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紀實 > 廖漢生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第十五章 解放青海(6)


  §剿匪平暴

  青海的迅速解放,使長達40年的馬氏家族統治傾刻之間土崩瓦解,數以萬計的馬家兵如樹倒猢猻散。但是,反動殘餘勢力並不甘心滅亡。

  早在馬步芳逃離西寧時,其子馬繼援曾召集部下密談,寫指示信,暗授策變機宜:戰馬變耕馬,刀槍埋地下,伺機而動,捲土重來。

  1949年10月,在馬家老窩甘肅臨夏發生了暴亂,我1軍抽調1師開赴臨夏協同兄弟部隊剿匪平暴。經過兩個月的連續清剿,撲滅了匪亂,勝利完成了任務,於年底前班師青海。

  當1師還在甘肅臨夏剿匪之際,青海的反動殘餘勢力以馬家上層軍官、惡霸地主、反動宗教上層分子為主,糾合逃入鄉間的散兵游勇,欺騙、裹脅一些回族群眾,掀起了蓄謀已久的反革命武裝暴亂。

  12月5日,我軍解放西寧僅三個月,馬英、馬成彪兩股匪徒首先向我發難作亂。

  馬英原系青馬騎兵第8師師長,我軍解放西寧後,他曾迫于形勢向軍管會登記,不久跑回家鄉。5日這天,馬英糾合5000餘眾將大通縣城、橋頭鎮及附近的我縣、區政府和部隊駐地包圍,進行瘋狂的衝擊。

  與此同時,馬成彪糾合1200餘眾在門源縣作亂,次日攻陷門源縣城,我政府副縣長翟洪儒等40餘人全部犧牲。

  隨後,反革命武裝暴亂迅速漫延,小峽、湟中、循化、化隆等地相繼發生股匪暴亂。一時間,各地匪亂四起,大有黑雲壓城之勢。他們圍攻縣城重鎮,襲擊部隊,搗毀黨政機關,殘殺我軍地人員,甚至砍頭剁腳,剖腹挖心,割舌剜眼,陳屍曠野,其暴行令人慘不忍睹。

  此時,我軍尚未完全站穩腳跟,邊遠地區尚未完全解放,新生的人民政權尚未完全建立和鞏固。反革命暴亂的策劃者和組織者企圖趁此時機,推翻人民政權,復辟其反動統治。他們狂妄叫囂:「要把共產黨、解放軍趕出青海!」

  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軍政委員會、第1軍暨青海軍區動員全省黨政軍民開展剿匪平暴的群眾性鬥爭,給反革命武裝暴亂以堅決有力的回擊。

  軍部接到3師9團關於大通縣城、橋頭鎮被圍遇險的報告,立即派3師師長興中率該師7團和軍直偵察連乘汽車緊急馳援,接著加派2師6團和軍炮兵營增援,擊退了數幹匪眾,解除了大通、橋頭之圍,而後對參與作亂的股匪進行清剿,將其一部殲滅、大部擊散。

  匪首馬英再次糾合600餘人進犯橋頭,2師騎兵營從湟中趕來配合6團1營將匪擊潰,殲其200餘人。戰士們從一具矮胖匪屍上搜出馬英的水晶私章和金條,證實匪首馬匪已被擊斃。《青海日報》報道了「頑固不悟反人民的下場,匪首馬英被我擊斃」的消息,在社會上引起相當大的震動,震攝了其他股匪,鼓舞了剿匪平暴的各族軍民。我軍主力乘勝進剿在門源作亂的馬成彪股匪,收復門源縣城。

  在大通、橋頭剿匪的同時,2師5團圍殲了進佔西寧東邊平邑、小峽地區的股匪,擊斃匪首韓靜如。接著2師5團與師騎兵營配合,將作亂煌中的哲馬祿、馬彥股匪大部殲滅,收復湟中縣城。

  在化隆、循化等地原青馬騎兵14旅旅長馬成賢、100師師長譚呈祥、新編軍參謀長馬忠義、偽西寧市市長韓進祿等匪首密謀重新組織新編第82軍。

  我以回師青海的第1師及2師6團連續清剿,將馬成賢股匪大部殲滅,並以軍事進剿與政治爭取相結合,迫使馬忠義、韓進祿、馬希統、馬全彪等匪首向我軍投降。

  1950年1月,為了更有力地打擊流竄作亂的股匪,軍黨委決定組建騎兵團,賀炳炎軍長和我等軍的領導同志帶頭把自己的乘騎交出來,並以原軍和各師騎兵營為基礎,迅速組建了騎兵團,執行機動剿匪任務,深入草原、沙漠追殲殘匪。

  剿匪平暴是一場尖銳複雜的軍事鬥爭與政治鬥爭。反革命暴亂的發動者利用歷史遺留的民族矛盾,造謠污蔑「解放軍是漢人的軍隊,要殺回滅教。」竭力煽動民族仇視心理,一時間欺騙、裹脅了不少回族群眾。

  部隊在執行剿匪平暴任務時,碰到了前所未遇的困難,既有堅持反動立場的匪徒進行頑抗,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對我圍攻,甚至有一些身背吃奶娃娃的回族婦女也手舉鐮刀,沖著我們的戰士叫喊:「殺呀,殺呀!」

  面對這種複雜的情況,部隊的思想認識不完全統一。一些戰士本來就對我們的同志慘遭殺戳而悲憤萬分,看到對我軍喊「殺」的人更加火冒三丈,真想端起槍來痛痛快快地還擊。從基層不斷傳來「以血還血」、「以刀對刀」的強烈要求。

  軍黨委立即召集會議,及時掌握部隊的思想動態,反復強調必須堅決執行黨的民族、宗教、統一戰線等一系列政策,必須堅決執行我軍的群眾紀律。

  對那些朝我軍喊殺的回族群眾怎麼辦?我在軍黨委會上作了回答:「我們一些同志被殺了,我們心裡難過,氣憤,於是有人主張以流血對流血,報復一下子。我說這樣不行。假如我們採取同樣的報復行動,不講政策,不加區別,我們就會失去群眾,結果流血會更多,軍隊流血,群眾也流血。我們必須堅持對部隊指戰員、對當地各族群眾進行反復、耐心的宣傳和解釋工作,嚴格地、模範地執行政策紀律,以我們的實際行動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