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章 揮師抗日(9)


  向東向北發展

  作為抗日根據地,晉西北有自身的特殊情況,國民黨在晉西北的軍隊,在數量上較八路軍多得多。閻錫山在晉西北設有第二區和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代行國民黨省政府的職權,直接委派縣長。閻錫山還在晉西北普遍建立了反動的群眾組織「公道團」。這樣,在晉西北就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局面。對此,在1938 年12月召開的一二〇師團以上幹部會上,賀龍、關向應有一個概括的分析:「一,群眾團體與社會團體的力量方面,我們佔優勢;二,軍事方面,我們是骨幹和模範;三,政權方面閻佔優勢,這是主要的;四,軍事與政權結合上,閻佔優勢。」在這樣的形勢下,要鞏固和建設晉西北抗日根據地,關鍵在於正確貫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原則,不斷壯大人民的抗日力量。這點,賀龍、關向應思想上十分明確。他們的做法是:一方面主動與晉綏軍及其他國民黨軍進行合作。在作戰行動上,經常保持與傅作義、趙承綬、郭宗汾、楊愛源等國民黨軍高級將領的接觸。只要有機會,賀龍便主動前去拜訪。通過協商,爭取互相協同。在政權問題上,則儘量避免與之發生摩擦。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放手推動和幫助戰動總會、犧盟會等抗日團體充分發揮它們在統一戰線中的作用,辦一二〇師不宜出面辦的事,大力發展抗日力量。

  在戰動總會中,共產黨、八路軍派有代表,在戰動總會內建立了高級黨團。黨團書記是擔任戰動總會武裝部長的程子華。他說:「我任黨團書記,直接接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和華北軍分會以及一二〇師賀、關領導。」1938年3月,戰動總會遷駐嵐縣以後,賀龍、關向應對戰動總會的領導就更直接了。

  賀龍、關向應主要是推動和幫助戰動總會中的共產黨員,積極貫徹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的路線,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力量,在創造和建設晉西北根據地上起重要作用。在這方面,賀、關尤為重視這樣幾件事:

  第一是在晉西北協助建立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和抗日民主政權。在當時,中國共產黨各級地方組織是不公開的,一二〇師不便直接出面從事這一工作。賀龍、關向應就充分發揮戰動總會的作用,在晉西北各地建立縣、區動委會,將中共縣、區委設在動委會內。有的縣或區的動委會主任,同時就是中共縣、區委書記或部長。這樣,晉西北的建黨工作就比較順利地展開了。控制地方政權,閻錫山有他的一套辦法。許多村長都進過閻錫山辦的訓練班,畢業時閻同他們一起照相,並送給每人一張閻簽名的照片,約好每週直接通信,向閻報告情況。這些地頭蛇對閻錫山非常忠實,往往成為發展抗日救亡運動的阻力。動委會成立以後,立即發動群眾,改選村長,改造舊政權。改選的村長不一定都是共產黨員或進步分子,但至少也不是閻錫山訓練的人。這樣來,閻錫山那套統治辦法不靈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就有了可能。當時,閻錫山派到晉西北的兩個專員,一個叫武靈初,一個叫張雋軒。這兩個人都是秘密的共產黨員。賀、關和戰動總會就通過他們撤換了一些不抗日的反動縣長,盡可能地使晉西北一些縣級政權掌握在進步人士手裡,為建立起真正的抗日民主政權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第二是動員群眾,支援抗日戰爭。「招兵買馬」,壯大抗日武裝,這是賀龍一直堅持的主張。他認為,人民的抗日武裝得不到壯大,就談不上抗日,也談不上堅持和擴大統一戰線,在晉西北尤其如此。一二〇師東渡黃河以後,賀龍立即指示各旅派出幹部深入各地,發動群眾,擴大抗日武裝。來到晉西北以後,賀龍又極力推動戰動總會把動員農民參軍、補充抗日部隊作為他們主要任務之一。1938年4月,收復7城以後,戰動總會在主任續范亭主持下,在嵐縣召開了動員新兵的各界聯席會議,決定動員1.3萬人。晉西北人口稀少,要動員這樣一個數目的新兵並非易事,但是由於共產黨、八路軍影響的擴大,戰動總會充分發揮自己的宣傳組織作用,動員的新兵大大超過了計劃。據1939年7月戰動總會的一份材料記載,那一次,在晉西北共動員新兵28180人。這些新兵,除補充給一二〇師、新軍(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工人自衛旅和戰動總會遊擊隊)以外,為了團結友軍共同抗日,經賀龍為首的軍政委員會批准,也補充了一部分給駐晉西北的國民黨軍。

  第三是建立大量抗日遊擊隊,廣泛開展遊擊戰爭。戰動總會除指揮由太原工人組成的工人武裝自衛總隊(後改稱工衛旅)以外,還建立了2.1萬多人的遊擊隊。這些武裝,閻錫山開始是不承認的。共產黨、八路軍卻給予全力支持,抽調幹部到其中工作。賀龍也從一二〇師調了不少幹部去各遊擊隊擔任領導職務。1938年戰動總會的遊擊隊大都來到了晉西北。賀龍很重視這些部隊的建設,想方設法在實戰中鍛煉提高他們。在晉西北的大小戰鬥中,賀龍都主動讓他們配合一二〇師作戰,提高其戰鬥力。1938年6月,賀龍在派出部隊開赴大青山地區時,親自批准戰動總會遊擊第四支隊加入大青山支隊前去綏遠,為建立大青山根據地建立功勳。到了1938年8月以後,戰動總會的遊擊隊就直接歸賀、關指揮了。

  由於充分發揮了戰動總會這樣具有廣泛群眾基礎、有合法名義的統一戰線組織的作用,在極為複雜的情況下,晉西北的建黨建政工作生氣勃勃地開展起來。尤其是在收復7城以後,晉西北根據地穩定了,各項工作發展很快。賀龍曾經高興地說「地方工作開展,群眾都起來了,到處掛起了統一戰線的旗幟。」但是,閻錫山聯共並非真心,抗日也不堅決。1938年初,他已經感覺到晉西北將不是他的天下,便積極擴張晉西北的頑固勢力,利用他的軍隊和行政機構同共產黨、八路軍相抗衡。他用楊集賢換掉武靈初,當了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楊集賢是左雲縣的大地主、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的外甥。他當專員以後,不僅戰動總會再也無法調換縣長,而且不給八路軍和遊擊隊供應糧食,即使用錢去買,也不准群眾賣給。賀龍曾在一次群眾大會上憤怒地申斥說:「八路軍要抗日,要打仗,不籌糧、不籌款、不徵兵,那怎麼行?難道要困死八路軍,餓死八路軍嗎?」1938年4月,閻錫山又派出了所謂「敵區工作團」到晉西北,撤換進步縣長,爭奪縣級政權,製造摩擦。這樣,晉西北的局勢就變得更為複雜,鬥爭也逐步尖銳化。為此,賀龍、關向應、肖克向中共中央報告,反映晉西北的情況,並提出建議說:「我們認為,我們(如)能有代表隨閻周圍,可能隨時將我們的意見傳達給閻。」這個建議,在閻錫山尚未公開降日反共的情況下,對緩解國民黨在山西搞摩擦,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有價值的。1938年8月22日,朱德從西安赴延安,途經洛川,轉道吉縣古賢村與閻錫山會晤,經商定,設立了第十八集團軍駐第二戰區長官部辦事處。

  收復7城以後不久,即1938年4月18日,毛澤東致電賀、關、肖,要求他們派員調查平綏鐵路豐鎮、集寧、天鎮以北的興和、商都、康保、新民、陶林、武川及張北地區,意欲在那裡建立抗日根據地。賀龍立即電令在雁北的宋時輪迅速設法深入調查。4月22日,宋時輪來嵐縣向賀龍、關向應報告調查結果。他認為這一帶村莊疏落,人口稀少,糧食缺乏,不適宜進行大的遊擊活動,建立根據地困難較大。賀龍、關向應、肖克等經過認真討論,認為在懷安、涿鹿、陽原一帶建立遊擊根據地比較適當。賀龍說:其好處在於背靠晉察冀邊區,向東可以往冀東,向東北可進入察哈爾東北和熱河南部,機動性大。賀龍將這一意見報告中央軍委,請毛澤東、朱德、彭德懷定奪。

  ④察哈爾、熱河都是當時中國的省名。察哈爾東北,熱河南部即今河北省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5月14日,朱德、彭德懷下達命令:宋時輪部迅速東進,與鄧華部會合,組成八路軍第四縱隊,在冀東、熱南、察東北創造抗日根據地,並指出,為順利完成此任務,「首先應以懷柔、密雲、平谷、三河、順義為中心,發展與組織群眾,向平綏與北甯路發展」。顯然,朱、彭的這個決定,是考慮了賀、關的建議和當時冀察熱邊區的情況作出的。宋時輪奉命率所部2000余人於5月25 日到達平西齋堂、杜家莊地區與晉察冀軍區鄧華支隊會合,並於6月初挺進冀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