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王樹聲 | 上頁 下頁 |
四六 |
|
一、三軍暫停向羅達前進,右路軍即準備南下。立即設法解決南下的問題,右路皮衣已備否。即複。 9月9日,張國燾再次致電徐向前及王樹聲等四方面軍指揮:……川敵弱,不善守碉,山地隘路戰為我特長,懋、丹、綏一帶地形少岩,不如通、南、巴地形險。南方糧不缺。……北進,則阿西以南的病號均需拋棄;南打,盡能照顧。…… 現宜以一部向東北佯動,誘敵北進,我則乘勢南下…… 王樹聲更為納悶:為什麼不北上而要南下?為什麼要和黨中央分開?為什麼要分散紅軍的力量?所有的這一切,王樹聲無法得到回答:作為四方面軍成員之一的他,只有聽命行事了。 這樣,右路軍中四方面軍,就不得不跟會師不久、並肩戰鬥過的紅一、三軍團,令人痛心地分手了。 還是那一片無際的草原。 9月中旬,紅四方面軍在徐向前總指揮和王樹聲等同志的帶領下,從包座地區沿原路退回,開始了回馬川西南的艱苦行程。 九月的草原,更令人生畏。 草葉飄搖,秋風蕭瑟。 草原上寒氣彌漫,冷霧繚繞。 此時,再經草地,秋風已起,寒氣凜冽。 戰士們衣單鞋缺,糧食匱乏,這無疑將意味著更大的犧牲。 饑餓,時時困擾著疲憊不堪的紅軍戰士。由於倉促南下,部隊籌糧工作難以開展,難以達到每人備糧十到十五斤的要求。進入草地後,戰士們身上背的一小袋青棵麥粒或青稞麥粉成為他們的第二生命,麥粒一顆顆地數著吃,麥粉一小把一小把地省著吃。儘管戰士們視糧如命,儘量節省,但由於準備不足,又無法補充,行程未及一半,有的部隊即告斷糧。 王樹聲因勞累過度,連續幾天高燒,稍有好轉,又聽說部隊嚴重斷糧,心如火焚。他拖著病體與戰士們一道找野菜,並告訴戰士們如何辨認可食的野菜。炊事班戰士看到王樹聲重病纏身,特意為他熬了一碗稀粥,端到他面前,可王樹聲死活也不肯吃。 「首長,你都病成這樣了,就吃下去吧!」 「我不吃,我的身體不要緊,過兩天就會好的,你把粥給那些重病號端去!」 「首長,你也是重病號啊,你把這碗粥吃了,我再給他們熬!」 「粥都涼了,快給他們端去,這是命令!」王樹聲說完,自己拿碗盛了一碗野菜湯,大口大口地喝下去了,「嗯,這野菜湯的滋味還不錯嘛!」 炊事員噙著眼淚把粥端走了,王樹聲看著他的背影,笑著說:「這小鬼,盡搞特殊化!」 為了維持生存,斷糧的部隊不得不宰殺坐騎或其他牲口了。王樹聲毫不猶豫地牽出了自己的坐騎。 「喏,把它殺了,慰勞慰勞大家!」 「首長,你的病還沒好,這馬不能殺!」警衛員在一旁勸道。 王樹聲一聽,笑了起來:「怎麼,你小瞧我這雙腿了,當年我可是憑著這雙腿從鄂豫皖走到川西北的,這小小的草原,我還能走不過嗎?」 王樹聲任何時候都忘不了用他那爽朗的笑聲,用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激勵饑寒交迫的戰士們,但仍有不少戰士體力漸漸不支,突然倒在野草鮮花之中,便再也起不來了。含淚告別戰友的遺體,戰士們又以大無畏的精神繼續向前走去。 倉促之師,體弱衣單,疲病交加,內無果腹之食,外無禦寒之衣,饑寒交迫。經過一天的行軍,到了宿營地,既無避寒之處,又無乾柴可供烤火,戰士們只能找一塊比較幹的地方,或揀一些草葉鋪在濕地上,幾個人背靠背地互相用體溫來取暖。夜晚來臨,強勁的高原風裹著雪花,向露營在草地上的戰士們襲來,寒徹體腑。每當黑夜過去,宿營地上便又留下些長眠的英靈。 殘酷無情的草地,不知奪去了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但是英勇的紅軍戰士們並沒有被困難和犧牲所嚇倒,他們前仆後繼,義無反顧地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犧牲在草地上的紅軍戰士的英靈長存,精神永駐,激勵著活下來的戰友們。無論是幹部還是戰士,無論年老年少,無論是有著何種閱歷,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團結互助的友愛和樂觀主義精神,同困難作著頑強的搏鬥。 經過艱難的跋涉,玉樹聲帶領廣大戰士走出了草原,大舉南下。此時,王襯聲由副總指揮的位置下到三十一軍任軍長。他無條件地服從組織的分配,重回自己的老部隊,心裡仍然樂呵呵的。 由北上半途退轉回來的紅四方面軍及紅一方面軍一部,分左、右兩個縱隊,於10月8日大舉向南進攻,口號是「消滅川軍殘部,在廣大地區內建立根據地,首先赤化四川」。 王樹聲率部作為右縱隊,沿大金川右岸,穿過這一帶的深山絕壁和急流峽谷,勇敢拼殺,奪占要隘,強渡激流,向敵猛烈攻擊,佔領懋功、丹巴、綏靖、崇化、撫邊等要鎮。 10月中旬,紅軍發動了「天、蘆、名、雅、邛大戰役」。王樹聲所部擔任主攻,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跨過積雪茫茫的夾金山,一舉攻陷寶興,乘勝進佔靈關鎮。11月13日,王樹聲指揮十五個團的兵力攻佔名山東北要鎮百丈關。 紅軍南下的初步勝利,給蔣介石、劉湘以極大的震動。蔣介石急調薛嶽部增援,並令空軍頻繁出動配合。劉湘急調其主力王瓚緒、唐式遵、范紹曾等部星夜兼程集結于名山及其東北地區,企圖阻止紅軍攻勢,屏障成都平原。 11月19日拂曉,敵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從東、北、南三面向突出於百丈地區5餘公里長的弧形紅軍陣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紅軍指戰員忍著疲勞、寒冷和饑餓,與優勢之敵展開了浴血苦戰,從而拉開了百丈決戰的序幕。 百丈決戰,紅軍指戰員英勇頑強,浴血奮戰,殲滅了大量敵人,但自己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在這種情況下,紅軍決定放棄原計劃,從進攻轉入防禦,「天蘆名雅邛大戰役」被迫中止。百丈戰鬥,是南下紅軍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的轉折點,也是張國燾南下錯誤方針碰壁的主要標誌。 百丈戰鬥後,進入隆冬季節,寒冷異常,風雪連綿。這對處於困境中的紅軍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糧食沒有來源,部隊經常以野菜、土豆充饑;當地不產棉花,衣著單薄的紅軍戰士們不得不用棕櫚製成衣服,以抵禦高原隆冬的嚴寒。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還與敵人戰鬥,有生力量日漸削減。 南下以來的嚴酷現實,深深教育了廣大紅軍指戰員,在他們中間,日益增長著懷疑和不滿。王樹聲多次問自己:南下與北上的方針究竟哪一個正確? 1936年2月初,敵人集中了薛嶽等部六、七個師和川軍主力,開始向天全、蘆山地區大舉進攻。紅軍處於前有強敵、後無根據地、部隊饑寒交迫而又得不到補充的困境。經過一周激戰,紅軍被迫撤離天全、蘆山。 王樹聲漸漸意識到張國燾南下方針的錯誤,於是便與徐向前總指揮等堅決主張西進,並制定了《康道爐戰役補充計劃》。這一西進康北、準備北上戰略的確定,挫敗了張國燾南下建立川康邊根據地的方針。 初春的川康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