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功夫影帝·李小龍傳 | 上頁 下頁 |
五八 |
|
李小龍無論在美在港,都鬧過這樣的笑話,蓮達一旦離開家,他就得餓肚子。他不知怎樣做熟一碗麵條,甚至連開水也不會燒——那些煤氣電氣灶具對他來說委實是太複雜太深奧了。他只能靠吃餅乾糖片充饑,消化力極強的他常處在極度饑餓狀態下。因此,李小龍出門在外,蓮達在電話中總忘不了詢問他的飲食情況。 家庭的擺設是中西合璧式的。李小龍收藏了不少中國工藝品、典籍和兵器。他喜歡把他的兵器展示給客人看,並當屋演示。 也許是拍片過於緊張和事務繁亂,他在家中追求的是一種宗教式的寧靜。 他喜歡默默地看書,靜靜地沉思。 他喜歡跟友人談中國的禪。他說的最多的一則禪學公案——「茶杯的價值就在於它的空」。 李小龍用一種平緩的語氣說:「有一次,一各學者拜訪一位禪師,想請教禪宗的奧秘。當禪師與他講解時,這名學者頻頻點頭,說:『對,是這樣的,我也知道。』那位禪師停下講解,為學者斟茶。杯子滿了,禪師還不停地斟,茶溢了出來。學者叫道:『不要斟了,茶已經滿了。』禪師說:『你如果不先把自己的茶杯倒空,又怎能品嘗我的茶呢?』這名學者不由汗顏。」 李小龍說:「禪師的意思再簡單不過,說那名學者:你不將自己固有的觀念去掉,如何接受我的禪呢?其實那位禪師講解的並非禪,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李小龍在求知方面如這位禪師所喻示的,排除自己舊的觀念,而不斷接受新的東西。通常,影迷只知他是個功夫大師,而不知他是個淵博的學問雜家。 《龍爭虎鬥》影片的美方製片人弗烈德·溫布社爾回憶道:「有一天晚上,我與李小龍和加州參議員約翰鄧尼在洛杉磯共進晚餐,席間談到了中國拳與西洋拳誰優誰劣的問題。李小龍這時透露他曾讀過約翰鄧尼父親格連鄧尼所寫的兩本書。席上的客人與我,誰也不知道有這些書。約翰鄧尼隨即充滿驚異地對他說:你是世界上唯一知道我父親寫過那兩本書的人。」 「這就是李小龍。他能談禪、伊斯蘭教、基督教,諸如此類。他不信神,但精神上很有禪味。」 弗烈德·溫布杜爾認為知識對一名演員的作用是無形和深遠的,李小龍電影為什麼這般獨具魅力,是有深厚的哲學為底蘊。他說: 「我從未看到任何人有李小龍那樣巨大的精力和魄力,這正是他使觀眾在銀幕上大吃一驚,以及即使在他於香港拍的比較粗糙的電影裡,也會使人感到超人力量的原因。這種生命力是令人驚愕的。」 李小龍曾表示,他過40歲便要停止現在的一切,象古代禪師一樣,全然過一種寧靜淡泊的生活。 李小龍沒活到40歲,誰也不敢肯定他能否做到這一點。 * * * 成為大明星的李小龍,整日處在新聞媒介和影迷的狂熱包圍之中,但他的內心,卻很孤獨。 他回港發展後,幾乎沒有新交一個知心朋友。他跟女友的關係可能熱烈,但談不上知心。 曲高和寡。追求層次愈高的人,知己愈少。對李小龍來說,他朋友少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這就是他的性格。 他的性格愈來愈孤傲,愈來愈無常。他多次用輕蔑的口氣指點香港的演藝界、功夫界。原本,志同道合之人很容易交上朋友,結果人們卻都對他敬而遠之。 他也在慢慢失去過去的朋友。他少年時的朋友莫不佩服他的成功,而不知掩飾自己的李小龍常常在他們面前抱怨香港人虛偽,這無形中與他們產生了心理隔閡。加之李小龍愈來愈盛氣淩人,他少年時的朋友雖沒有幹出大事業,卻仍保持獨立的人格,誰也不願去湊在他面前仰其鼻息。 李小龍與小麒麟的友誼堪稱典範,相好如初,一直到他們都意外地死去(小麒麟死於車禍)。小麒麟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寬容和理解他的一切。 李小龍在好萊塢的朋友中,數施裡芬與他交往最密。施裡芬雖是李小龍的功夫學生,但在許多地方,都是李小龍的大哥或老師。在李小龍在好萊塢彷徨、掙扎的歲月裡,施裡芬對李小龍的幫助最大,是他的恩人。 施裡芬常為李小龍在好萊塢受到不公平待遇而鳴不平,他竭力去改變這一切,他為他們三人合作的《無聲笛》夭折而耿耿於懷。 李小龍在香港獲得巨大的成功,耀眼的光芒同時也折射到好萊塢去了。施裡芬認為聘請李小龍擔任好萊塢電影主角的時機完全成熟。並且,李小龍一直認為他發展電影事業的理想地方是好萊塢,他離美時向施裡芬透露:他還要殺回好萊塢主演電影的。 《無聲笛》的劇本最終是被華納公司槍斃的,施裡芬找到20世紀福斯公司,盡力推薦。福斯公司很快就同意投資開拍。 施裡芬立即飛往香港,準備跟李小龍一道分享願望實現的喜悅。接下的事令施裡芬錯愕且傷心,李小龍不僅沒同意,而且對久違的老友沒什麼好臉色。施裡芬後來回憶拜訪李小龍的情形,苦澀多多: 「我以為自己是給他帶來了好消息的。因我取得了20世紀福斯公司的同意,可按詹姆斯·高賓希望的方式拍《無聲笛》,特意再找他合作。」 「我以為我與小龍的關係還算密切,我只須向他提出要求,他是會同意的。但他的反應卻令我吃驚,他說他認為我們不可能遂他的意。」 「他說:『我為什麼要比詹姆斯·高賓矮一截?』這是『印度之行』的舊事重提,可能是他的自尊心需要,對那次尋找拍攝《無聲笛》的外景中所感受到的屈辱進行抗議。」 「小龍其實想知道,我們缺了他行不行?我說行。他還想知道,我們到哪去找可以代替他的人——一個能同時扮演五個角色的演員。於是我告訴他,我們可以去找五個演員。」 「後來,詹姆斯·高賓與福斯公司的製片人一同飛去香港找他,想得到確定的答覆,可是他拒絕了。」 李小龍一慣不善做人,在對待施裡芬的態度上,李小龍太沒有人情味了! 施裡芬是少數幾個與李小龍的友誼一直保持到他死的朋友。施裡芬寬容大度,不計前隙,與李小龍終又有了一次成功的合作。這是後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