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郭沫若傳 | 上頁 下頁
九三


  此時此地,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蔣介石,正在加緊調兵遣將,妄圖象洪水一樣淹沒整個解放區。沫若從《新華日報》刊載的中共發言人就此事發表的談話,瞭解到事態的嚴重,明確了當前的中心問題,是全國人民動員起來,用一切方法制止內戰。旋即他與黃炎培、羅隆基等人籌組重慶各界反對內戰聯合會,在成立大會上被選為常務理事。之後又與沈鈞儒、羅隆基、章乃器等反內戰聯合會常務理事聯名通電全國人民,呼籲各地都成立各界反對內戰聯合委員會,然後再成立全國性組織。十二月二十四日,他與陶行知、梁漱溟等二十八人聯名代表重慶各界反內戰聯合會,分別致函毛澤東和蔣介石,務希立即停止武裝衝突,促進政治協商,使和平建國大業早日順暢推行。

  --------
  即《國民黨進攻的真相》,見《毛澤東選集》第4卷。

  也是在十二月間,當沫若獲悉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對華政策聲明》,主張中國各方面代表共商和平團結的有效辦法,並派遣特使馬歇爾來華「調處」國共兩黨關係,即就此事答《新華日報》記者問,表示歡迎杜魯門聲明,希望馬歇爾能迅速將聲明內容付諸實現,立刻撤退在華美軍,並停止裝備不民主的軍隊。他似乎說得很含蓄,明眼人當然知道,後面的話是在譴責美帝國主義支持國民黨反動派打內戰。

  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已經勢在必行,在這樣的時刻,郭沫若與周恩來卻忙著商請馮玉祥、沈鈞儒、史良、柳亞子、陶行知、茅盾等各界知名人士,一同發起舉行「冼星海先生紀念演奏會」。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晚,演奏會在七星崗附近江蘇旅渝同鄉會開幕,連續三天。第一天演出前,沫若發表了講話,他無限深情地追懷了武漢時期冼星海等人領導的抗戰歌詠活動,那時候激昂、雄壯的歌聲響徹四方,「但是,」他沉痛萬分地說:「從武漢撤退以後,七年來人民的歌聲,便被壓抑著欲歌無聲,而當今天人民正怒吼反對內戰的時候,冼先生卻與我們永別了。現在只有讓我們踏著冼先生的腳跡前進,齊聲吼出人民反對內戰的歌聲,吼出反對任何國家幫助中國進行內戰的呼聲!」當音樂工作者們演唱冼星海的《熱血》、《太行山上》、《救國軍歌》、《黃河大合唱》等歌曲時,臺上台下歌聲連成一片;散會後,許多觀眾還在一邊走一邊唱:「槍口對外,齊步前進!不傷老百姓,不打自己人……」置身於「歌海」中的沫若,渾身的細胞被它的「波濤」拍打著,引起全人格的震動。他不再為自己沒能在莫斯科見到星海最後一面而抱憾了,星海在他的心目中永遠是生氣勃勃的,這個給人以力量的名字將世世代代與戰鬥的歌聲聯繫在一起。自己作為星海的戰友,也將永遠把演奏他的歌曲當作一場場的戰鬥。是的,今天演奏的就是政治協商會議的前奏曲。聾了耳朵的沫若突然也迫切盼望聽到自己的歌聲:「槍口對外,齊步前進!不傷老百姓,不打自己人……」

  --------
  見1946年1月6日《新華日報》。

  四十四

  在全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強大壓力下,國民黨政府終究不得不發佈停戰令,不得不把有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提到日程上來,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大喜事。郭沫若將以「社會賢達代表」的身份出席會議。

  參加政協的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於一九四六年一月七日舉行雞尾酒會,以招待中外各界人士。沫若偕立群應邀赴會,與到會的五百多人為民主團結頻頻乾杯,夫婦兩人高興得相攜跳起舞來,李公樸從旁高唱《救國軍歌》。舞罷,博得熱烈的掌聲,許多朋友跑過來同他們握手。馮玉祥逗趣地對沫若說:「好啊,『吃奶的小娃娃』也載歌載舞了,中國果真大有希望啦!」沫若笑嘻嘻地回敬了一句:「噢,『老少年』又大發詩興了,我們正洗耳恭聽哩!」的確,國家有了希望,他們自己也覺得年輕了許多。

  政協召開前夕,各界、各方面人士舉行的茶會、招待會應接不暇。沫若一會兒往中蘇文協出席中國婦女聯誼會的茶會,傾聽婦女界姐妹們對國是的沉痛陳詞;一會兒又去白象街西南實業大廈,參加重慶文化界七團體的招待會,聽取文化界朋友們對於政協以及未來建國方案的提議。他非常認真,一邊聽,一邊記,表示一定要把大家的意見帶到政協會議上去。在民主建國會舉行的茶會上,沫若戲稱自己沒有做過國會議員,也沒有做過參政員,而是一個政治上的幼稚園生,現在忽然做了無黨派的代表,惶恐得夜不成眠。這絕不是自謙,而是感到責任重大。他說:「政治協商會議不成功不得了,成功得馬虎也不得了,不但要受當代的批判,還要受歷史的批評。」為了開好政協,他主張各方在會議上都持不猜疑、不武斷、不惡意的態度。他還提了一個引得全場鼓掌歡笑的建議:薦任以上與少將以上的文武官員,都應出國留學,至少兩年,如此對將來建國前途一定有莫大幫助。

  上清寺的「特園」這幾天也特別熱鬧。此地原是著名民主人士鮮特生的公館,現在卻成了「民主之家」,沫若常與各方面的民主人士在這裡聚會。「有堂專為民主開,有酒專為民主壽。如今民主見曙光,民主之家永不朽。」從沫若為「民主之家」的題詩,可以看出他和他周圍的民主人士對當前時局的樂觀心理。「如今民主見曙光」,這是全靠他們和全國人民一起奮力爭取得來的。

  --------
  均據1946年1月9日《新華日報》、《新民報》報道。
  全詩見《天地玄黃·民主運動中的二三事》作者自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