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鄧小平政治評傳 | 上頁 下頁
二三


  〖第五章 重建與毛澤東(1960—1966)〗

  從「大躍進」結束到「文化大革命」開始的這段時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可能是最模糊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大躍進」的失敗,中國當局對各種消息都採取了嚴密的限制措施,特別是報刊雜誌等新聞出版物嚴禁帶離中國,另一個原因是當時中國在國際上由於被封鎖而閉關自守,自從建國以來和西方的關係一直處於低潮,1960年年中,蘇聯顧問和技術人員也撤走了。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年的歷史背景又極易導致「文化大革命」中一系列荒唐事件的發生,當時紅衛兵和那些支持毛主席的人幾乎給所有的共產黨領導人,特別是劉少奇和鄧小平都扣上了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帽子。而且,這段時間的許多原始資料都在「文化大革命」中公開出版。這些出版物大都是那些「文化大革命」中的紅衛兵組織編印的。這就是由早先的意見不一進而造成了毛和他的那些遭到攻擊的同事們之間的鬥爭。紅衛兵組織編印這些資料,主要是為增強他們自己的「兩條路線」鬥爭的觀點——毛澤東的革命路線對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鬥爭——眾所周知這些資料並不可靠,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資料來源。

  鄧當然和毛的意見不同,當毛更關心修正主義的問題時,他們的意見分歧逐步升級直到「文化大革命」爆發。雖然鄧在過去也經常和毛有不同意見,但鄧從沒有認為這樣的分歧在他們的關係中會有所發展。事實上,毛和其他領導人有衝突也有合作。這一點,廬山會議前,許多領導人包括彭德懷在內都對此深信不疑。如前所述,毛澤東和鄧小平從來就沒有認為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麼這種關係能持續這麼久,而且在毛去世後其影響仍不減當年。毛是領袖,鄧是忠誠的部下,他們都曾相信彼此能繼續共事,象他們在外事方面所做出的成就那樣。關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如果是毛由於鄧沒有向他彙報,受到漠視和回避而批評鄧。那麼鄧將通過改正自己的態度而作出反應。事實上,鄧就是這樣做的。1966年10月,鄧在自我批評中承認了以前毛對他的指責,不僅對其原因承擔了全部責任,而且表示他當時就已相應地調整了自己的行為:一份講清了事情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的聲明。

  廬山會議結束不久,毛與鄧的關係極為融洽,中共中央政治局1960年1月在上海召開擴大會議,毛在會上公開把鄧說成是他的副手。這種對中共領導層的傲慢態度不是毛的習慣作風。而且他已經有了一個正式的副手劉少奇。實際上在當時官方的排名中,鄧名列第四。毛除了「放風」外,還以這種方式來考查當時的形勢和人。

  這種關係從1962年才開始改變,但很長一段時間並不明顯。

  當「文化大革命」轟轟烈烈展開時,毛和鄧的意見分歧可能比以往更明顯,但他們依然保留各自不同的意見,個人之間的矛盾並不突出。如鄧在「文化大革命」中後來沒有被官方媒介點名批判,只是被稱為「第二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位於劉少奇這個第一號人物之後。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毛也準備把鄧和其他中共領導人區別開來,甚至在1966年底鄧退出領導班子後,他仍堅持保留鄧的黨籍。另一方面,這是鄧不依賴毛澤東而自己在政治上獨立發展的時期。中共領導班子內部關係的變化,使鄧和那些與他一道發起1978年改革的人們來往得更密切。事實證明許多政策,特別是六十年代早期為克服「大躍進」所造成的困難的那些政策,都是後來改革的核心基礎。儘管「文化大革命」中的口號是批判「劉、鄧」,但當時與鄧工作關係最密切的好象不是劉少奇而是彭真,鄧和劉少奇的關係並不特別密切,同周恩來也是這樣,他總是尊周為兄長(用他自己1980年的話來說),而不是認為他們之間是平等的。彭真是「文化大革命」前北京市市長,也是「文化大革命」中第一個主要受害者。整個六十年代早期,他們攜手制定出許多領域的改革方針。

  【重建】

  1960年對於中國確實是個令人震驚的年頭。中央領導人不僅陷入「大躍進」失敗的困境中,而且被中蘇關係的破裂所困擾。農業產量下降到只有1958年3N4的水平,全國普遍遭受天旱災和饑荒。1959年到1961年期間,中國人口數實際下降了一千三百五十多萬人,鄧在八十年代回顧這一段時期稱為「最困難的時期」。

  「大躍進」在經濟上造成災難性的後果。農業產量持續下降,糧食嚴重缺乏,以農業為原材料的工業處於下降狀態。據各地彙報的數字,輕工業的產值:1960年比上年下降10%,1961年比上年下降22%,1962年比上年下降8%;重工業遭受的衝擊更大,1961年比上年下降41%,1962年比上年下降22%。即使當時的報紙,特別是地方報紙也帶有它的痕跡:標題中提到中共領導人時都直呼他們的名字而不是稱姓,為的是使大家在危難中感到一種凝聚力,此外,新聞紙的質量下降得太厲害;以攻致報紙往往不能看:薄薄的吸墨水都被墨水浸透了。

  由於「大躍進」的失敗,中央領導面臨的任務就是恢復經濟。1960年下半年召開的緊急會議終於給「大躍進」劃了個句號。會議決定採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儘快恢復生產。經濟要重新調整,用漸進主義代替跑步主義。農業被看作是經濟的關鍵。經過重新調整的人民公社,在組織上成為合理的、易管理的單位。只是有些地方的經濟狀況似乎特別嚴重,以致集體經濟完全解體,重新恢復了單一的耕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