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賀龍傳 | 上頁 下頁
第二章 民主革命的鬥士(9)


  賀龍對熊克武歷來尊重,但是,在是否去廣東這個重大問題上卻持反對態度。當年,賀龍決心去廣州,是為了尋找中國共產黨,探求新的革命道理和正確的革命道路。現在,反對去廣州,是因為他已經得知孫中山逝世後,廣東軍政各方首腦正在爭權奪利,駐廣東的福建、雲南、貴州軍隊將領都想乘機擴大自己的權勢。川軍再去廣州,不僅增加矛盾,還可能被吞併,對繼續完成革命大業有百害而無一利。此外,還有一個不開赴廣東的重要因素,那就是賀龍率軍返湘後,雖然勵精圖治,部隊面目一新,但還不十分鞏固。所部官兵大都是湘西人,聽說本師可能開赴廣東,一些人就泣涕請命要求留鄉守土。如果斷然開赴廣東,部隊很可能分裂。至於熊克武去廣東的目的,賀龍更不贊同。他後來回憶說:「熊克武曾兩次來澧州找我。第二次來的時候,他提出要去『聯絡舊同志,組織新政府』。我和嚴仁珊說,聯絡舊同志,是什麼同志?組織新政府,又是什麼政府?北京政府是反動政府,廣東政府是革命政府,如果再組織政府,是隸屬廣東政府,還是隸屬那裡?我不同意熊克武的意見,並通過嚴仁珊要熊克武解釋這個問題。從此,我和熊克武來往就少了。」賀龍還向熊克武說明,他的部隊從民國五年(1916年)討伐袁世凱以來,就是遵照孫中山的主義幹的。幾經挫折,幾番再起,為主義而戰不屈不撓。這次不隨總司令去廣東,就是不能背叛主義,以免將來背上不義之名。可見,賀龍和熊克武已經出現了政治原則上的分歧。

  熊克武無法說服賀龍,回了常德,熊部第二軍軍長湯子模便對賀龍施加武力威脅。3月17日,湯軍兩個旅圍逼津市攻擊賀部,被擊退。

  與此同時,湖南當局趙恒惕正籌劃對建國軍用武。他一面電請北京政府對湘西用兵,一面調湘軍3個師開到益陽,進逼常德。5月8日,熊克武率湯子模等部南去,津澧只剩下賀龍這個師了。趙恒惕大軍臨近,或戰、或撤、或和,成為需要賀龍迅速作出決斷的頭等大事。依當時的形勢,上策是備戰求和。於是,賀龍發表留湘通電,表示:「去歲追隨熊錦公北伐,假道湘中,從師轉戰,負弩前驅,行戰彌月,始達津澧」。但因「半載屯兵,毫無進展……報國既難如願,害民尤所痛心,午夜彷徨,憂心如搗,不得已,勉徇部屬之請,實行還湘,保衛桑梓。」

  ③《賀龍通電》1925年4月21日長沙《大公報》。

  湘軍返鄉,名正言順,給湖南督軍趙恒惕出了難題。趙恒惕依附北京政府,殘酷鎮壓革命,剝削三湘人民,賀龍這樣一支革命武裝留在湖南,當然成了他的眼中釘。但是,趙正以其主力和建國湘軍作戰,沒有足夠力量同時攻擊賀龍。省府內又有接納賀部,讓賀龍任澧州鎮守使的建議。趙恒惕權衡利害得失之後,以湖南省政府名義委任賀龍為澧州鎮守使,管轄7個縣。同時,派省議員熊貢卿為省政府代表常駐澧州鎮守使署監視賀龍。賀龍很清楚趙恒惕的用心,為了能夠暫時避免本利的戰事,便接受了委任。賀龍後來說:「中國鎮守使多得很,連北京政府都不知道封了多少。他們把你沒辦法了,就給你一頂鎮守使的烏紗帽,他們要是能把你吃掉,大概連骨頭都嚼成渣渣了。沒有辦法,啃不動,嚼不爛,怎麼辦?當個鎮守使吧。我這個鎮守使就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

  熊克武去了廣東,被蔣介石以「叛國罪行」囚禁于虎門。曾經轉戰川黔,為護法建有功勳的入粵四川建國軍或被繳械,或流入湘黔被收編、遣散,從此消失。由於賀龍對複雜形勢判斷正確,不懷私念,策略得當,才保留並且發展了一支忠於國民革命的武裝。

  賀龍在澧州立即展開了多方面的活動。首先對澧州附近一些惡跡昭彰的隊伍進行討伐,以鞏固防區,使自己處於攻守進退都有主動權的地位。他率部進攻盤踞石門縣一帶的前澧州鎮守使唐榮陽部。唐部旅長率部倒戈,殘敵數千一觸即潰,唐榮陽逃往武漢。賀龍進而揮師攻克大庸等地,掃平了各路殘雜武裝。5月18 日,回到分別了5年之久的家鄉桑植洪家關,祭奠祖先,看望親族故友。

  賀龍家中原來的房子已經被敵對武裝燒毀。繼母正在修建一棟木石結構的大屋,房架搭起來了,剛剛上樑。賀龍回來看到正在興建的大屋,對親屬、鄉親們說:「你們看看,左鄰右舍對門當戶這些茅草木屋,單單我家修一座大殿,當成菩薩來供,這不是成心叫人罵我賀龍嗎?」他斷然決定不准再修。親友們紛紛勸說,你當了師長,當了將軍,修個大一點的屋子也是應該的,再說,屋架已經搭完,大樑已經上妥,搭成個屋算了。賀龍還是不答應,他說:「不要修了,蓋個屋頂,讓它空著,讓往來趕場的鄉親也好有個躲風避雨的地方。」後來,賀龍參加了共產黨,領導湘西武裝鬥爭,這幢供四鄉來往群眾躲風避雨的棚子還是被國民黨反動派燒掉了。

  幾天後,賀龍返回澧州,立即投入救災工作。澧屬7縣連年戰禍,加之3個來月滴雨未下,田地龜裂,寸穀不收,十室九空,到處躺著餓死的人,有的村子裡農民們易子而食,悲慘之極。

  賀龍一方面向省裡發出要求賑荒救災的急電,一方面帶領一批部屬到各地視察。看到一些農民餓得半死,而大地主們卻囤糧不賣,哄抬價格。賀龍怒火沖天,下令打開地主的糧倉,把糧食無代價地發給饑民。回到澧州他立即召開各縣救災賑荒善後會議,制定賑濟措施。賀龍在會上提出了《買穀備荒案》、《勸種雜糧案》等方案。各縣按照賀龍指示,責成殷實富戶預交1年田賦,迅速籌辦糧食,立即開始低價售糧並無代價地賑濟災民。賀龍還號召各縣農民廣種雜糧,生產自救,並且相應地作出了三條規定:一,各縣不得閒置耕地;二,嚴禁種鴉片煙,以免妨害農業;三,定期派員到各縣考察廣種雜糧的成效,根據成績好壞,給予獎懲。

  ④《賀龍提出四大議案》,1925年9月1日長沙《大公報》。

  各縣災民擁入澧州,有的沿街乞討,有的淪為盜賊娼妓,有的倒斃街頭,加上城裡百業蕭條,失業者甚多,難民和失業居民生活都極端困難。賀龍決定恢復和擴建「九澧貧民工廠」,招收失業貧民和災民600多人,使一批災民及失業者一家大小有了飯吃。賀龍經常到這個工廠視察,還對廠長說:「貧民進了工廠,就有飯吃,掙了工錢,能養活一家三五口人。一個工廠600名工人就能養活二三千人,城裡的失業問題和災民的生活問題也就差不多解決了。工廠改名平民工廠,平等的平,要和工人講平等,我們不是騎在工人腦殼上的大老闆。」

  在救災的同時,賀龍提出了《維持教育經費案》。他對教育非常重視,在一次會議上說:「教育是開發民智的根本。現在的學校不能不整頓,如果高小畢業生和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全推光頭,這樣的學校簡直等於零。」他針對實際情況提出了三項整頓教育的意見:第一,嚴格選擇教員,免誤青年;第二,學風不正皆因校長因循所致,對校長尤須嚴格考察;第三,教育經費困難,大都由於專管人員侵吞以致虧空,以後對於虧空學校、侵吞公款者,當事人員無論何人,逃往何處,均需通緝嚴辦。爾後,又派澧縣知事(縣長)賀壽文專程下鄉視察縣屬各校,進行整頓,還雷厲風行地為各學校追回虧欠的經費2100串錢。他自己曾多次向一些學校捐款,參加學校活動。在短短時間內,澧屬7縣的教育事業面貌一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