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金庸傳奇 | 上頁 下頁
父母風範(1)


  承擔生命的缺憾,
  以愛對待發生的一切。

  * * *

  石破天遇到的幾個較有暖色的人物是石清、閔柔夫婦,阿繡和史婆婆等,尤以石清、閔柔最具人性中亮麗的色彩,是金庸小說中,也是一般的武俠小說中難得的父母形象。

  金庸在《俠客行》的後記中特別提到:「在《俠客行》這部小說中,我所想寫的,主要是石清夫婦愛憐兒子的感情,所以石破天和石中玉相貌相似,並不是重心之所在。1975年冬天,在《明報月刊》十周年的紀念稿《明月十年此時》中,我曾引過石清在廟中向佛像禱祝的一段話。此番重校舊稿,眼淚又滴濕了這段文字。」

  石清在廟中向佛像禱祝的話是這樣的:

  * * *

  這孩兒雖然不肖,胡作非為,其實我愛他勝過自己性命。若有人要傷害於他,我寧可性命不要,也要保護他周全。今日咱們父子團聚,老天菩薩,待我石清實是恩重。

  * * *

  閔柔也有一段相似的祝告:

  如來佛保佑,但願我兒癡病早愈。他小時無知,幹下的罪孽,都由為娘的一身抵擋,一切責罰,都由為娘的來承受。千刀萬剮,甘受不辭,只求我兒今後重新做人,一生無災無難,平安喜樂。

  * * *

  這幾句表白已勾勒出一對洋溢著聖潔愛心的偉大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只有施予,沒有回報的要求,沒有埋怨,只有自我承擔。

  父母之于子女,子女之于父母,全是因緣際會,無可選擇。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後代,可能恰恰得到的是另外一種;而任何一個人,也無法想讓誰成為自己的父母誰就能成為自己的父母。這是宿命。

  假如子女殘疾,或者子女不能夠成才,那麼,父母會感到一種永遠無法彌補的殘缺。愛心、憐惜、自責,或者是嫌棄,都可能產生。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愛,正是在這樣的殘缺中體現出來;又正是在這樣的殘缺中,我們更珍惜易逝的生命。

  閔柔、石清兩人遇到的是兒子的慘死和墮落。

  他們本來有兩個兒子,但長子被梅芳姑擄走殺死,剩下的石中玉自然寵愛有加。石清正是想讓兒子成才,才狠心將他送上淩霄城拜封萬里為師。

  不料三年後,石中玉企圖強姦雪山派掌門人白自在的孫女阿繡,未遂逃走,卻致使阿繡跳崖,白自在發瘋,阿繡的奶奶史小翠也離家出走,雪山派幾乎分崩瓦解。阿繡的父親白萬劍親自帶了大批人馬去捉拿石中玉,又派人放火燒了石、閔夫婦的山莊。

  聽到這個消息,石清、閔柔又是慚愧,又是難過。石清想的是「寧可像堅兒這樣,一刀給人家殺了,倒也爽快。」閔柔卻淚水涔涔而下,幾乎泣不成聲。慈母嚴父,判然有別,卻都系於一個「愛」字。

  土地廟中,白萬劍等人抓住了在逃多年的「石中玉」(其實是石破天),意欲帶回淩霄城中處罰。石清和閔柔刹那間見到分別多年的兒子,憐惜之情油然而生。

  * * *

  石清……眼睜睜見到獨生愛兒躺在滿是泥汙的地下,說什麼也要救他回去。閔柔一進殿后,一雙眼光便沒離開過石破天的身上,她和愛子分別已久,乍在異地相逢,只想撲上去將他摟在懷中,親熱一番,眼中淚水早已滾來滾去,差一點要奪眶而出。……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