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大釗 | 上頁 下頁
三四


  為李大釗營葬,也經過一場尖銳的鬥爭。李大釗的靈柩,一直停放在妙光閣浙寺內。1933年4月,我黨通過李大釗的生前好友和北京大學的師生,發起為他舉行公葬。為公葬捐款的名流學者多達100餘人,其中有魯迅、李四光等。4月23日清晨,靈柩從浙寺出發,送葬的人越來越多,沿途並有不少的團體攔靈公祭。到達西單時,送葬的人流一眼望不到頭,花圈數不清,挽聯也數不清。高舉在最前面的北京青年送的一副挽聯是:

  為革命而奮鬥,為革命而犧牲,死固無恨;
  在壓迫下生活,在壓迫下呻吟,生者何堪!

  送葬隊伍喊起了「李大釗先烈精神不死!」「共產黨萬歲!」等口號,唱起了悲壯的《國際歌》。隊伍莊嚴地向前行進。

  國民黨反動派對李大釗及其巨大影響的仇視和恐懼,即使在他死去的第6個年頭,也是有甚無已。當送葬的隊伍行至西四時,便遭到了反動軍警、特務的開槍襲擊,並且,因這次公葬,被蔣介石的憲兵三團追究,幾個月內,成千青年先後被捕,在北京獄內被殺害的就達400多人,文學家洪靈菲在這次血案中慘遭殺害。

  雖然遭到半路襲擊,但靈柩隊伍仍繼續行進,一直送到香山附近的萬安公墓時,我黨送來一塊刻著鐮刀斧頭的墓碑。在那艱苦的歲月裡,這塊好不容易送出城來的珍貴的石碑,代表了多少共產黨員赤誠的心意。但在當時,它卻只能與李大釗同埋於地下,而墓前豎立的卻是劉半農書寫的墓碑。

  李大釗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寫的文章不少。這些文章經過無數周折,直到1939才出版了一本《守常全集》。魯迅先生在1933年為《守常全集》題記的文章中說:「一是他的理論,在現在看來,當然未必精當的;二是雖然如此,他的遺文都將永住,因為這是先驅者的遺產,革命史上的豐碑。」又說:「一切死的和活的騙子的一疊疊的集子,不是已經倒塌下來,連商人也『不顧血本』的只收二三成了麼?」魯迅的評論多麼精彩!歷史是無情的,騙人的東西終將被人民拋棄,而真實的和真誠的作品,雖然並不完美,卻將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李大釗的革命精神十分可貴。他一心為黨,一心為人民,他為革命忠心耿耿,奮鬥一生,他用自己的全部言行,最後用自己的鮮血來實現了自己的箴言:

  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