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石評梅傳 | 上頁 下頁 |
一〇七 |
|
在同年的三月間,我正在北京參加國民會議促成 會全國代表大會的時候,突然聽到君宇同志逝世的噩 耗,深為悲痛,極想能夠見到他的情人——石評梅女 士,給予安慰。數日後,在北京大學舊址法學院的禮 堂,舉行高君宇同志的追悼會由趙世炎同志(中共北 方區委員會負責人之一,主管職工和宣傳工作,一九 二七年國共兩黨分裂後,七月在上海被捕遭殺害)主 持,我去參力。追悼會,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和迫切的 願望,希望能夠見到女作家石評梅。但是那天很出乎 我的意外,評梅女士並沒有參加追悼會,可能因為她 悲痛過甚而不能參加。但是,在追悼會會場的正中懸 掛著評梅女士抄錄的君宇同志自題像片的那首詩,作 為她悼念君宇同志的悼詞。因為,我和恩來同志對高 君宇同志和石評梅女士的相愛非常仰慕,但他們沒有 實現結婚的願望,卻以君宇同志不幸逝世的悲劇告終, 深表同情。君宇同志由於工作關係,一人獨居,無人 照料,闌尾炎發作後,因耽誤時間而惡化以至不救長 逝的。從那個時候起,我就仰慕高、石之間的愛情和 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總希望能有機會和石評梅女作 家見一面,然而,石評梅女士由於失去君宇同志悲傷 過甚,約三年後,她自己也離開了人間。我始終未能 同石評梅女作家有一面之緣,至今仍引為憾事。北京 解放後,我也曾與一些同志和青年一代幾度到陶然亭, 憑弔高、石合葬的碑墓,我向同行的人們講述了高、石 的愛情和革命事蹟。由於對高、石倆人的仰慕和同情, 緬懷之思,至今猶存。雖我們兩對四人,其中已有三 人長逝了,作為倖存者的我,有機會能為石評梅作品 集題寫書名,深感欣幸,故不計字跡拙劣,樂於題寫。 一九八二年七月下旬於北京 1984年4月25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彭真同志,在接見電視片《高君宇》攝製組編導人員,談到党在山西的歷史應從高君宇寫起時,他說: 高君宇同志是山西省共產主義啟蒙運動的先軀和, 卓越的政治活動家,太原的共產黨共(社)青團是在 他的聯繫指導下建立起來的,他畢生為共產主義事業 艱苦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山西平定縣為石評梅籌建紀念館,1984年12月10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同志題詞: 高君宇同志,名尚德,山西靜樂人。一九一六年 入北京大學與余為同窗好友。「五四」時期,餘等數人 被推為北大學生會代表,毆擊曹章陸,火燒趙家樓,我 們均當其沖。尚德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家之一, 一九二二年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遠東革命青年會議, 多所建白。尚德同志在莫斯科曾與列寧會晤,為中國 與列寧會晤最早的人之一。返國後反擊軍閥帝國主義 之志愈堅,提倡社會主義愈烈,為軍閥所嫉愈甚。一 九二五年孫中山先生北上,尚德同志代表党參加歡迎。 因辛勞過渡而咯血,後又獰發急性盲腸炎,不幸競於 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逝世,年僅三十歲。石評梅同志, 名汝壁,山西平定人,一九二三年畢業于北京女子師 范體育系,後任師大附中體育及國文教員。評梅與君 宇為一對革命情侶,在君宇同志的幫助下,她日益努 力從事新文學創作,成績斐然。君宇同志突然病逝,她 悲痛過甚,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也因腦膜炎歿於 北京,時年二十有七。君宇評梅同志,同葬于北京陶 然亭畔。茲值石評梅同志紀念館建館之際,謹志兩同 志事績如上,並賦誄詞以為紀念。詞曰: 革命情侶 生死相從 堪稱英烈 世所尊崇 許德珩敬撰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日 經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批准,高石之墓又在陶然亭之畔、西湖之濱、中央島西北山麓的叢林之中進行了修建,舉行了安靈儀式。一九八四年底全部竣工。凝聚著深沉高尚愛情的「高石之墓」,又重新屹立在陶然亭湖畔。 「高石之墓」,記載著兩個年輕人的愛情與痛苦,和他們為理想而奮鬥的艱難歷程;記載著一個淒豔動人的愛情悲劇。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高石之墓」在陶然亭湖畔,將永遠放射著純潔愛情的美麗光芒,千古不滅! 1985年3月9日至1985年6月12日草于京郊復興莊 1991手5月21日至1991年6月6日再版修訂于京都梅園書齋 19995年8月23日至1995年9月3日二版修訂于京都梅園書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