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金庸傳奇 | 上頁 下頁 |
明報王國(1) |
|
明報是他一生事業的象徵, 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跡。 * * * 任何一種成功,恐怕都是各種機緣湊合而成,有時候,刻意的追求常常達不到目標,反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明報》是金庸一生事業的象徵。 金庸當初辦《明報》,當然有著自己的理想,他希望能夠辦一張真正自由獨立的報紙。不過,那種理想僅只是朦朧的模糊的,一旦操作起來,大概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受制於變亂不已的社會局勢與讀者口味。誰敢說金庸一開始辦《明報》就已有了宏大的計劃,卓然不凡的品味? 如果沒有沈寶新,《明報》會不會誕生並有日後的輝煌?金庸在異鄉遇上初中時的同學沈寶新,不能不說是一種緣。人生如匆匆過客,多少種相遇只是刹那蒔花,轉瞬即逝。青梅竹馬,勞燕分飛,再遇舊日夥伴,實是偶然中之偶然。不僅如此,那時的沈寶新正在從事印刷業務,而金庸已先後在四家大報任過職,對經營報紙的門徑,相當熟悉。完全可以想像這對少年時代的朋友在南國香江初遇時的那分激動。天作之緣,一拍即合,他們決定創辦自己的報紙。 1959年,一份叫《明報》的報紙在香港註冊。公司註冊資金十萬元,金庸占百分之八十的股權,沈寶新占了百分之二十。這樣的股權比例一直維持到九十年代。 「明」含有「明理」的意思,同時也象徵了光明的前途。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寫到了「明教」這麼一個組織。金庸與「明」字有緣。 金庸請了當時香港最有名的書法家王植波題寫刊名。這兩個題字沿用至今。 《明報》創刊初期,人手很少。沈寶新管營業,金庸負責編務,潘粵生作他的助手。 那時候香港的報紙,大體有二類,一類是比較高層次的如《星島》、《華僑》、《工商》等;另一類是低層次的如《響尾蛇》、《超然》等,以色情為招徠,迎合男性讀者的低級趣味。早期的《明報》似乎取了一條中間路線,既有嚴肅正經的社評,也有軟性香豔的小說。總的來說,以小說及趣味資料為主,每日出版一張,小報形式設計。 《明報》的銷量起初並不盡人意,有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時期,甚至面臨倒閉的危險。據《明報》老職員回憶:「查先生那時候真的很慘,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兩人喝。我們看見報館經濟不好,也不奢望有薪水發,只求渡過難關,便心安理得了。」 那時,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時天星小輪已停航,要改乘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仔渡海。如果要即到即開,船費要三元,否則就要等到有六個人登船才開航。那時查氏夫婦寧願捱著冬夜寒風,也不願付包船費。 金庸與沈寶新硬是苦苦支撐下來,甚至不惜以典當來維持。他們確確實實將辦報作為一項人生的事業去做,不願意半途而廢。 倪匡曾說:「《明報》不倒閉,全靠金庸的武俠小說。」這話很有幾分真。 當時金庸的武俠在《商報》上連載已擁有大量讀者。許多人為了看金庸武俠,便改買《明報》。《明報》創刊之初,連載的是《神雕俠侶》,發行量達到六千份。 但是,《明報》權威性的建立,恐怕在於它的新聞報道、時事評論和分析。而這,卻離不開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鏞發表的每天一篇的社論。金庸的社論獨樹一幟,在讀者中,尤其在知識分子中,享有崇高的聲譽。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香港人習慣性地想到,看看《明報》的社論怎麼說。 每天一篇社論,幾十年堅持不懈,而且保持品位,試問天下能有幾人做到? 金庸的武俠小說打穩了《明報》基礎,加上沈寶新的經營手法,《明報》的廣告業務穩步上升,雖未至盈利可觀,赤字卻已逐漸減少。報館維持下去已無問題,相比於那些小報,銷量已算可觀,但比之于那幾張大報,仍是小兄弟。 正在金庸絞盡腦汁,思索追趕良策之際,中國大陸爆發了「大逃亡潮」。那時正是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大批的大陸人湧到香港,造成動盪局面,成為熱門話題。當時各大報都爭相採訪這段新聞,以《明報》的人力、物力,實難以與它們競爭。 於是,金庸在社評中大做文章,對於此事發表了與眾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讀者的注意。 以《大公報》為首的幾家大報,對於金庸的觀點進行了抨擊。《明報》當然不示弱,你來我往,一場激烈的筆戰引得讀者大看好戲,欲罷不能。本來並不怎麼著名的《明報》在筆戰中人人皆知,而更重要的是,金庸的社論引起了高度注意,不管贊同還是反對,誰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