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蔣介石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九章 馬歇爾使命的失敗(4)


  這一邀請使蔣介石處於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如果他接受邀請,其結果可能是建立一個美國政府所要求的聯合政府,並「完全依靠蘇聯」。如果不接受邀請,使斯大林失望,那麼斯大林也許會更加無保留地支持中國共產黨。

  他去問馬歇爾,得到的回答是:「凡是有助於改善中蘇關係的事情我都支持。」

  3月13日,馬歇爾將軍回到了華盛頓,深信自己已經完成了上述三項使命,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善後工作了。但是,他離開中國的時候,心裡肯定還是有疑慮的。

  因為3月8日,他接到了使館二秘雷蒙德·勒登寫的一份備忘錄,請他注意東北的共產黨人日益增長的敵對態度。並說.他懷疑中國共產黨已同蘇聯聯合起來。

  馬歇爾將軍此時回美國,實在大不是時候了。

  3月7日,蘇聯人已開始從東北南部撤退,但他們沒有宣佈這個情況。他們剛一撤走,中共就開進去了。消息傳到蔣介石那裡,他便立即決定不顧共產黨軍隊的抵抗,佔領蘇均撤退的每一座城市。但是,這已不可能了。4月15日,周恩來宣佈東北進入「全面敵對」的狀態。停戰就此夭折。共產黨佔領了長春、哈爾濱和齊齊哈爾,更重要的是,他們還佔領了四平街,這樣,他們便有力量堵住蔣介石向東北派駐的軍隊。

  4月18日,馬歇爾的政策已亂了套。這時他回到了中國。

  19日(應為5月19日——譯注)。國民黨大舉進攻,佔領了四平街,並追擊林彪的後撤部隊。

  從軍事角度上看,1946年5、6月份在東北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就已決定了國民黨軍隊在內戰後期不可避免的大潰敗。

  在這個階段,蘇聯沒有向共產黨提供軍用物資。除了步槍之外,共產黨的大部分裝備都是從政府軍兵器庫裡奪來的。

  斯大林在莫斯科權衡了時局之後,決定請蔣介石到莫斯科來會談,以討論對東北的重新安排;新的安排將把美國人排除在外。

  斯大林知道美國根本不會在乎被人排擠在東北之外,他們關心的事主要是避免過多地捲入。

  不出斯大林所料,馬歇爾將軍和杜魯門總統都強烈要求蔣介石接受斯大林的邀請;然而他們也有重重顧慮,他們擔心東北將來會納入蘇聯的經濟。

  他們認為,斯大林的這一建議增加了國共雙方在既沒有美國也沒有蘇聯介入的情況下聯合統治東北的可能性。於是,馬歇爾便加倍努力地勸說蔣介石與共產黨建立一個聯合政府。

  然而,蔣介石對於這些建議置若罔聞。他很清楚——雖然美國人還沒有明白——他的政府和美國政府之間已不可能制定出對付蘇聯的共同策略。因此,他作出了一項重大的決定——

  「必要的話,將單獨抵抗蘇聯的侵略」。他不會同意「建立聯合政府」而使中國受到削弱。於是,他拒絕了斯大林的邀請。

  蔣介石這個決定的直接後果,是使他陷入了一個更加困難的境地。

  起初,斯大林雖為中國共產黨進入東北打開了方便之門,但他們已運走了東北的重要工業設備,沒有讓中國共產黨得到這個工業基地,而且在武器彈藥方面也幾乎沒有給共產黨提供什麼援助。

  可是現在,斯大林突然改變了做法。在隨後的幾個月中,蘇聯送給中國共產黨1,226支槍和369輛坦克,這些都是由日本生產的。另外還提供了300,000支步槍,4,836架機關槍和2,300輛機動車輛。總而言之,所援助的武器和裝備可以武裝一支五、六十萬人的軍隊,此外,中國共產黨的原莫斯科的領導人李立三也於1946年冬至1947年派回中國,以便將100,000北朝鮮軍隊併入林彪的隊伍。

  由於中國共產黨的軍隊需要經過訓練才能掌握這些新式的現代化武器,所以,這些大規模的軍事援助起初並沒有起到什麼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後來,這些援助使共產黨獲得了壓倒國民黨的優勢。

  4月18日,馬歇爾回到中國那天,也是四平街戰役打得正激烈的時候,(時間有誤,四平戰役發生在5月份——譯注)。他試圖勸說蔣介石停止進攻,但是沒有奏效。蔣介石看到勝利在望,再怎麼勸他停戰他也不會回頭。

  5月,蔣介石趕到瀋陽指揮戰鬥。29日,他收到了馬歇爾在一封怒氣衝衝的信中的威脅——除非馬上停止戰鬥,否則他將退出調解。

  當馬歇爾在重慶向周恩來解釋這些情況時,周恩來意味深長地說:「他們那時正站在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上。」對此,周恩來心中十分清楚,雖然馬歇爾還不明白,這位調解人後來在6月23日又與周恩來進行了一次會談,當他聽到共產黨的這位代表指責他在中國實行「雙重政策」時,他大吃一驚,周恩來說美國一面支持國民黨,一面又假裝調解。凡是熟悉共產黨的談判之道的人都會明白,他們在談判中變換口氣意味著什麼。但是,馬歇爾並不明白,他只把這些話當成了對他個人的指責。

  談判仍在繼續,6月26日,國共在東北達成了一個停火協定。

  儘管雙方在7月1日都宣佈這個停火協定將無限期地延長,但是,人們很快就看出,它和前一個協定一樣不起作用。4日。

  蔣介石宣佈國民大會將于11月12日舉行。

  7日,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同時發表宣言,譴責美國支持蔣介石政府。這就是周恩來在變換口氣時要傳達給馬歇爾的信息。

  此時,蔣介石已經明白繼續談判已沒有任何意義,而馬歇爾及他的上司們卻沒能看到這一點。

  蔣介石命令他的軍隊開始進攻,到9月中旬,華北的主要鐵路幹線已在國民黨的控制之下,共產黨的軍隊撤退到山東和山西的山區裡。這時,蔣介石瞄準了一個更大目標,即張家口,這個地方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和戰略意義。說它具有象徵意義,是因為蘇聯曾將此城交給中國共產黨,共產黨曾準備將其首府從延安移到這裡。它的戰略地位在於,它是中國北部與西伯利亞的通道口。

  為此,共產黨向馬歇爾將軍提出了抗議,並說如果國民黨軍隊不停止行動,他們將中斷與政府的談判。蔣介石置馬歇爾的調解于下顧,使馬歇爾越來越惱火,他強迫蔣介石停止攻佔張家口的行動。但蔣介石根本聽不進去,最後終於佔領了這座城市。

  馬歇爾勃然大怒,這時,他給了蔣介石及其政府和軍隊重重一擊,他勸美國政府對中國政府實行全面的武器禁運。

  「美國找了一個似是而非的藉口,即這些軍用物資只能提供給聯合政府。美國政府表示,如果禁運「最符合美國的利益」,就可以實行禁運。

  然而,這一事關重大的決定既沒有公開宣佈,也沒有通報蔣介石,蔣介石頭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是在8月30日,這天他得知,美國方面已拒絕簽發向中國提供武器的出口許可。他還不知道,禁運早就從7月29日開始生效了。一直到第二年5月26日,禁運才正式取消;實際上,美國直到1948年11月才重新開始向中國中央政府提供武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