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金庸傳奇 | 上頁 下頁
俠義平生(7)


  在《明報週刊》的雛形時期,需要一篇武俠小說,為了增加對讀者的吸引力,署名是「金庸、倪匡合著」,事實上,全由倪匡個人執筆,借了金庸之名。合作寫小說不是不可能,但以倪匡自認為和金庸創作能力距離之遙遠,實在是沒有什麼可能的事。

  以上,就是所謂「代寫」的內情。

  金庸的小說,沒有人可以代寫。

  如果有人可以代寫,寫出來的作品如此之好,這個人為什麼要代金庸寫,自己不寫?道理極簡單,偏有人不肯去想一想,真怪!

  倪匡藏有金庸所書長聯兩幅。至今為止,可稱世間孤品,因為舍此而外,金庸再無類似的書法作品。金庸倒是在他的作品集上自題書名,每一次,只怕都寫了幾十遍以上。因為他的書法,並不如何高超,絕不能稱「家」。但這幅對聯,卻極之有趣。

  倪匡說在聯語之外,還有注解,字數雖不多,但包含哲理甚深,錄下以供各位同享:

  * * *

  年逾不惑,不文不武,文中有武,不饑不寒,老而不死,不亦快哉;
  品到無求,無迂無爭,迂則必爭,無災無難,遠于無常,無量壽也。

  我與君俱以武俠小說為人知,文中有武,並駕當時。人之喜禱善頌者。恒以「大寶貴亦壽考」為祝。壽考誠美事,大寶貴則非大爭求不可得,或求而無成,或既得而復失之,終日營營,憂心忡忡,人生百年,何愚而為此苦事。君少年時多曆憂患,當深知不饑不寒之至樂。

  女俏子靈斯謂好,穀重穗,不搞不震非好漢;
  貝富才捷信為財,果珍李,無憂無慮作財婆。

  匡兄四十初度,擺聯自壽,有「年逾不惑,不文不武」暨「無欲無求」語。以「不」、「無」二字為對,惟有句灑脫,匡嫂不之喜也。謹師其意,以抽筆書二聯祝無量壽。舉世貝殼藏家,或雄於資,或邃於學,抑或為王公貴胄,似君以俊才鳴者,未之或聞。

  匡兄華誕之喜

  弟:金庸

  乙卯六月

  * * *

  倪匡說,「這幅對聯,需要解釋之處甚多,不然,不容易明白,太過『深奧』。」

  「首先,四十歲那年,我自撰對聯一幅:

  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麼;
  時已無多,無欲無求,無非是這樣。」

  「自覺甚是高興,在報上發表。惹來的反應,是有人在報上破口大駡:『自撰挽聯式的對聯,以老賣老。』等等,這可以不論。老妻看了,愀然不樂,是因為『時已無多』四字。人到四十,算是活七十,已過了一大半,『無多』是實際情況。叵奈人都不願聽真話。金庸知道『匡嫂不樂』之後,送來這兩副對聯。」

  「第一幅的典故如此。第二副的『典故』更多。老妻名李果珍,小女名穗,小兒名震,這是嵌名聯。而「搞搞震」是粵語,意思是胡搗蛋,一聯之內如此複雜,也頗不多見!」

  「小兒胡搗亂事蹟甚多,金庸後來又在贈他的書扉頁上題字,有『不搞不震非好漢,亂震亂搞豈英雄』之句,以資勉勵。有金庸親筆題字之小說,在同學中,登成英雄人物矣!」

  倪匡對金庸性情的評論,也很有意思。

  * * *

  金庸是屬￿慢性子的人,涵養極好,多少年來,只見他發過兩個半次脾氣。此話怎講?因為兩次都不是盛怒,只不過表示了他心中的不高興,而且這兩個半次脾氣,都發得十分有理。一次,是筆者為了一己之利向他作一個要求,時在汽車之中,金庸「哼」了一聲:「除非《明報》破產,不然萬萬不能!」嚇得筆者和同車人噤若寒蟬,連大氣兒都不敢透著好幾分鐘。另半次是對一個行為十分卑劣的小人,該小人顛倒黑白,造謠生非者再,金庸當眾宣佈不與這種人同席——很多人,可能只看到過查先生這半次脾氣而已。

  * * *

  需要補充的是:第一個半次生氣之後不到一小時,金庸就打電話來:「如果你真覺得這樣子對你有好處,就照你的意思辦吧!」筆者忙曰:「不必了!不必了!」屈己從人,照顧朋友,這是金庸做人的豪俠之處。金庸事業大成,自然比一般搖筆桿子的朋友富有許多,向他有所求的朋友,很少受到拒絕。曾問過他:「你手上的錢如何處理?」他的回答是:「放在哪裡都不記得了!」

  施惠毋念,金庸是做得到的。但受恩勿忘,受過金庸好處的人,若能表達一下心中的感激,金庸也總會高興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