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紀實 > 蔣經國自述 | 上頁 下頁


  〖我在蘇聯的生活〗

  1925-1957

  §莫斯科大學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三日)

  「胸部向前挺,兩手叉腰,開始呼吸。」

  紅場的大鐘很響亮的打了七下,克立姆宮城上的天色漸漸發出紅光,四十多個中國的男女青年,整整齊齊排在莫斯科大教堂前面上早操。這是孫逸仙大學的勞動大學生,每天的第一課。

  莫斯科十二月的氣候,已經非常寒冷,地上的雪已有三四尺厚,今天早晨的溫度,是攝氏寒暑表零度以下三十九度,街上的電線,已經變成白色,過路的車輛,都發出一種「格格」的聲音,路上的行人,都是俯著頭,好像有什麼緊急事情一樣的很快跑過。我們中國人都以為冬天有太陽的日子一定暖和,不料在莫斯科完全相反,今天太陽很早就出起來了,所以天氣特別寒冷。兩星期前我上了早操之後,回到寢室中,鼻子忽然變成白色,兩手都疼起來了。現在漸漸凍慣了,氣候雖冷,但覺早晨寒冷的空氣非常清爽。所以一天不上早操,就覺得精神不快。

  二十分鐘早操之後,學生就各自回校,這個時候,學校前面街上的行人,漸漸多起來了。一群一群的工人很快地往莫斯科河對岸的糖果工廠跑,夾著皮包的大學生,向莫斯科大學方面快走。路上根本看不見一個無事的人。這時候的街道,好像一條急流的大河。後面來了一大隊紅軍,唱著壯嚴的軍歌,走過學校門口。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紅軍,他們的精神非常雄壯。

  當時沒有知識的我,就很奇怪的問俄國朋友:「為什麼紅軍所穿的衣服與戴的帽子,並不是紅的?」我的朋友告訴我:「我們蘇聯稱自己的軍隊為紅軍,是在主義方面講的,共產主義的旗幟是赤色的,我國軍隊是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的,所以稱為紅軍。」

  我聽了朋友解釋之後,覺得對蘇聯認識的幼稚,非常自愧。

  今天我是第四號寢室的值日生,我們的寢室中共有十二張床鋪。毯子、枕頭、被單,都是一式的,由學校發給,每星期更換二次。每個學生除了床鋪之外,還有一個小櫃,其他物件,及私有零碎物件,都存於儲藏室內。每天早起後,學生自己整理床位,掃除房間。值日生之責在於檢查監督寢室中之清潔整齊。俄國人無論冬夏,都是用冷水洗臉,並且不用臉盆,都是在自來水龍頭下洗的。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有許多學生洗不習慣。

  八點鐘早餐。每個學生有一本飯票,每月發一本。每日飯票分早午晚飯三張。每人可用飯票到發飯處領飯。飯萊並無優劣之分,完全一律。今天早餐是麵包、白脫油、香腸炒蛋。飯堂裡面的佈置,非常美麗。除鮮花之外,壁上掛著孫總理及列寧的遺像。兩旁掛著用中俄文寫成的兩個口號「中俄聯合萬歲」、「中國革命成功萬歲」。吃過早餐之後,我們有一小時的空時間,有的看報,有的自修。在我們教室的火爐旁邊坐著一個工人,他在那裡看讀數學,每天他作搬運柴炭火爐的工作。最初我以為他是一個無知識的苦工,今天和他談話之後,才知道他是莫斯科大學的學生,他姓依物納夫,過去是五金工廠的工人,去年在工廠學校畢業後,考入莫斯科大學化學科一年級,從前作工的時候,每月可領六十五盧布,現在讀書雖然用不到錢,但是每月只可領二十盧布,所以很難維持生活,因此每天在外面作數小時苦工。這是當時俄國大學生一般的情形。依物納夫同時對我說:「從前能夠讀書的,只是富家子弟,現在每個勞動者都有讀書的機會。當然的,現在我們國家還很窮,所以我們還很苦。但是人人都知道我們國家有光明的前途,亦都是非常樂觀。現在我們莫斯科大學中的學生百分之八十九是工人。這都是將來為人民創造幸福的人們,我今天雖然很苦,但是前途是很幸福的。一個人總要有忍耐性,沒有忍耐性的,一定無事可成。不知道苦楚的,亦決無業可立。」後來我問他吃過早飯沒有?他從袋中拿出一個黑麵包,二個洋芋艿對我說:「這就是我的早飯。」我看了非常自愧。我是外國人,不化一個錢,在他們的國內吃得這樣好,而他們自己的大學生,卻這樣吃苦。

  他又說:「你們是中國的革命青年,我們對你們的唯一希望,是能夠很快的把中國民族解放。」我後來又問他將來一生的目標。他說:「我想成為一個軍器發明家。」上課的鈴晌了,我們的談話就斷於此。(不過後來我每日與依物納夫談論一切時事,借此機會,學習俄文,我們倆成了好朋友。)今天第一課是社會科學。前天上社會科學課的時候,教員指定我在今天上課的時候,作一報告。題目是:「人類社會的發展。」

  今天我就向各位同學報告:「人能生存於世,就非製造衣、食、住、各物不可。但是有了工具和材料之後,才能造成物件。「工具、機器、材料,在科學上稱之為生產工具。原始社會時代人的唯一生產工具,是木棍與石頭拼起來,就成為石斧、石槍。工具既然如此簡單,若各個人欲各自來反抗凶強的自然力,一定要被其消滅,所以人都漸漸聚合起來。「原始社會的範圍並不大,以血統相傳的宗族是當時社會的基礎。收集植物、捕魚、打獵,是當時社會主要的生產。在原始社會中,人口非常稀少,生產工具非常不發達。「生產工具,與社會人力互相的集合,在科學上稱之為生產力。人的勞動力,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的主要成分。「在原始社會時代,因為工具的不發達,所以人人所得的生產物,只夠消費,毫無積蓄剩餘。後來人類漸漸的將生產工具改良,所得的生產物,亦就隨之而增加,社會生產力,亦隨之而提高。因為社會進化,事工複雜,一人兼任,勢所不能,就不得不分工。開始是男女分工,男的在外捕魚打獵,女的在家燒飯作衣,後來因為各個種族所住的地方不同,各地有各地的特產,譬如甲地多魚,乙地多畜牧,於是就開始互相交換,這就是社會上分工的開始。後來因為生產工具的改良,每個人所得的生產物,除了養活自己以外,還有多餘的,於是就互相交換各自的剩餘物品。同時每人把自己所製造的生產工具,當作自己私有品,這就是私有財產制度的起源。從前打了勝仗之後,所捕來的俘虜都是殺完燒完,因為在那時候的人,根本就沒有多大的用處。後來因為生產方法改良,打勝仗的就利用俘虜作工,而他們自己則坐而食之。於是就造成二個階級——主人與奴隸。這就是後來社會分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壓迫階級與被壓迫階級的開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