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蔣介石宋美齡在臺灣的日子 | 上頁 下頁 |
一八一 |
|
他是一個平民,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沒有留過學,沒有博士學位,沒有帶過兵,甚至沒有受過一天軍事訓練,但是他一步一步登上文官的最高峰,文人「總統」,也是「國軍的三軍統帥」。 他雖然長期擔任閣揆高位,且一度貴為「國家元首」,卻沒有班底,沒有小組織,沒有自己的人,無論在位或下臺,沒有一本傳記,沒有一本回憶錄,更沒有什麼言論集或什麼選集之類的書籍出版過。 這樣的一個人,照理說應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歷史人物,但我們(臺灣)史料機構中卻沒有他的檔案,在強人政治陰影下,歷史上幾乎沒姓嚴的這麼一章。其史料機構出版物羅列舉「總統」父子以後就是姓李的,競沒有姓嚴的這一任。 臺灣政局相當微妙,看似安定,實際上蔣家父子與陳誠等人之間,仍存在許多矛盾,嚴家淦以其政治智慧與政治藝術,不僅調和問題,而且化解了若干可能發生的重大矛盾與政爭。從陳誠「院長」過渡到蔣經國「院長」,從蔣介石「總統」過渡到蔣經國「總統」,政治傳承與政治安定,嚴氏應居第一功。如果40年政爭不斷導致政局不安,則一切經濟起飛、經濟繁榮,經濟奇跡都可能化為烏有了。何況……嚴氏在臺灣財政經濟決策上也付出了最大的心力,並作出許多決定性的貢獻。 2.蔣經國接班 2月19日,「國民大會」一屆六次會議如期在臺北召開。3月20日,大會進行「總統」選舉,蔣經國以1184票當選為「總統」。當蔣經國得知此信息後,便於當日下午4時偕夫人及次子蔣孝武赴慈湖蔣介石「陵寢」謁祭,以感謝生父的刻意栽培。翌日,蔣經國以國民黨中央主席的身份,在國民黨中常會上發表談話稱: 我們今天必須冷靜,很堅定,很沉著,體認這不是一個足以祝賀的時候,因為大敵當前,困難當頭,我們需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用自己的血汗來完成總裁遺留下來的使命,以慰國人的殷切期望。 3月25日,蔣經國在接受「總統」當選證書後發表談話稱: 「經國在敬謹接受當選證書之時,並以鄭重、嚴肅、堅定和感謝的態度表示,在……宣誓就職後,謹當遵循憲法,貫徹國策,犧牲奉獻,服務全民,為貫徹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而全力奮鬥。」 5月20日,遵循程序,蔣經國宣誓就任「總統」,並發表講話稱: 「經國服務公職以來,無時無刻不是以民族大義、革命責任和國家榮譽,作為自己效命致力的目標和志事,經國此後在全國同胞的信任和督策之下,必當奮我精誠,竭我智能。」 至此,蔣經國成為繼蔣介石、李宗仁、嚴家淦之後的「中華民國」第四位「總統」,從1938年初次從政到1978年當選「總統」整整40年,蔣家王朝的香火在臺灣再度得以延續。 對於這種父傳子,當時臺灣民間流傳著不少符讖和傳說,其中有一篇為《黃藥禪師預言詩》,詩雲:「中興事業付麟兒原後牛前耀德儀!繼統偏安三十六,坐看境外血如泥,赤鼠時同運不同,中原好景不為功,西方又見南軍至,時到金蛇赤運終。」黃藥師是鄭成功、鄭經父子的軍師,後東渡日本做和尚,鄭經曾派人去日本向他請教臺灣將來的前景,他便寫了一首預言500年的長詩,其中就有這八句。第一句可以解釋為把「復興大業託付給兒子」;第二句可解釋為「豕」(豬)年後「牛」年前即「子」年,而1972年正好是子年,「耀德儀」諧音為「要得意」,總括第二句則為「1972年要得意」。這一年蔣經國做了最高行政長官,蔣介石父傳子基本完成,當然要得意,值得高興了。後邊幾句就不好談了。如此種種帶有迷信色彩的渲染,意在營造子承父業的天意。 中國是一個有幾千年皇權統治的國家,雖然封建王朝早已被推翻,但皇權主義觀念仍在中國有相當市場。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倆都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培養出來的,儘管蔣經國比其父開明一些,但在他的思想深處,也同其父一樣,仍未擺脫皇權主義觀念的束縛。昔日有蔣介石傳位於子,今日蔣經國在接班人問題上也企圖效仿乃父傳位於子的做法,歷史又在重演,特別是在進入80年代之後,蔣經國身體似動盪的臺灣政局一樣,力漸不支。1982年2月以來,臺灣各界一直關注蔣經國的後事問題。蔣經國也預感自己身體狀況日趨衰弱,開始把接班問題作為首要問題來考慮。 就蔣氏家族而言,蔣介石可謂是第一代,第二代指蔣經國。蔣緯國兄弟倆。第三代是指蔣氏兄弟子女輩。 蔣經國與蔣方良夫婦膝下共有三子一女。即長子蔣孝文、長女蔣孝章、次子蔣孝武、三子蔣孝勇。三男一女的文、章、武、勇名字均為蔣介石所賜。此外還有蔣經國與紅顏知己生下的一對孿生兄弟章孝嚴、章孝慈,因姓了章,難以列入蔣氏宗族之後,不過在蔣經國病逝以後,兄弟二人已自將身份公開。 在蔣家第三代中,當時以蔣孝武政治行情最被看好。蔣介石、蔣經國都非常欣賞他。蔣經國上臺後,開始讓蔣孝武抓權。 從25歲起,蔣孝武就一直官運亨通。先是擔任「官員退役輔導委員會」顧問,除此之外,蔣經國還讓他熟悉黨務,不久他當上了中央政策會委員和組織工作會委員、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秘書。與此同時,蔣孝武還擔任「中央廣播電臺」主任、華欣文化出版中心主任等職。從1976年起,蔣孝武逐步涉足情報工作、心戰、情報、反統戰等部門。以上各職位及職務均屬握有實權的工作,雖與臺灣的文官制度無涉,但卻涵蓋常務、軍特、文宣等重要控制系統。 蔣經國臨終前,為使蔣三世接班,不惜採取托孤的方式,開始重用那些既無個人班底又對蔣家絕對忠誠的第三代人物,如陳履安、宋楚瑜、連戰等人。蔣經國之所以刻意培養國民黨第三代人,其目的就是使他們逐步抓到實權,以便為蔣孝武接班護航保駕。但是形勢的發展打破了蔣經國這一既定方針與部署,迫使他不得不改變傳位於子的初衷。那麼是什麼因素迫使掌握臺灣生殺大權的蔣經國改變既定方針呢?分析臺灣當時的形勢,不難看出,是江南命案的衝擊迫使蔣經國重新考慮新接班人問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