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胡耀邦傳奇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鄭仲兵說:「「文革』之初.謝富治主管的公安部大肆推行《公安六條》,濫殺無辜,我私下表示過不滿,並說過謝富治、江青、中央文革與林彪也有摩擦等,就被打成「詆毀分裂無產階級司令部的現行反革命」,兩次被關進監獄,後來在幹校土牢中又被關了四年,遭到長時間的折磨,差點送了命。現在粉碎了「四人幫」,雖獲得了人身自由,但這段冤情一直無人予以昭雪,能不能請耀邦同志在百忙中過問一下。」 「好的!」陳野蘋說:「我一定向耀邦同志彙報,請你放心。」 不久,中央民族學院校園裡的幾隻大喇叭同聲呼喚鄭仲兵,要他聽到廣播立即趕到院黨委辦公室有要事傳達。鄭仲兵聽到廣播怦然心動,不知為何聲勢如此之大。他滿頭大汗地跑到院黨委辦公室才得知,原來是胡耀邦要他火速去談話。等他倒了兩次車趕到中組部,又不巧:胡耀邦正臨時主持一個緊急會議。他指派中組部宣教局長代他接待鄭仲兵。 「我受耀邦同志的委託,向你傳達這幾句話。」這位局長說。「耀邦同志說:一、這些年來你蒙受了不白之冤,向你表示慰問;二、你的問題很快就會圓滿解決;三、請你寫一份有關謝富治問題的材料。耀邦同志等著要…… 後來,鄭仲兵寫的這份材料,也被列為中央發佈全黨的「謝富治指使刑訊逼供製造冤假錯案」的依據之一。 而且在鄭仲兵與中組部的同志接談後不久,公安部就給鄭仲兵作出了平反結論,結論寫道:「兩次對鄭仲兵同志拘留審查,。是由林彪、「四人幫」及謝富治的迫害所致,純屬冤案,應予徹底平反,恢復名譽。」 公安部幾位局長會見鄭仲兵時指出:平反結論是胡耀邦同志指示,趙蒼壁部長佈置,淩雲副部長負責寫出來的。 1979年秋,正值胡耀邦兼任中宣部長時,鄭仲兵被調到中宣部工作,他感到無比欣慰。 * * * 「你可以直接去見胡耀邦同志,請他為你申冤。」兩個老報人直接找到胡耀邦。 * * * 一天,著名老報人揮逸群,來京申訴他的延綿26年的沉冤。 這是一位1926年7月北伐戰爭剛開始時就參加中國共產黨的老革命。當年他才21歲。l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後的第二年,他是其家鄉江蘇武進縣的中共縣委書記。1932年奉黨的指派進入上海新聞界,先後擔任過《立報》主筆《譯報》、《導報》總編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他相繼擔任過《新華日報》華中版總編輯和社長、新華社華中總分社社長、華中新聞學校校長、山東《大眾日報》總編輯。上海解放後,出任上海《解放日報》總編輯和社長兼華東新聞學校校長、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等職,並且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前身青年記者協會創始人之一。 1950年,揮逸群的做縫紉活謀生的同父異母大姐揮清芬,因老家五畝地出租,在土改中被劃為地主,並被挾嫌報復的流氓惡霸打傷。揮逸群給華東土改工作委員會和中共蘇南區黨委寫信反映了這一情況,並請求允許其姐進醫院治療。華東土改會和蘇南區黨委派員調查並徵求了惲逸群的意見。惲逸群表示:此事如何處理悉聽當地領導機關決定。 1951年「三反」運動開始。揮逸群因曾將《解放日報》相當於兩千個「折實單位」(每單位等於大米一斤、麥粉一斤、煤球一斤、龍頭白布一尺的市價)的公款,相當於1954年幣制改革後的一千元,借給一位友人開辦小煤窯,為此作了多次檢查。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饒漱石硬說揮逸群企圖「從中牟利」,責令其停職反省,由張春橋接任《解放日報》社長。 1952年3月,揮逸群就因上述兩項「罪行」被開除黨籍。《解放日報》發佈了頭版頭條新聞並發佈社論,大張旗鼓地公開批判,全國各大報亦廣泛傳播。 1955年4月,曾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冤案發生。揮逸群因1936年後在上海、香港等地曾兩次在潘漢年的領導下從事過地下情報工作,于同年5月10日也被秘密逮捕。公安機關對他偵查審訊了一年半,查明他與潘純系正常的工作關係,但仍把他繼續關押了九年,在這十年半中,他一直被孤囚一室,完全與世隔絕,也不能與家屬通信見面。l965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照樣對他起訴;同年11月下旬。最高人民法院照樣對他秘密開庭審訊,判其。期徒刑十一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不得上,以示把他冤關了十年半完全有理。 同年12月8日,他被「假釋」離京,並被嚴囑「不得對任何人透露被捕經過及判決書的內容」。然後被安排到筆者家鄉江蘇阜甯縣中學圖書館管理圖書,原行政七級每月三百多元的副省級高幹,每月只給生活費三十七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展開,他又被「群眾專政」,關進了「牛棚」,成年累月地挨批、陪鬥、掛牌示眾,並從事沖刷廁所等力所不及的重體力勞動,終於積勞成疾得了嚴重哮喘症。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幫」不久,七十一歲的惲逸群支撐著孱弱多病之軀,幾乎是討乞要飯地赴京申冤,但無人聞問。 1978年夏天,他風聞中央組織部又成了「黨員之家」,立刻來京打探消息。他在新華社的老友莊重對他說:「『你可以直接去見胡耀邦同志,請他為你申冤。」果然,胡耀邦與他親切長談,熱情慰勉,表示一定要為他的冤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