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伯渠傳 | 上頁 下頁
九八


  十二月三日,林伯渠由綏德雷家溝去米脂楊家溝,因交通不便,黃昏時趕到雷家坪,當晚就住在這個六、七十戶人家的山村。他一到村,就找農會幹部和貧雇農談話。消息象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就傳遍全村,老鄉們紛紛前來看望林主席,把窯洞擠得滿滿的。大家見到林主席,猶如見到親人一般。林伯渠和他們傾心交談,詢問土改、生產和生活情況,徵求對政府的意見。老鄉們一一作了回答,還反映了個別區鄉幹部以權謀私,以及負擔不合理、買賣不公平等方面的事實。林伯渠不時拿出筆把重要的問題記下來。他告訴村幹部和老鄉們說:陝北戰場和全國其他戰場一樣,打了很多勝仗,蔣介石已經走下坡路了,解放全中國的日子不會太遠了。要求大家在土改中要按黨的政策辦事,要搞好明春的生產準備工作,要積極支援前線。談話一直到深夜,大家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十二月八日至十四日,林伯渠參加了黨中央在楊家溝召開的土改座談會。據林的日記記載,在此期間,他提出過許多問題,諸如「貧雇農路線與對中農政策」,「貧雇農應掌握領導權,但如何團結中農?」「怎樣劃分階級?」「不可以生活狀態劃分階級。地富分界以勞動為主要標準。」對土改運動中出現的「左」傾錯誤,他寫道:「十股濤頭一股差,須有除一股之決心」,等等。雖然文字極簡,但言簡意賅,態度明朗。

  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林伯渠出席中共中央在楊家溝召開的「十二月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陸定一、彭德懷、賀龍、林伯渠、張宗遜、習仲勳、馬明方、張德生、甘泗淇、王維舟,李井泉、謝覺哉、李維漢等十九人。這次會議批評了土改中的「左」的錯誤,毛澤東在會上作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系統地提出了打倒蔣介石反動統治集團、建立新民主主義中國的綱領,在政治上、思想上、政策上為奪取全國勝利作了重要準備。林伯渠在會議上發言說:「中央土地會議後,我們在興縣開了會,以後又在義合開了會。河東河西工作,大體上前者有些『左』,後者有些右。但這是有原因的。晉綏在對化形地主、中農問題上,在群眾發動後有些因不易掌握而發生偏差,但其工作方向我認為是很對的。」「團結中農的問題,在義合會議上沒有明確提出」,因而「發生偏向」。在談到三三制政策時,他說「李鼎銘參加邊區政府還是對的。關中的黨外人士在這次戰爭中也表現很好。」

  十二月二十九日,林伯渠由楊家溝又返回綏德縣雷家溝。一九四八年二月間,他在邊區參議會常駐議員和邊區政府委員聯席(擴大)會議上,作了《革命戰爭中一年來的政府工作》的報告,總結了一年來政府工作所取得的偉大成績,如動員大批青年參軍,地方遊擊隊發展三倍以上,動員和組織六千六百三十三副擔架,五千四百四十頭牲口隨軍出征。還組織臨時擔架一萬五千五百八十二副,縫製軍鞋五十八萬四千餘雙,運送大量軍糧和馬草,保證了前線的需要。他根據西北人民解放軍野戰兵團,經過兩個多月的政治軍事訓練後,已經轉入外線作戰的大好形勢,特別提出了「恢復經濟,解放大西北」的新的戰鬥任務。

  在人民解放戰爭轉入全面反攻的形勢下,三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人民解放軍總部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陸定一等同志,由吳堡縣的川口東渡黃河,離開陝北,前往華北。林伯渠于十八日,專程前往送行。毛澤東就領導者如何掌握工作的主動性問題、土地問題、民族問題、城市問題、工商業問題等,和他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

  在送別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離開陝北以後,西北局、聯防司令部、邊區政府許多領導同志又都前來雷家溝祝賀林伯渠六十二歲生日。剛從隴東回來的謝懷德先到,林伯渠一見到他就說:「我想給你談件事。一九四二年我在甘泉、富縣檢查工作時,說你們富縣的群眾工作不如甘泉的群眾工作做得好,這個批評錯了。實踐證明,工作好不好,在去年到今年的自衛戰爭中得到了考驗,富縣是個半老區,群眾工作做得很好,這說明我當時的批評不符合事實,請你一定向秦力生和縣裡全體幹部、群眾說清楚這個情況,表示我的道歉。」事隔六年了,林伯渠還把這件事記在心裡,謝懷德聽了非常感動,急忙說:「林老,今天您過生日,咱們不談這個。再說,我們的工作也確實有缺點。」林伯渠又認真地說:「這不是你我個人的問題。對工作,對我自己,必須有實事求是的嚴肅態度。」林伯渠這種嚴以律己的崇高品德,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當時曾傳為佳話。

  --------
  ①② 《訪問謝懷德談話記錄》,1979年。

  四月上旬,林伯渠赴綏德分區檢查生產救災工作,發現綏德分區在救災中,為不餓死人,已經移民近四萬人,而移往河東的萬余人中,有一部分已經難以安置;延川縣因安置了綏德縣的二百戶移民,使該縣永坪等地災民約六十戶又不得不另移他地。在佳北及鎮川、橫山,米脂等縣災情嚴重的地區,由於災民移走過多,勞力大減,已發生土地荒蕪現象。根據不移走沒飯吃、移走又荒蕪土地這一具體矛盾,以及河東、延川等地不能再去移民的情況,林伯渠當即指示綏德分區不應再向外移民,各級領導要把力量放在組織群眾生產上,依據災區具體情況,有計劃地組織勞動力,解決災民吃糧、籽種等困難,完成春耕任務,生產自救,縮短災荒時間。

  為克服把救災工作的重心轉入組織生產可能遇到的困難,林伯渠指示各級領導一定要注意克服官僚主義,時刻關心群眾的利益。他向專署的領導同志說,我們的任何工作如果不是為群眾著想,就會引起群眾不滿。他說:「昨天下午我在街上看到貿易公司的營業部,那時街上還有很多人趕集做買賣,它卻早早關了門。貿易公司廉價出售各種必需品,原是為了便利群眾,就應該多開幾個鐘頭的門,讓群眾多買一些,多給群眾以方便才對,否則就會引起群眾的不滿。」

  --------
  《林主席關於生產救災工作的指示》,《群眾日報》,1948年4月22日。

  西北野戰軍在轉入外線作戰以後,一九四八年二三月間,在宜川、瓦子街一舉殲敵兩萬八千五百多人,迫使延安守敵棄城南逃。四月二十二日,我西北人民解放軍收復延安。經過一年一月零三天,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林伯渠十分高興,他立即發表談話,指出民主聖地延安之收復,是西北軍民力量空前強大與宜瓦戰役的直接結果,它標誌著整個大西北全部的徹底的勝利已為時不遠了。五月十一日,林伯渠率領邊區政府勝利返回延安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