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傳記·紀實 > 廖漢生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第十二章 轉戰陝北(6)


  祝捷大會後,周恩來副主席和彭總召集野戰部隊的旅以上幹部開會,總結撤出延安以來的戰鬥情況,研究下一階段任務。我縱在安塞休整期間召開了戰鬥總結會、烈士追悼會、英模表彰會,認真總結作戰經驗教訓,整頓群眾紀律,補充了一大批從敵31旅、167旅解放過來的戰士。

  總結三戰三捷的勝利,使我們對今後西北戰場的作戰方針的認識更加明確了,執行更加自覺了,對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蔣介石、胡宗南的進攻更有信心了。指戰員信心百倍,鬥志高昂,決心發揚黨中央對西北我軍提出的「堅決戰鬥的精神」,再接再勵,奪取更大的勝利。

  在安塞休整期間,我們按照彭總指令對部隊進行作風紀律整頓,嚴格檢查違反群眾紀律的行為。部隊撤離延安後,有一些人存在著忽視群眾紀律的錯誤思想。特別是當我軍打了勝仗後,駐地老百姓把家裡的雞子、羊子和一些生活用品送給我軍,說「你們都拿去吧,要不也要被胡兒子糟蹋光了!」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錯誤地認為:「寧叫我軍用光,也不留給敵人掠奪。」亂拿亂用老百姓的東西。

   對於這些問題,彭總極為重視,責令嚴肅懲處,不容姑息,並要求一刻也不放鬆教育。我縱把整頓作風紀律作為思想、政治整訓的重要內容,認真查處違犯群眾紀律的人和事,對部隊進行普遍的教育,強調沒有陝北人民的支持,我軍就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不可能在這裡生存下去。陝北人民心向著我黨我軍,痛恨國民黨軍的燒殺劫掠,積極支持我軍,為我軍封鎖消息,送來南瓜、小米,安置傷員病號,表現出鮮明的愛憎。

  §轉折點

  在我軍同胡宗南集團作戰期間,寧夏、青海的馬家軍從西面侵佔了隴東、三邊地區。胡宗南集團的進攻被初步遏止後,西北野戰部隊於5月下旬從安塞揮師西進,發動隴東戰役。

  我縱首克蔣台,全殲敵81師179團,接著協同兄弟部隊再克環縣,給甯馬81師殲滅性打擊。

  6月下旬野戰部隊乘勝北上,發動三邊戰役,攻佔定邊、安邊、鹽池,收復整個三邊地區。進入1947年7月,戰爭形勢發生了重大轉折。

  國民黨發動的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在全面進攻被粉碎之後,重點進攻亦受挫折,反動統治走向崩潰。蔣介石於7月間頒佈了所謂「戡平共匪叛亂總動員令」。這個「戡亂令」此後一直施行了40多年,並沒能挽救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徹底失敗,後來它又成為阻礙祖國統一和臺灣與大陸「三通」的障礙,直到1991年5月才不得不宣佈終止。

  與此相反,人民解放戰爭在進行了一年後開始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中央前委在靖邊縣小河村開會,總結解放戰爭一年來的形勢,提出第二年將舉行全國性反攻的基本任務。中央決定西北我軍出擊榆林,調動胡宗南主力北上,配合晉冀魯豫的太嶽部隊挺進豫西。

  同時,為了統一和加強西北解放戰爭前後方工作的領導,中央決定將西北戰場分為前後方兩個攤子,由彭德懷、賀龍、習仲勳共同經略。西北野戰部隊正式定名為西北人民解放軍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宗遜任副司令員、習仲勳任副政委,成立了以彭德懷為書記的中共西北野戰軍前委。晉綏軍區第3縱隊在這時由許光達率領調過河西,編入西北野戰軍。賀龍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統一領導陝甘寧和晉綏兩區地方部隊及後方工作。習仲勳任中共西北局書記,主持地方黨的工作。

  我1縱隊領導成員也有所變動,張宗遜去野司任職,賀炳炎接任縱隊司令員。根據中央通知,我們建立了縱隊黨委會,進一步加強黨在部隊中的領導。我擔任了縱隊黨委書記。

  1947年陝北大旱,許多地方顆粒無收,加上胡馬軍隊的大肆洗劫,搞得老百姓生活很苦,我軍吃飯也很成問題。我們常常處於斷糧狀態,主要吃南瓜和南瓜葉子,有時只能吃當作馬料的黑豆,把黑豆壓扁與粗糠、野菜熬成糊糊,陝北老百姓叫它「錢錢飯」,即使是這樣的東西也不能吃飽。

   糧食成了制約我軍繼續在陝北生存、行動、戰鬥的大問題。因此黨中央、毛主席叫賀老總掛帥抓後方,搞糧食,保障野戰軍的作戰。賀老總動員晉西北人民勒緊腰帶,摳出小米子,用毛驢一馱子一馱子地給我們運來。為了運這些糧食,晉西北的毛驢都不知累死了多少!我軍北上打榆林,背的就是賀老總從晉西北運來的小米子。

  打榆林前,我們迎來了南昌起義暨人民軍隊建軍20周年紀念日。

  每年的8月1日,我們總要搞一些紀念活動,也還要盡可能改善一下伙食。可是1947年的這一天,我們什麼吃的也沒有了。縱隊司令員賀炳炎拉上我,說:「走,我倆個去打野雞吃。」

  我的眼睛色盲,分辨不清綠樹從中的野雞。賀炳炎的眼睛好,但只有一隻左手,打槍受限制。賀炳炎提議:「我來看,你來打。」

  我倆漫山遍野地轉了半天,總算打到一隻野雞,拿回去下到鍋裡,又到縱隊衛生部要了一撮鹽,就這樣過了一個建軍節。

  下午,縱隊直屬隊召開紀念大會,我在大會上講了人民軍隊和我縱隊的光榮鬥爭歷史,講了全國解放戰爭和西北戰場的勝利發展形勢,為即將開始的榆林戰役作了政治動員。

  8月3日,我縱出發去打榆林。

  榆林城位於晉陝綏邊界地區,瀕臨長城和沙漠,是敵人在我邊區北面的戰略要地,由鄧寶珊部第22軍和胡宗南部第28旅及保安隊共15000人駐守。

  從8月6日起,西北野戰軍集中1、2、3縱隊和教導旅、新4旅及警備第4、第6團掃除外圍,包圍榆林城。10日到11日連續兩天爆破登城,但未能成功。

  榆林被圍後,蔣介石飛赴延安督令胡宗南主力北上救援,敵36師沿長城外側的沙漠地帶避開我軍阻援部隊,快速插到榆林。我軍見榆林一時難攻,且調動敵主力北上目的已經達到,遂撤下來轉至榆林與佳縣之間待機。

  這時,賀龍、習仲勳率西北局和陝甘寧邊區後方機關向黃河東岸的晉綏邊區轉移,並借機誘使敵人誤以為我黨中央和野戰軍主力將撤離陝北。胡宗南急令29軍軍長劉戡率五個旅北上、36師南下,夾擊我軍于黃河與無定河之間的狹小地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