月,當選為建築學會理事;並任《建築學報》編委。
  是年,被邀參加第二屆全國文代會,江豐在美術家協會的報告上,對林徽因和清華小組挽救景泰藍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1954年50歲
  6月,林徽因當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秋,林徽因不抵郊外風寒,由清華園搬到城裡去住。不久,因病情惡化住同仁醫院。

  1955年51歲
  4月1日6時20分,病逝於同仁醫院。
  4月2日,《北京日報》發表訃告,治喪委員會由張奚若、周培源、錢端升、錢偉長、金嶽霖等13人組成。
  4月3日在金魚胡同賢良寺舉行追悼會,遺體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