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林彪的這一生 | 上頁 下頁
四八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以林彪為首的總前委決定以迅速奔襲的行動,大膽插入北平、天津及其外圍各點之間和側後,完成對敵人的分割和包圍,並以主力指向天津、塘沽、唐山地區。

  從12月12日至24日,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展開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攻勢和穿插動作。首先,三縱、五縱、十一縱於17日包圍北平,一縱、六縱、十縱和華北七縱切斷了平、津之間的聯繫,二縱、七縱、八縱、九縱、十二縱共五個縱隊及特種兵主力完成了對天津的包圍;其次,華北十九兵團攻佔新保安,消滅了傅作義的摩托化「王牌軍」三十五軍,華北二十兵團和東北四縱攻克張家口,把傅作義的十一兵團聚殲于風雪荒野之中。待到平、津兩地只剩下「一片孤城萬仞山」時,傅作義才從噩夢中醒來,發現自己中了計。

  新保安、張家口之戰切斷了傅作義西逃之路,但增大了敵人從天津方向海上東逃的可能性。林彪決定派劉亞樓再率五個軍二十二個師,從速攻佔天津。

  天津,昔日的繁華之都,這時候,已完全變成了一口巨大的城市棺材。一道護城河,一道電網,一條繞城而築、長達四十二公里的碉堡工事防禦線和市內幾千個明碉暗堡,已把天津變得水潑不進、鳥飛不進。敵守城部隊十三萬人在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的指揮下準備死守。

  1949年1月6日,林彪、羅榮桓簽署了戰前致陳長捷的一封信:

  陳長捷司令閣下:
  為著不使天津的工商業遭毀及和平居民不遭受戰爭的災害,我盼望你們仿效鄭洞國將軍的榜樣,命令守軍自動放下武器。如果你們能這樣做到,使天津未遭到戰爭破壞,那麼,你們就對國家對人民立了一功。
  ……我希望你在我之總攻擊未發動前,迅速派代表出來與我們商談。
  林彪
  羅榮桓
  1949年1月6日

  陳長捷拒絕放下武器。林彪忍無可忍,于14日指揮我軍發起總攻。經二十九個小時激戰,天津解放。

  天津易手,北平之敵就陷入百萬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中。戰爭的進展向傅作義提出了同樣一個問題:

  是戰?還是和?

  戰爭是雙方將士的鬥智、鬥勇、鬥力。揣摸、分析、判斷對方指揮員的作戰意圖、心理狀態是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

  天津攻克後,平津戰役前線指揮部作戰圖上的各色箭頭,都指向了北平。林彪等人「日思夜想」的人,就是傅作義。對這位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他的心態、意向、情緒,甚至起居、交際等情況,林彪瞭解得清清楚楚。聶榮臻對此曾寫道:

  北平的地下黨組織,在劉仁同志領導下,為了配合當時的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正積極進行著各種活動。他們利用各種關係,獲取了大量情報,源源不斷地供給平津戰役指揮部,使我們對敵情基本上做到了一清二楚。他們甚至通過傅作義的女兒、我地下黨員傅冬同志瞭解掌握傅作義將軍的各方面動態,勸她父親不要跟蔣介石走。

  傅作義將軍的神態、言談、情緒變化,傅冬同志都及時、準確地瞭解清楚,然後,每天通過地下電臺,向平津戰役指揮部報告。

  幾十年來,我打過許多仗,能夠如此及時地瞭解對方指揮官的動態,還是不多的。這對於我們做出正確判斷,下定正確決心,進行正確部署,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北平一戰是一盤沒有對手的弈戰,它註定是一面倒的結局。但是,對於如何解決坐困守死的幾十萬國民黨軍隊,平津戰役前線指揮部卻有不同看法。

  聶榮臻力主和平談判,通過改編的方式解決北平問題。他認為,「天津是北平唯一的海上退路。現在天津已被攻克,北平之敵成了困在陸地上的旱龍,饑餒疲憊,沒有轉機。根據北平地下黨組織提供的情報,傅作義在嚴峻局面的壓迫下可能考慮和平解決北平的問題。」

  羅榮桓贊許地點點頭,他對在地圖前踱來踱去的林彪說:「林總,聶總的意見是好的。北平是七朝古都、文化名城,又有幾百萬和平居民,如果戰火蔓延,勢必把整個北平城打得稀巴爛。玉石俱焚,太可惜了。況且,黨中央已決定定都北平,如果毀於戰火,對國家建設也沒有好處。」

  林彪臉上沒有表情。他仍在作戰室模型盤邊繞來繞去,慢條斯理地說:「你們的想法很好,不過,很可能是一個很美的幻想。」

  聶榮臻進一步解釋道:「在平津地區,我軍占絕對優勢。北平工事不強,守敵又是驚弓之鳥,如果在進行大量工作之後,傅作義仍然拒絕和平,我們掌握主動權,隨時可以打嘛。」

  「戰爭是獲取和平的最好途徑和最簡便的方法。和平談判根本是幻想,還是要靠打來解決。」林彪仍固執己見。

  聶榮臻無可奈何,最後只好直接向毛澤東發電,提出在打下天津之後,爭取和平解放北平。這是整個平津戰役期間,聶榮臻單獨給毛澤東發的唯一一份電報,也是三十多年後中央檔案館唯一查找不到的一份電報。為此,「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人別有用心地置疑歷史上是否真有這麼一份電報。但是,當年親手拍發這份電報的唐永健老人清楚地記得,電報發出後,聶榮臻天天追問他:「中央有沒有回電?」

  回電終於來了。毛澤東表示完全同意聶榮臻的提議。林彪見毛澤東已經表態,沒有再反對。但他習慣了戰場上的硝煙、炮火和廝殺,對談判桌上文縐縐的外交辭令、滿面笑容下的討價還價並不擅長,也不感興趣,便把和平談判的問題全部推給聶榮臻、羅榮桓處理。

  談判很快取得進展,經過三輪談判,雙方簽署了《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協議》。就在這時,平地風波,驟然而起。原因就出在用林彪名義發給傅作義的信上。

  1949年1月16日晚,在簽署協議後,林彪來到傅方代表鄧寶珊的住處,從大衣口袋裡掏出一封未封口的信,說:「請鄧先生將這封信交給傅先生。」鄧寶珊接過信便想看,但被林彪禁止:「請呆一會再看。」

  林彪走後,鄧寶珊掏信一看,禁不住大吃一驚。這是一封以林彪、羅榮桓名義發出的致傅作義的公開信,其措辭嚴厲、口氣強硬,如同最後通諜:

  傅作義將軍:

  貴將軍接受南京偽黨反動政府所謂剿匪戡亂之偽令,率領數十萬反動軍隊向著綏遠、察哈爾、河北、熱河及山西北部人民解放區和人民解放軍發動殘酷的進攻……,貴部軍行所至,屠殺人民,姦淫婦女,焚毀村莊,攘奪財物,無所不用其極。在貴軍管轄地區則壓迫工、農、兵、學、商,出糧、出稅、出力,敲骨吸髓,以供貴將軍及貴屬所謂戡亂剿匪之用。在貴將軍及貴屬統治之下,取消人民的一切自由權利,壓迫一切民主黨派及人民團體,使其喪失地位,壓迫青年學生們的愛國運動。貴將軍又複下令破壞保定公共建築及公用物資,炸毀北甯路灤河鐵橋,在北平城外平毀村莊,在北平城內逮捕無辜人民,斬伐風景樹木,拆毀古跡材料。貴將軍及貴屬在天津城內外之措施,亦複如此。本軍奉令征討,全為弔民伐罪。貴將軍不敢野戰。率領數十萬軍隊退入平津據城抵抗,使兩城人民受盡痛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