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劉伯承傳 | 上頁 下頁
三八


  11月13、14兩日,第一二九師在和順縣石拐鎮召開全師黨員、幹部會議,進行堅持華北抗戰的動員,劉伯承在會上作了動員報告。他傳達了毛澤東和八路軍總部的指示和決定,並部署了第一二九師和部隊的行動方向與任務。

  對於毛澤東的指示和總部的決定,他強調了必須結合實際理解它們的重要意義。指出:開展敵後遊擊戰爭,抗戰以來我們一直在強調,現在到了全面執行的時候了。目前日寇正忙於正面戰場的進攻,但是他們佔領的只有點和線,廣大鄉村尤其是山區還是「真空」地帶。國民黨軍隊幾乎全面撤遲,無力他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對日作戰和收拾那些趁火打劫的散兵、土匪和壓榨百姓的漢奸,建立一個較為安定的抗日的社會秩序。我們共產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和我們八路軍的英勇抗戰行動,模範的群眾紀律,特別是第一二九師出征以來連續取得了陽明堡、七亙村、廣陽等戰鬥的勝利,受到了群眾的擁護,這就使我們具備了大力發展遊擊戰爭的條件和時機。

  關於第一二九師各部隊的行動方向和任務,他宣佈了師軍政委員會的決定:全師化整為零,分散到各地活動,每個團的各個營都抽出一個連,組成工作團或遊擊支隊,到指定地點同中共地方組織、遊擊隊一起工作。

  這次會議是第一二九師開闢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一次具有開創意義的重要會議,史稱「石拐會議」。

  石拐會議後,劉伯承、張浩率師部移駐遼縣(今左權),跟晉冀豫省委商量了在開展遊擊戰爭過程中,軍隊與中共地方組織如何配合和協調行動等問題。隨後,全師的主力部隊分別在同蒲路東側、正太路南側和平漢路石家莊至磁縣段以西的地區展開。

  在這以前,當第一二九師主力剛到平定的時候,劉伯承就電令師參謀長倪志亮派遣秦基偉、賴際發等率領9個工作隊,每隊5至10人,到正太路南側太谷、壽陽、昔陽、和順等地,同中共當地組織相結合,組織起平定、榆次、太谷、壽陽等多支遊擊隊。l1月初,又派騎兵營挺進贊皇、臨城地區,協同楊秀峰領導的「冀西遊擊隊」(簡稱冀遊),開展冀西地區的遊擊戰爭。

  11月16日以後,各路部隊紛紛出動。師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窮、組織部長王新亭、宣傳部長劉志堅等,率領工作團和步兵分隊,分別到晉東南地區的沁縣、長治、陵川、晉城、武鄉、襄垣、平順、沁源、安澤、屯留等縣開展工作。這一帶屬山西省第三、第五行政區,薄一波任第三行政區主任,另一位共產黨員戎伍勝不久也到第五行政區任主任。這兩個行政區分屬犧盟會沁縣、長治兩個中心區,抗日救亡運動開展普遍,群眾基礎較好。桂幹生、張貽祥率領由教導團30多個幹部組成的遊擊支隊,到平(定)(順)公路以東、正太路以南、平漢路石家莊至內邱段以西的晉冀地區活動。

  張賢約、張南生率領由第七七一團、教導團各1個連組成的先遣支隊,到遼縣以南、平漢路邢臺至磁縣段以西及漳河以北的冀豫地區活動。趙基梅、塗錫和率領由第七七一團一個步兵連及教導團部分幹部組成的趙塗支隊,到白(圭)(城)公路以東、漳河以南、平漢路以西的太(行)南地區活動。11月18日,秦基偉、賴際發率領的幾支遊擊隊與陽泉工人遊擊隊匯合,組成晉冀豫抗日義勇軍第一縱隊(後稱「八路軍獨立支隊」或「秦賴支隊」)。不久,謝家慶、張國傳率領教導團部分幹部組成謝張大隊,到榆社、武鄉、襄垣、黎城地區活動。各遊擊支隊在活動中都與中共當地的工委或特委組織互相合作,密切配合。

  除此之外,豫北地區由唐天際率領直屬八路軍總部的晉像邊八路軍遊擊支隊開闢。同蒲路以東、白晉公路以西、曲(沃)(平)公路以北的太嶽地區,由決死縱隊進行開闢。

  劉伯承不僅抓緊遊擊戰爭的組織工作,為各工作團和遊擊支隊區分任務,劃定地域,挑選和指定負責人,而且及時進行具體的指導。一天,他把第七六九團副團長汪乃貴找來,說:「聽說你在昔陽西寨搞起了一個黨支部,抓黨的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不錯嘛!看來你還是個粗中有細的人物哩。現在,師裡決定由你去成立一個遊擊支隊,你當支隊司令員,怎麼樣?」

  汪乃貴連忙說:「哎呀!師長,這可不成。您是知道的,叫我帶兵打仗還湊合,讓我去拉隊伍擴地盤非砸鍋不可。西寨畢竟只是個村莊,群眾基礎也好,抓起來並不太難。一個支隊管一大片,黨、政、軍、民,樣樣齊全,我大字不識幾個,記個指示看個文件都成問題,怎麼挑得了這副擔子呢?」

  「嗨,一不是叫你去當山大王,二不是前清考秀才」,劉伯承神情嚴肅地說,「是鬧革命,打日本,你是專家嘛!宣傳群眾、武裝群眾,我們的老傳統嘛!沒有文化要抓緊學習,不能老當睜眼瞎,這個我講過不知多少回了。

  暫時你不會記筆記,開會時你帶一根繩子來,我說一件事,你用繩子挽一個疙瘩,『結繩記事』總會吧。現在黨和人民需要你去當司令員,你就堅決去當,還要想辦法當好。怎麼樣?你還有意見嗎?」

  「沒有意見了,我服從分配。」汪乃貴回答。

  「這才是嘛!你去找李處長,叫他給你一些人,你帶著去發展。」劉伯承口氣變得緩和了。

  就這樣,12月12日,直接隸屬於第一二九師的汪乃貴支隊宣告成立。

  各工作團、遊擊支隊在中共地方組織的支持下,同犧盟會等結合起來,大力宣傳、發動群眾,組織戰地動員委員會、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等各種抗日救亡團體,建立抗日縣區政府,繁殖城鎮工人遊擊隊和鄉村農民遊擊隊,造成了遊擊戰爭蓬勃興起的大好局面。太行山區各縣幾乎都建起了遊擊隊。

  各支隊的人數,由開始的幾十人至二百人逐步發展到幾百人,乃至千餘人,有的甚至變成戰鬥旅或軍分區的主力。第一二九師的主力兵團,到1938年初,在原有3個團的基礎上,又新建和擴建了補充團、獨立團和騎兵團,總共有了6個團。

  1937年12月,劉伯承、張浩派孫繼先、胥光義率領由教導團部分幹部組成的挺進支隊,越過平漢路進到冀南地區,瞭解社會情況並與中共冀南地方組織取得聯繫,準備發動和開展遊擊戰爭。

  1938年1、2月間,中共晉冀豫省委和第一二九師分別召開活動分子會議和團以上幹部會議,總結了在太行山地區開展遊擊戰爭的經驗,並就根據地的武裝、政權、群眾、統一戰線和黨的組織等各項工作進行了討論,推動了根據地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

  到1938年2月,西起同蒲路,北界正太路,東至平漢路,南達黃河北岸的晉冀豫區的遊擊戰爭已全面開展。

  隨著遊擊戰爭的展開和抗日遊擊支隊的普遍建立,晉冀豫軍區建設的問題提到第一二九師的日程上來了。

  早在1937年10月底,劉伯承就擬定了一個晉冀豫區建立軍區的方案。

  他設想把軍區劃分為6個軍分區,地域範圍依次為晉冀、晉中、冀豫、(太)岳北、晉豫和(太)岳南。

  他認為軍區的職能,一方面要依照自願原則組織自衛隊、遊擊隊,補充兵員,徵集資村,安置傷病員,成為積蓄武裝力量的機關;另一方面還要指揮軍區的基於縱隊、支隊、遊擊隊、自衛隊等獨立作戰,或者配合正規軍作戰,又成為使用武力的機關。

  由於後來敵情變化和國民黨軍隊南撤以及決死第一縱隊進入太岳地區,劉伯承對軍區建設方案作了部分調整,決定按第一二九師各遊擊支隊活動的地域和方向,重新劃分軍分區,同時成立軍區。

  1938年4月,晉冀豫軍區正式成立,對外稱第一二九師後方司令部,由倪志亮兼任司令員,黃鎮任政治委員。下轄5個軍分區:晉中秦賴支隊編為第一軍分區,晉豫八路軍遊擊支隊為第二軍區,冀豫先遣支隊為第三軍分區,濁漳河流域謝張大隊為第四軍分區,太南趙塗支隊為第五軍分區。至此,晉冀豫軍區的基於武裝已由原來的幾千人發展到2萬人,並且由初期分散的小遊擊隊擴大、提高為遊擊兵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