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七章 新中國體育事業的奠基人(11)


  1964年11月10日至12月2日,應國家体委之邀,大松博文率領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冠軍——「貝塚」隊再度來華。在首場比賽的前一天下午,賀龍來到北京體育館觀看客隊訓練。一開始,他就被大松博文指導訓練的場面吸引住了。

  大松親手將球扣給女隊員,其力度之大、角度之刁、速度之快、頻率之高,是前所未見的。姑娘們竭盡全力,不顧傷痛,拼死撲救。有的姑娘精疲力竭,倒地不起,大松竟把球連連向她身上扣去,並大聲責駡,直至她掙扎起來接球。

  賀龍看後對有關人員說:召集在京的排球隊都來觀摩,組織教練員和運動員座談,學習她們的長處。他還說:「各隊都要研究和保持自己的獨特打法,不要學了大松的,又丟掉了自己的。」

  賀龍同李達、黃中、李夢華等研究後提出:如大松同意,可以邀請他明年來華指導訓練。賀龍將這個意見報告了周恩來和陳毅,並請他們去看看大松博文的訓練。11月25日下午周恩來觀看了大松的訓練。在接見大松時周恩來說:「你這次帶隊來,不能久留。歡迎你以後再來中國訪問。」

  一國的總理親自觀看一名排球教練員主持訓練,還要接見他,這對大松來說,是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殊榮。他為中國總理的賞識所感動,欣然表示明年再來中國。

  賀龍決定借助日本女排這次訪華,推動全國的體育訓練。經國務院同意,他讓國家体委趁「貝塚」隊在上海比賽的機會,在滬召開全國排球工作現場會,委託李夢華赴滬主持,並轉達他的意見:「大松訓練方法有許多是科學的,合乎辯證法,值得我們借鑒。但他打人罵人的作風我們不能學,也決不能丟掉我國『快板』等優良傳統打法。」「學習外國先進技術也要以我為主,發揚中國的特點。」12月上旬,各省、市、自治區體委代表包括各主要體育項目的教練員共320人,集中上海,邊觀摩、邊討論,對照日本排球隊的訓練,找各自的差距。這次會議進一步肯定了「三從一大」的訓練原則和在運動隊內樹立「三不怕」、「五過硬」的作風;強調了基本技術訓練要「全面、熟練、準確、實用」的精神。上海會議的召開,不僅在排球界,而且在全中國體育界都發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但是,比較世界最好水平,中國「三大球」的進步幅度,仍不盡如人意,無法同世界強隊甚至亞洲強隊抗衡。賀龍甚為焦慮。1962年春,賀龍在同國家体委的幾位領導人研究工作時,鄭重表示:「我不曉得你們安心不安心?『三大球』為什麼上不去?解放到現在已經15年了,再搞不起來,難道要搞50年?必須趕快下功夫啊!我快70歲了,我希望在見馬克思之前能看到『三大球』翻身。」他停頓了一下,以充滿希冀的目光,望著在座的人員,語調鏗鏘地說:「『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是死不瞑目的!」1965年12月8日,在國家体委黨委會上,榮高棠又轉達了賀龍的話:希望我活著的時候把「三大球」搞上去。賀龍氣吞山河的宏願偉志,深深地感染了國家体委的負責人,也感染了中國體育界,成為體育界的共同誓言。

  架設友誼的橋樑

  賀龍常說:「體育腿長,哪裡都能走。」「在國際聯繫中,體育和文化藝術、貿易一樣,往往是打先鋒的。我們去搞體育活動,各方面的人都比較容易接受,左、中、右派都好接觸,有助於擴大我國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和某些西方國家出於他們的政治偏見,竭力阻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國際奧林匹克組織的成員,並企圖在國際體育組織中製造「兩個中國」,給新中國同世界各國發展體育交往製造了許多障礙。

  1954年5月,在雅典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四十九屆委員會上,以23票對21票通過了承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中國奧委會成員的決議。但是,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美國人未經全體委員討論,把臺灣的體育組織也列入了奧委會成員之中,企圖在奧委會中製造「兩個中國」。1955年6月,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榮高棠等赴巴黎參加國際奧委會執委會與各國奧委會代表聯席會議,他堅決反對在國際體育組織中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中國奧委會宣佈:反對公開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不參加第十六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奧委會和有關體育組織在1958年6月至8月相繼退出國際奧委會和各聯合會,並聲明在國際奧委會及其他國際體育組織改正錯誤之前,中斷同他們的一切關係。

  ②1979年,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名古屋會議通過決議,確認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為中國全國性的奧委會;設在臺北的奧委會以「中國臺北奧委會」的名稱留在國際奧委會內。同年11月,國際奧委會經通訊表決,批准該決議。1980年2月,中國恢復參加國際奧委會的活動。

  9月5日,賀龍就這一事件發表講話說:「體育運動對於溝通國際往來,增進國際友誼,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幾年來,我們通過體育來往結交了36個國家、5000多位國際朋友。……衝破了外交限制,和日本,法國、西德等國進行了體育往來。」「我們為徹底粉碎帝國主義利用國際體育組織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退出了凡有蔣幫代表參加的國際奧林匹克等10個組織。今年,我們更要發奮圖強,自力更生,拿出成績給那些帝國主義分子看看。」體育界有些人擔心這樣做會使中國處於孤立地位。賀龍卻充滿信心地說:「原則立場必須堅持。我們絕不能做有損祖國榮譽的事。我們是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誰也孤立不了!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帝國主義封鎖、孤立我們快10年了,我們的國家不是照樣興旺發達了嗎?總有一天,他們會請我們回去的。占人類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誰能永遠閉著眼睛說不存在?關鍵是我們要堅持不懈,在體育上搞出成績來。」

  1962年夏,第四屆亞洲運動會在印度尼西亞舉行。東道國為主持正義,拒絕臺灣體育組織用「中華民國」的名義參加。但是,在洛桑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執委會無理決定:不承認第四屆亞運會,不定期地禁止印度尼西亞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還要印尼為此承認「錯誤」,企圖壓印尼屈服。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毫不示弱,於1963年2月13日莊嚴宣佈印尼退出奧林匹克運動會,並倡議召開「新興力量國家運動會」。他的這一義舉,顯示了亞洲獨立國家的豪邁氣概,中國政府堅決支持。

  6月26日,國家体委副主任蔡廷鍇在北京主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賀龍被推選為籌委會主席。他在大會上說:「新興力量運動會高舉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的旗幟,所以我們要大力支持。」他建議籌委會,為參加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組織選拔賽。他說:「得前七名的就參加,凡是水平低的,就不得參加。我們支持新運會,但是要有水平,不能花了國家的外匯,去當觀察隊。」1963 年10月初,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北京組成,共有14個項目的代表隊,238名運動員。

  印尼體育部長馬拉迪向中國大使姚仲明表示:中國由賀龍元帥親自主持參加新運會的工作,我們對此極為重視。如果賀龍元帥能親臨新運會,將對新運會增光不少。10月26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第二首席部長兼外交部長蘇班德裡約,正式邀請賀龍去印尼參加新運會。11月6日,賀龍應邀飛往雅加達。

  10日,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在雅加達開幕。當身著藍色上衣、米黃色下裝的中國選手邁著整齊、矯健的步伐,行至主席臺前時,場內10萬觀眾不約而同地高呼「中國!中國!」此時,印尼總統蘇加諾情不自禁地與同他坐在一起的賀龍緊緊握手。

  第二天上午,賀龍赴茂物拜會了蘇加諾,並代表劉少奇主席向蘇加諾贈送禮品。賀龍還先後會見了印尼各位副總理,武裝部隊參謀長等政府和軍隊的領導人,為增進中國和印尼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貢獻。

  第一屆新運會於11月22日勝利閉幕。各國運動員在新運會上創造了5項世界紀錄和60多項本國紀錄。中國運動員獲得66塊金牌,56塊銀牌和46塊銅牌。其中,黎紀元打破了最輕量級抓舉世界紀錄;李淑蘭打破了女子射箭雙輪30米的世界紀錄。

  11月23日賀龍回國。在他的專機上,搭乘了田徑隊和羽毛球隊的十幾名運動員。賀龍從前艙來到後艙,點著鄭鳳榮、倪志欽等人的名字,詢問他們參加新運會的感受。倪志欽沒有跳出好成績,心情不好。賀龍安慰他說:「我知道你沒跳好,老躲著我。跳不好沒關係嘛。好好總結經驗教訓,下次就能跳出好成績。打仗,也經常碰到這樣的事,常勝將軍是沒有的。」

  隨著國力的增強,體育事業的發展,運動水平的提高,新中國不僅同蘇聯、東歐和亞洲國家,而且同法國、西德等幾十個歐美國家和地區發展了體育往來。國家体委頻繁地派出體育代表團出國訪問和參加比賽。賀龍大都親自審定這些代表團和運動員的名單,並對他們耳提面命。每有外國體育代表團(隊)來訪,只要賀龍在北京,他都要接見,熱情地向客人介紹新中國體育運動發展情況,誠懇地徵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通過不斷地相互交往,使世界越來越瞭解了中國,對推動國家關係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後來便發生了被稱為「小球轉動了大球」的「乒乓外交」。打開了隔絕22年之久的中美關係的大門。

  賀龍在擔任國家体委主任的14年間,由於他對發展體育事業有獨到見解和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傑出的組織領導才能,以及重視人才,任人唯賢,使新中國的體育事業突飛猛進,不僅洗掉了「東亞病夫」的恥辱,並且為進入世界體育強國的行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賀龍是當之無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事業的奠基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