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第四章 南昌起義(3)


  本來,周恩來7月27日到達南昌之後,根據中共中央決定,即由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組成了中共前敵委員會,周恩來任書記,前委已經決定於7月30日起義。但是,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國燾以中央代表名義從九江給前委連續發來兩封密電,堅持要等他來南昌以後再決定是否起義。30日,張國燾來到南昌,在前委會上,張國燾傳達了共產國際代表的指示精神:一,我們的軍事若無十分把握,可將我們的同志從軍隊中撤出,去組織工農群眾;二,起義要得到張發奎同意並且要一致行動。這個意見遭到了周恩來、惲代英、李立三、彭湃的反對和駁斥。周恩來十分激動地說:「你這個意思與中央派我來時的想法不相吻合。國際代表及中央給我的任務是叫我來主持這個運動,現在給你的命令又如此,我不能負責了,我即刻回武漢去吧!」他氣得還拍了桌子。20多年之後,周恩來在談到南昌起義時說:「拍桌子這個舉動,是我平生僅有的一次。」惲代英更是憤怒地說:「沒有必要等你來討論,因為事情已經決定了。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的一些錯誤決策已經害了中國革命,葬送了成千上萬的同志,你們的領導已經完全破產。現在,南昌暴動一切都準備好了,忽然又來了什麼國際指示,阻止我們的行動。我是誓死反對的。如果你再動搖人心,就打倒你!」譚平山也十分氣憤,會後,他找到周恩來,主張把張國燾綁起來。周恩來嚴厲地制止說:「張國燾是黨中央的代表,怎麼能綁呢?」在這種氣氛下,張國燾只得表示服從多數意見,同意起義。但是,起義時間卻不得不推遲了。

  7月31日,賀龍列席了前委在第二十軍軍部召開的會議,決定8月1日淩晨4時起義。不料,第二十軍的一個副營長突然叛變。前委迅速將起義時間提前為淩晨2時。

  當日下午,賀龍召開第二十軍營以上軍官會議。在傳達了前委決定以後,他說:「國民黨已經叛變了革命,國民黨已經死了。我們今天要重新樹起革命的旗幟,反對反動政府,打倒蔣介石,打倒汪精衛。我們今天要起義了,我們大家在一塊都很久了,願意跟我走的,我們一塊革命;不願跟我走的,可以離開部隊。我們今後要聽共產黨的領導,絕對服從共產黨的命令。」接著,賀龍宣佈了作戰命令。

  入夜,賀龍命令負責封鎖道路、斷絕交通的部隊進入戰鬥狀態。他們頸上系著紅布帶,左臂上紮著白毛巾,馬燈、電筒上貼著紅十字。口令是:「山河統一」。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2萬余人的革命武裝,舉行起義。中國武裝革命反對武裝反革命的第一槍打響了,從此揭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鬥爭的歷史!

  賀龍和劉伯承在總指揮部指揮作戰。第二十軍第一師的兩個團圍攻舊藩台衙門裡的敵第五路軍總指揮部。守敵警備團是朱培德從雲南起家的精銳部隊,事先獲得了那個叛變的副營長的密告,作了應戰準備。戰鬥一打響,敵人就集中火力封鎖鼓樓,切斷了起義軍攻擊部隊的必經之路,戰鬥異常激烈。賀龍的指揮部和敵人隔街相望,距離不到200米。賀龍、劉伯承站在石階上,觀察情況,指揮作戰。流彈不時在他們頭上呼嘯飛過,他們從容不迫,指揮若定。

  第一師是第二十軍的主力,師長賀錦齋、第一團團長劉達五都是久經沙場的驍將。他們親自帶著隊伍,利用民房,攀登上鼓樓樓頂,佔領了制高點,以猛烈火力壓制敵人,掩護正面進攻,又組織力量穿街入巷,翻牆越脊,向敵軍背後包抄,迅速將敵人壓進其總部大院,迫使敵人全部繳械投降。在清理俘虜時,抓住了那個叛變的副營長,賀龍下令將其就地槍決。

  第二十軍教導團、第二師和第十一軍第十師一部迅速包圍了小營盤和大營盤。大營盤守軍1個團慌慌張張抵抗一陣,因無法突圍逃跑,只好放下武器。起義軍沖入敵另一個團駐紮的小營盤,大部分敵人大喊著:「不要誤會!不要誤會!」就交了槍。

  在城北牛行火車站,第二十軍第三團第三營營長王炳南聽到槍聲,迅速將在敵人宿舍外埋伏妥當的部隊展開。敵人睡得迷迷糊糊就交了槍。第三營立即佔領有利地形,向贛江上游佈置警戒。

  葉挺、朱德所率起義軍也迅速消滅了敵人。只用了4個小時,便在8月1日上午6時,將敵軍3000餘人全部殲滅。起義軍總指揮部的五層大樓上,鮮豔的紅旗迎著朝霞飄揚。

  南昌起義勝利了!

  8月1日上午9時,召開了有中共中央部分領導人、在南昌的國民黨中央委員、江西省黨部委員、南昌市黨部和海外黨部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會議選舉宋慶齡、周恩來、譚平山、賀龍、張國燾、林伯渠、吳玉章、葉挺、何香凝、鄧演達等25人組成「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宋慶齡、鄧演達、賀龍等7人為主席團委員。在一些人的堅持下,把在廬山宣佈「清共」的張發奎也選為委員。委員中有些人並不在南昌,如宋慶齡、何香凝、鄧演達等。因為他們是堅決主張與共產黨合作、有很高威望的國民黨左派,所以也被選入了委員會。事後,宋慶齡很快就發表了支持南昌起義的聲明。

  當天晚上19時,在第二十軍軍部召開參謀團會議。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和隨第二十軍行動的蘇聯軍事顧問紀功等參加了會議。會議著重討論起義部隊南下廣東的具體計劃和政治綱領。賀龍發表意見說:「我不主張到廣東,我覺得湖南邊境農民運動做得好,有群眾基礎。到那裡不致在盛夏時節千里行軍,而且兵員也容易補充。」但是,南下廣東是在共產國際代表指示下,中共中央在南昌起義以前就決定了的方針,賀龍的意見沒有被接受。

  8月2日,聶榮臻和周士第率領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的大部分部隊趕來南昌,加入了起義軍的行列。當天,革命委員會任命賀龍兼代第二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前敵總指揮。方面軍所屬第九軍,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第十一軍,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二十軍,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周逸群為該軍第三師師長。全部起義軍共有3個軍16個團又4個營2萬餘人。其中,賀龍指揮的第二十軍兵力接近整個起義軍的一半。

  8月3日,起義軍發佈了《第二方面軍兼代總指揮賀龍告全體官兵書》。文告指出:「這次南昌起義,實在是一種偉大的革命行動,是真正擁護總理的主義和政策的行動。因為國民革命軍第一次北伐變成了蔣介石個人的勝利。今年3月的黨權運動,又被唐生智利用。南京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和政府,是蔣介石個人的工具……所謂武漢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原來還有三分人氣,大家所公認的領袖汪精衛初回國時志氣甚豪,劈頭告訴我們道:中國不能解決土地問題,國民革命絕無成功希望。他又起草土地問題決議案,規定『肥田50畝,瘠田百畝以上一律沒收』。但是他聽見唐生智、何鍵那些野蠻的武人哼了一聲,便駭得魂不附體,把他所起草的決議案藏在荷包裡,不敢發表。許克祥以一個團長,在長沙等處殺了1萬數千工農群眾及各級黨部服務同志,汪精衛所領導的中央黨部、國民政府,竟以記過了之,不久,許克祥卻又升了師長。這不是明明白白的獎勵軍閥做反革命、反工農、叛黨叛國的勾當嗎?這樣的黨,這樣的政府,這樣的領袖,要他何用?」「我們下級長官尤其是士兵同志十有八九都是貧苦的農民出身。我們此次的革命行動,即是為實行土地革命,解決農民問題而奮鬥。」這個告全體官兵書,是一個義正詞嚴、大義凜然地聲討蔣介石、汪精衛為首的反革命派的檄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